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忌(jí) 拱桥(gǒng) 纤维(qiān) 池沼(zhǎo)
B. 轩榭(xuān) 嶙峋(lín) 摄取(niè) 擅长(shàn)
C. 漕运(cáo) 依傍(bàng) 遒劲(jìn) 行旅(lǔ)
D. 豁亮(huò) 斟酌(zhuó) 匀称(chèn) 鸟瞰(kàn)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虞侯等人在店中窃窃私语,这让在阁子后偷听的李小二不知所云。
B. 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作为极端恐怖组织中流砥柱的“IS”已经被剿灭。
C.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 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 “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妄图 开恳 密匝匝 连绵不断 恹恹欲睡
B.喧嚣 雄跨 彩绘图 长途跋涉 交头接耳
C.考订 仲裁 侏儒怪 屏息敛声 正襟危座
D.倒悬 隧道 水磨石 无动于衷 因地治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校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B.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都充满了信心。
C.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就很难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
D.这些复习资料,我们正在进行打印。
5、古诗词赏析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诗歌首联写景颇为精妙,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2)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
(4)透过《望岳》中“ , ”两句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默写完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 , 。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A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1】选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_,文中的A指的是_____________,他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2】下列关于这部名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客观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C.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D.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3】在这部名著中,斯诺向我们展现了红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红小鬼,你从中学习到了红小鬼的哪些优秀品质?请概述一个反映红小鬼优秀品质的情节。
8、阅读《倾听草木的呼吸》,完成下面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⑴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⑶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我看见神的目光,隐在树林、云端、风里,默然注视,寂静观照。草木是他的孩子,他赋予它们父亲一样的深爱。
⑷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不言其他,单名字就已是绝代天香了。这梅的名字真是好。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⑸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⑹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坐在青柳里,眼前是绿的,水里是绿的,朱自清先生的眼睛也成了绿色。在自清的光阴里自清,休息凡尘倦意,那倦怠轻飘飘地,被绿色淹没。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⑺这让我想到林清玄的《花燃柳卧》:“如果说荷花是一首惊艳的诗,柳树就好像诗里最悠长的一个短句,给秋天做了很好的结论。”先生借花柳言说事理,一“燃”一“卧”,摹其各异风姿,突出彼此的默然衬托。无意褒扬谁,也无意贬斥谁,只说:大家只愿当鲜花,无人当陪衬的绿柳,但季节过去,怒放过的花被野风一吹就无形迹了,只余下旁边不起眼的柳树风貌展;再美的荷花,没有绿柳陪衬,恐怕也黯然失色了。
⑻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⑼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⑽这个春天,繁华落尽的背景上,我又看到了生命的沧桑。这沧桑活着,活在树上,也活在树外,活在每一朵落蕊的香。它接纳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而不失真纯,它铺展风雨人生中的每一个场景而不暗光泽,它储藏人性本初的每一种善恶而不冷阳光。
⑾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⑿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和鸟鸣,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⒀但日子太快,悄然远去,不再回来。当我欣喜于花树的尽情绽放时,花儿已在凋谢的过程里。在微观的世界里,事物有自身的可逆性,但宏观世界里,任何事物都没有可逆性。这是科学与现实的悖逆。所以,在这个质量与能量守恒的社会里,人类惟一可以选择的能力,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主体,要为自己选择的行为负责。但凡人间百味,棱角相触,枝节相依,倘得彼此滋润,则柔软圆融,自成天地。我们一定得反观自我,思考一条洁净出路:究竟该怎样经验好自己的生存圈子,并与别的圈子共存荣,彼此滋生、促进、助长,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一个相对独立于外部的世界,一个灵魂的牧场,沉下心来,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心,让生命安立,让世界安生。
⒁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⒂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1】从文中分别摘录出体现“玉兰”和“树”高贵品质的词语。
【2】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第⑹段。
【3】文章第⑵段写道:“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通读全文,分析主旨。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本学期中,我们学习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这些人物传记感情真挚、描摹细致、事件典型,请你在自己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选择一个你熟恶的人物,为他写一篇小传。题目自拟。
写作小贴士: (1)传记的主要内容是传主的主要经历,要选典型的事件体现人物的特点。 (2)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
要求:
①自拟题目(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本题同时考查卷面书写,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