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三亚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请品读以下语段,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岁月如歌,历史无言。历史的记忆穿过岁月幽深的长廊,我们见证了人类文明的璀璨与绚烂;透过历史深邃的眼眸,我们读懂了它博大精深的睿语哲思;站在历史宏厚宽阔的肩膀上,我们听到了那一段岁月的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狼烟四起是历史,浩浩烟波是历史,兰亭古墨是历史,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是历史,传统文化中的温润的一点一滴是最真实、最细致的存在。【甲】人生短暂,历史却是永恒的。悟以往,知来者。【乙】每一缕尘烟都遏望被铭记,每一段岁月都值得去歌唱!

    A.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见证”“读懂”都是动词。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类型一致。

    C.上文甲句中的“却”可以改成“也”,改后句子意思不变。

    D.文中乙句朗读时声音要低沉,语气要轻柔,语调要平缓。

  • 2、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 了一夜。

    (2)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3)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 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滞留        管束        掌握

    B.停滞        约束        支配

    C.滞留        管束        支配

    D.停滞        约束        支取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在应急前加提高”。)

    B. 海陵岛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在 游客后面加追捧”)

    C. 通过观看电影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删掉“使”。)

    D. 对英雄尊重,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体现”改为“反映”。)

  • 4、下列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雄伟壮丽”“刻苦学习”“安排任务”“报纸杂志”这四个短语都属于并列短语。

    B.“他跌倒在地上”这个句子中,“在地上”的句子成分是补语。

    C.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这句存在的问题是结构不完整。

    D.“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这句存在的问题是句式杂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问题。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1】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的形式。

    【2】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3】画线的诗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争抢”《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争着抢夺;争夺”,是一个中性词语,诗句中使用“争抢”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经典诗文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作者誓死忠君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①真想不到能在香港和你们通电话,你们的声音口气,和以前一点没有分别,我好像见到你们一样。当时我心里的激动,辛酸,是欢喜又是悲伤,真是非言语所能表达。另一方面,人生真是不可捉摸,悲欢离合,都是不可预料的。谁知道不久也许我们也会有见面的机会呢?你们也应该看看孙子了,我做了父亲是从来没有过的自傲。

    ②这一次出来感想不少,到东南亚来虽然不是回中国,但东方的风俗人情多多少少给我一种家乡感。我的东方人的根,真是深,好像越是对西方文化钻得深,越发现蕴藏在我内心里的东方气质。西方的物质文明尽管惊人,上流社会尽管空谈文化,谈得天花乱坠,我宁可在东方的街头听嘈杂的人声,看人们的笑容,一股亲切的人情味,心里就化了,因为东方自有一种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

    ③我一天比一天体会到小时候爸爸说的“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我在艺术上的成绩、缺点,和我做人的成绩、缺点是分不开的;也有的是做人的缺点在艺术上倒是好处,譬如“不失赤子之心”。其实我自己认为尽管用到做人上面难些,常常上当,我也宁可如此。

    ④我在东南亚有我特有的听众,许多都是从来没有听过西方音乐的,可是我可以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他们尽管是门外汉,可是他们的感受力和直觉强得很,我敢说我的音乐透入他们的内心比西方一般的听众更深。我这次最强烈的印象就是这一点。我觉得我有特殊的任务,有几个西方艺术家有这种与听众的精神沟通的体会呢?这并不是我的天才,而是要归功于我的东方的根。西方人的整个人生观是对抗性的,人和自然对抗,人和人对抗,艺术家和听众也对抗。最成功的也只有用一种用个性去强迫接受他所给的东西。我们的观点完全相反,我们是要化的,因为化了所以能忘我,忘我所以能合一,和音乐合一,和听众合一,音乐、音乐家、听众都合一……而我们的诗词,画,甚至建筑,或者是章回小说,哪一样不是horizontal[水平式]呢。总而言之,不是要形似,不是要把眼前的弄得好像显微镜里照着那么清楚,而是要看到远处,看到那无穷无尽的远景,不是死的,局部的,完全的,而是活的,发展的,永远不完全所以才是真完全。

    ⑤这些杂乱的感想不知能否表达我心里想说的。有一天能和你们见面,促膝长谈,才能倾诉一个痛快,我心里感悟的东西,岂是我一支笨笔所能写得出来的。

    【1】这封信是傅聪写给父母的信,从这封信中你认为傅聪是一个怎样的人?

    【2】《傅雷家书》中,不仅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信充满了爱子之情,傅聪写给父母的信也浸透着真挚的情感,请概括选文中表达了傅聪哪些方面的感情。

    【3】简述傅聪怎样看待“自己在东南亚有特有的听众”?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蔡资深古民居群》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蔡氏古民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地处南安官桥镇,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完工于宣统三年,历时近50年。现存汉式古建筑16座,有序地分布在15300平方米的长方形地块中。东西通长200米,南北通宽100多米。轴线取南偏西五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实为最佳朝向。整个建筑设计独特,布局严整,精工巧饰,气势恢宏。远远望去,就像整齐精致的城郭,红墙碧瓦,蕴秀其中,那屋顶连成一片,似海浪汹涌起伏。

    ②古民居的主体建筑为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座座雕梁画栋,装饰着精美的木雕、泥灰雕、砖雕、石雕,细腻逼真,富有立体感。门墙厅堂书画点缀,施色有墨彩金素,色彩斑斓,富丽堂皇;篆、隶、行、楷各具韵味;雕琢的图案中,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戏剧故事、山水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匾额如书卷.扇.菱,别具一格。门窗圆拱菱方,形式多样,窗棂镌花刻鸟,千姿百态,装饰巧妙。

    ③建筑群体中的12座主体民居,面积适中,布局规整。东部七座成一排两列组合,由南向北纵深,前后平行;之间留有约两米宽的防火通道,笔直贯穿,透视感极强。西部四座成两排组合。其中一座在整个建筑群体中布局完整,功能齐全:东西两侧各设院门,入内是一宽大石庭,庭北正屋两进,东西护厝,大门居中,额书“莆阳世胄”;庭南有倒一列,为佣仆所居。整座建筑占地1250平方米,规模不算最大,但轴线完全对称,等级分明,十分庄严。

    ④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举世罕见,它既突出闽南建筑工艺特色,又融入西方建筑风格,极具艺术观赏性和社会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蔡氏古民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1977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行六人专程到此考查,迪安博士说:“如此壮观的古民居建筑群,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家郑孝燮对此直呼“真是相见恨晚啊!”

    (摘自《泉州古厝》有删改)

    【1】蔡氏古民居群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文末引用两位专家的赞语有何作用?

    【3】下面对文章写法的分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以“总-分-总”的方式结构文章,分说部分先介绍古民居群主体建筑的装饰特色,再介绍12座主体民居的规整布局。

    B.将空间顺序与逻辑顺序有机结合,是说明的内容既全面又重点突出。

    C.说明方法灵活多样,如文中划线句,分别采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语言非常平实,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为文章增色不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不期而遇。人群里,我们有与亲人朋友的偶然相遇;书店里,我们有与渴慕已久的书籍相遇;影视作品中,我们有与伟人英雄的相遇;旅游中,我们有与美丽风景的相遇……不论人还是事物,这些相遇都会让我们有不同感受,值得回味。

    请以“最美的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材不限(除诗歌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学校名或姓名;

    (4)书写工整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