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者调查了川西北不同退化程度下高寒草地中部分生物组成情况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 环境变量 | 未退化 | 轻度退化 | 中度退化 |
植物 | 植物种类数 | 14 | 13 | 14 |
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组成 | 螨类 | 70.89% | 46.51% | 30.75% |
跳虫 | 10.13% | 49.10% | 59.09% | |
昆虫 | 18.98% | 4.39% | 10.16% | |
土壤理化性质 | 有机碳( g ·kg-1) | 75.39% | 59.95% | 69.20% |
A.草地植物和土壤中的小型节肢动物共同组成群落
B.可用螨类数量评估不同区域高寒草地的退化程度
C.植物种类多样性降低对不同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同
D.土壤有机碳被微生物分解后为植物提供代谢原料
2、某同学家承包了十亩鱼塘,鱼塘中养殖着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等多种鱼。其中,四种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鱼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它们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B.若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则草鱼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大量减少
C.四种鱼在鱼塘中分布的主要水层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四种鱼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3、《农书》中记载“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齐名要术》中记载“冬至日前后,取小麦种子浸于户外井水,次日置于阴凉处晾干,每九日如此处理,共七次”,其中利用了春化原理。下列关于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韭黄的长成是由于光对其生命活动的调节
B.小麦种子的处理过程利用的春化原理主要与温度有关
C.光敏色素在细胞核内直接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
D.植物体内的平衡石细胞能够感受重力作用,从而调节植物根尖生长
4、如图甲~丁表示人体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
B.丙中不能发生抗原和抗体的结合
C.丁可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
D.甲主要是乙透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
5、鲢鱼、鳙鱼、草鱼和青鱼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家鱼”。鲢鱼生活在水域上层,以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鳙鱼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以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草鱼和青鱼都栖息在水域中下层,但草鱼以水草为食,青鱼以螺蛳和蚌等为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大家鱼与其他所有生物在同一水域形成了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该水域中影响植物和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C.在研究该水域植物和动物的生态位时均需研究物种之间关系
D.若在实际养殖时去除鲢鱼,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
6、下列研究动物激素的实验或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扎狗的胰管,其胰腺提取液可用于治疗患糖尿病的狗
B.给阉割的公鸡补充雄性激素可研究性激素对性征的影响
C.给患糖尿病的小狗饲喂含胰岛素的饲料会使其血糖浓度迅速降低
D.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小蝌蚪可观察到其提前完成变态发育
7、抑郁症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现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类型。氟伏沙明是一种神经兴奋性的抗抑郁药物,可抑制脑神经细胞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但不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抑郁症都可通过适量运动、家人帮助来治愈
B.抗抑郁药都是作用于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
C.氟伏沙明可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的浓度
D.去甲肾上腺素可起到抑制神经元兴奋的作用
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没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
C.斯他林和贝利斯勇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9、如图为某突触结构模式图,①为某种小泡结构,其中含有物质②,③为某种离子,④是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与突触前膜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突触前膜释放的物质②不一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若③为Na+,被结构④识别后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图中能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0、下列与 HIV 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 只能在活细胞中才能大量增殖
B.HIV 的结构中存在不止一种蛋白质
C.HIV的遗传物质可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D.可通过检测体内是否含有抗 HIV 的抗体来诊断 HIV 感染
11、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是在黑暗下进行的
B.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C.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
12、下图是陆地生态系统(草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池塘)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陆地生态系统(草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池塘)营养结构的比较
注:Ⅰ.自养生物:Ⅱ.食草动物:Ⅲ.食碎屑生物;Ⅳ.食肉动物;Ⅴ.腐食性生物、细菌和真菌
A.Ⅲ、Ⅴ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B.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中主要含有Ⅰ、Ⅱ和Ⅳ
C.生态系统中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
D.两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都包括空气和太阳能等非生物成分
1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体液运输实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只能发生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C.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以及种群的繁衍
D.如果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中断,则二者的数量均会减少
14、“稳定”存在于不同层次的系统中,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保护地球环境的有效手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其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
C.河流受到轻微污染后仍能保持清澈体现了其抵抗力稳定性
D.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15、人们在品尝酸梅时,会流口水,有些人在听到酸梅或看到酸梅时,也会流口水。下图表示酸梅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三种途径,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正常人看到酸梅未流口水,可能其未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
B.吃酸梅和看、听到酸梅引起唾液腺分泌的反射中,效应器是相同的
C.看到酸梅流口水的反射活动,体现了神经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的特点
D.吃酸梅流口水的条件反射活动中,延脑能对来源于舌的兴奋进行分析
16、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所以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C.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D.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17、如图表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X相比,肌细胞内的K⁺浓度更高
B.与 X 相比,Y 中蛋白质的含量更高
C.X进入Z的量一般等于 X 进入Y 的量
