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泉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律诗每首八句,两句一联,计四联。律诗的二、三两联分别叫颈联和颔联。

    B.“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一句的主干是“我们看着小牛犊”。

    C.“沐浴春风”“大雨滂沱”“直挺秀颀”“密不透气”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骈文,又称“骈体文”,盛行于南北朝,最大的特点是讲求对仗,富有节奏感。

  •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列为“四书”之一。其中诗歌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B.“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C.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中秋节主要习俗有赏月、观潮、踏青等。

    D.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有一个基本理念贯穿其中,那就是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既要发挥“人生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 3、选出下列关于名著《昆虫记》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C.《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D.在作者笔下,小甲虫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考考生众多,而大学录取名额有限,能否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关键要靠考生平时努力。(将“名额”改为“人数”)

    B. 通过互联网多向化的传播模式,让资讯已变为公共资源。(删去“通过”或“让”)

    C.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引领世界潮流,为各国民众带去便利的生活。(在“生活”后面加上“方式”)

    D. 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提供1400余万种作品,并拥有日均逾1.5亿以上文字量的更新。(删去“以上”)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歌的颔联用精当的词语描绘了从蜀地到楚地的景物变化:用“随”字形容群山消失,被原野取代;用“_______”字形容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

    【2】李白的浪漫主义在诗歌的颈联表现得淋漓尽致,“月下飞天镜”用月亮倒映水中有如飞天明镜来展现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用云霞兴起有如 ________________来展现天空的高远。

    【3】阅读完这首诗,有同学评价说:“诗中没有送别意,题中的‘送别’二字可以删去。”从全诗来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词名句填写。

    (1)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2)__________________,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3)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4)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文段1】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文段2】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A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1】【文段1】这是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文段2】中A是谁?在斯诺的眼中他是传奇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蝴蝶喜欢飞来飞去,时而“狂随柳絮”,时而“舞入梨花”,但是不论在何处,它们一直腾挪翻转,从来不愿沿着平缓的路径飞行。蝴蝶的这种灵动舞步,长期启发着诗人和画家们的灵感,但也引起了人们的疑惑:既然蝴蝶有着(相对于它们而言)如此巨大的翅膀,应该能够很容易地协调飞行姿态,它们为何还要选择如此曲折颠簸的飞行方式呢?

    ②其实,这是蝴蝶对抗捕食者的一种进化策略,因为飞行的路径越古怪,捕猎者就越难抓到蝴蝶。与那些为了充分利用气体动力学而设计强壮翅膀的鸟类相比,蝴蝶并不是非常专业的飞行员,它们所追求的并不是飞行的速度和高度,而是敏捷的变向能力。而且,蝴蝶“乱飞”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干扰捕猎者的预判,还能让捕猎者难以近身。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蝴蝶的飞行方式做了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蝴蝶在推进自身向前时伴随着许许多多的上升下落,这样可以在周围产生汹涌的气体湍流,这种湍流干扰了捕猎者的攻击路线。所以,毒性大的蝴蝶往往比无毒的蝴蝶飞得更平缓,因为它们不怎么屑于采用这种逃避的策略。

       ③这种高难度的“乱飞”是如何做到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了蝴蝶的身体特点。人们很久以来就知道,蝴蝶的前翅与它们的肌肉连接,而后翅只是被动地由前翅带动,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科学家们试着通过逐渐消减蝴蝶的后翅,来调查一下后翅的作用。他们发现,即使所有的后翅都被去掉,蝴蝶仍然可以持续地飞行,而且飞行路线仍然可以像往常那样曲折,但是飞行和转弯的速度慢了许多。很明显,蝴蝶的后翅并不用来提供飞行升力,而是专门用来增强身体转弯时的灵活性。

       ④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们通过解剖估算了蝴蝶身体各个部分的重量,然后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了蝴蝶的飞行运动,发现蝴蝶在飞行时,除了翅膀,其身体也承担了很重要的作用。蝴蝶可以改变身体和翅膀的相对位置来调整重心,增强身体的可操作性(比如转身),这就好像溜冰选手或者跳水运动员通过摆动手臂和腿来改变身体重力的空间分布,因此可以做出漂亮的动作。帝王蝶尤其精通此道,它们可以在比其自身身长还短的距离内实现90度转弯

       ⑤然而,蝴蝶还有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它们大都色彩鲜艳,更容易引起捕猎者的注意,这似乎违反了蝴蝶的进化策略。现在科学家们发现,蝴蝶艳丽的外表体现了它们的生物智慧。蝴蝶最初是从飞蛾进化而来的,飞蛾喜欢夜间活动,它们率先进化出了大翅膀和闪避的本领对抗蝙蝠。蝴蝶只在白天活动,它们也有着巨大的翅膀,对于鸟类而言无论如何都是很容易看到的,于是它们索性将身体进化成很显眼的色彩,以此用作一种宣传——蝴蝶是非常难捉的。如果一只年轻的缺乏狩猎经验的鸟儿看到了一只鲜艳的蝴蝶,它会想“哇哦,瞧瞧这块肥肉,它是我的了。”但很快这只鸟发现,蝴蝶不仅难以赶上,即使抓到了它们,它们也是很滑的,因为蝴蝶翅膀覆盖着鳞片,容易逃脱。久而久之,鸟就会意识到抓获蝴蝶实在是太费力了,渐渐地就失去了对蝴蝶的兴趣,转而考虑其他的猎物了。

       ⑥所以,蝴蝶以它独特的生物智慧,既保护了自己,又在自然界留下了一道艳丽的风景。

    1你怎样理解第①段在选文中的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②—⑤段的说明内容。

    3选文第③段中加横线的“似乎”一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4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出下列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  )

    A. 蝴蝶“乱飞”产生的汹涌的气体湍流能够干扰捕猎者的攻击路线。

    B. 蝴蝶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飞行的速度和高度,还有敏捷的变向能力。

    C. 蝴蝶的后翅能增强其身体转弯时的灵活性,从而帮助蝴蝶加快飞行和转弯的速度。

    D. 蝴蝶外表艳丽,翅膀却覆盖着鳞片,容易逃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行有尺,动有度。这把尺是比较,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规范,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是分寸,是过犹不及……把握好尺度才能行得端,站得稳。

    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情感……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