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统计,我国现有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B.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C.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嬉戏、吟咏描绘。
D.校园里增设开放式阅读书柜,不但可以方便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乙】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的“国”是指国都长安城。
B.乙诗中的“簪缨”代指达官显贵。
C.甲乙两首诗写作背景各异,甲诗写于唐代由盛而衰的靖康之难之后,乙词写于北宋末年安史之乱之后了。
D.甲诗和乙词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商品的生产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莫衷一是表示赞同。
C.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的价值和作用,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都注重用文艺的方式昭示光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砥砺奋斗。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会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朝花夕拾》,语言简洁、幽默,富于感情色彩。
B.《美丽的颜色》作者是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儿,文中记叙了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艰辛过程。
C.人们常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D.《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被称为“诗仙”,《使至塞上》作者王维,被称为“诗佛”,《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被称为“香山居士”,他们被称为唐朝的“三大诗人”。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关河梦断何处”中“关河”的意思是: ;“梦断”的意思是: 。
【2】下面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再现了词人往日跃马扬戈、驰骋沙场的勃勃英姿。
B. “尘暗旧貂裘”,一个“暗”字抒发了词人对岁月流逝、人事消磨的失落和惆怅。
C. “泪空流”是词人感慨自己的年纪大,报国已力不从心了。
D. “谁料”二字写出了词人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流露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6、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
(2)僵卧孤村不自哀, 。
(3)感时花溅泪, 。
(4) ,生于淮北则为枳。
(5) ,万水千山只等闲。
(6)山河破碎风飘絮, 。
(7)烟笼寒水月笼沙, 。
(8) ,零丁洋里叹零丁。
(9)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
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在池塘的底下,躺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张开它们沉沉的盖子,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水蛭们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着它们的身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成千上万的孑孓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会变成蚊子,成为人人喊打的坏蛋。
【1】选文内容出自于______(人名)的作品《________》
【2】选段描绘了神秘的池塘中的场景,读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3】对这部著作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部书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作者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
B.作者记录昆虫的生活,也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
C.它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
D.它堪称科学与生物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享有“昆虫的史诗”美誉。
8、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
【2】第①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3】在第②段中哪处体现了“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4】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
【5】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屋内又沉默了”?
【6】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
9、花儿盛开是绽放,梦想实现是绽放,战胜自我是绽放…… 绽放,需要阳光和雨露;绽放,也需要努力与坚持。花朵不分大小,绽放了,就是美丽。
请以“绽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