D.若X 进入Z受阻,则可能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18、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说明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C.尖端是感光部位
D.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19、瘙痒是皮肤常出现的一种感觉,其感觉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皮肤。一般认为皮肤痒觉与痛觉关系密切,通过游离神经末梢传导。痒觉的发生机理非常复杂,如机械性搔抓、蚊虫叮咬等,细胞受损后所产生的一些物质如组织胺等及神经递质5-羟色胺等都可引起人体瘙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依赖反射弧完成的非条件反射
B.痒觉形成于大脑皮层,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引起抓痒反应
C.5-羟色胺为信息分子,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能会立即被酶解或回收
D.若传入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降低,则人体对痒觉与痛觉的感受会变得迟钝
20、图甲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乙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影响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α具有最小值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21、细菌或病毒进入人体后,巨噬细胞把它们吞噬、清除,同时会激活TLR4和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即组织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因子,产生局部血管扩张、红肿热痛等现象,进一步加强病原体清除。但过激的炎症反应会造成靶器官损伤从而引发败血症,科学家研究发现巨噬细胞通过VEGFR-3途径来抑制TLR4和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以降低败血症的发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通过TLR4识别细菌,启动免疫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C.当炎症反应过分强烈时,VEGFR-3与VEGF-C结合会促进TLR4内吞,抑制炎症反应
D.感染新冠患者中有的出现“细胞因子风暴”,与VEGFR-3途径调节异常有关
22、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内的DNA、蛋白质等物质,该过程持续不断地发生,不断地积累,最可能直接引起的细胞水平的变化是( )
A.细胞衰老
B.细胞癌变
C.细胞坏死
D.细胞凋亡
23、下列关于内分泌系统及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运输至胰腺后,引起胰液的分泌
B.摄入盐过多时,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C.寒冷环境中,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定向运输到甲状腺并促进其分泌活动
D.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以是卵巢
24、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统计使用的是样方法
B.本探究实验由于有前后的自身对照,因此可不设置对照实验
C.若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可增加对培养瓶内培养液的稀释倍数
D.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
25、某同学进行苹果汁制作实验,工艺如下图所示。
(1)图中用KMnO4的溶液浸泡苹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黑曲霉提取液中含有的_________可水解果胶,从而使果汁澄清。固定化柱中填充的石英砂通过__________方式将酶固定化,酶被固定在用蒸馏水洗涤固定化柱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操作流程A和B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在苹果汁澄清过程中,应关闭的流速调节阀是________________。要测定从固定化柱流出的苹果汁中是否还有果胶,可取一定量的果汁与等量的______________混合,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果胶还没有被完全水解。为使果胶完全水解,应将流速调____________。
(3)实验后,将洗涤过的固定化柱在低温环境中保存若干天,该固定化柱仍可用于苹果汁制作实验,说明固定化酶可被________使用。
26、回答下列关于呼吸与光合有关问题:
Ⅰ:图是探究有活性的水稻种子呼吸作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种子浸透的作用是增加种子细胞中的________水,从而增强种子的代谢。
(2)实验开始时,红色小液滴位于0点,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红色小液滴将向____(左或右)移动。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液滴停止移动后,种子的呼吸方式应是_______________,其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保红色小液滴的移动仅由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需另设一个装置,该装置的金属网上应放置_______________,其他部分与原装置相同。
Ⅱ: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人员以北方生长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率70%)对黄瓜幼苗进行遮荫,以自然条件下光照为对照,一段时间后,测定黄瓜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 株叶面积 (cm2) | 总叶绿素 (mg·g-1FM) |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
自然条件 | 2860 | 1.43 | 15.04 | 187 |
弱光条件 | 3730 | 1.69 | 4.68 | 304 |
(1)实验中需用___________提取叶绿素,再测定其含量。
(2)实验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是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使光反应产物________________减少,进而降低了叶肉细胞对___________(CO2或O2)的利用能力。
(3)研究结果表明,弱光条件下,黄瓜植株株高显著升高。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弱光下植株光合产物向茎分配增多所致。为验证以上假设,需测定黄瓜植株各部分的_________,若测定结果为实验组茎干重占全株干重的比__________(高于或低于)对照组,则支持上述假设。
27、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提取玫瑰精油的原料是______,其与清水的质量比为______。
(2)②步中使用的是______(水中、水上、水气)蒸馏.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除蒸馏外,还有______和______,提取橘皮精油时采用后者,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③需要加入______,作用是______。
(4)分离的油层还含有______,需加入______将其除去。
(5)⑤~⑥中需______操作,目的是除去______。
28、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将主要物种绘制成食物网结构模式图(如图):
(1)该生态系统中至少有_____个种群,请举出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一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只考虑鼠、狐狸、鹰,当狐狸数量减少时,鹰的数量将会________。
(2)假设E(20000 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000 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500 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 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 kJ,则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108kJ,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最大值为________。
(3)图二曲线所示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年,种群数量下降的时间段是第________年。
(4)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_________过程的真实写照。
29、苹果除了能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制作成苹果汁、苹果酒、苹果醋等,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和固定化细胞技术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可将果胶分解为__________,若要分离出不同的果胶酶,可以采用凝胶色谱法,该方法分离蛋白质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
(2)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酶常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固定化酶的适应性以及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中的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或反应物的减少量表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固定酵母细胞时,要求海藻酸钠浓度要适宜,若浓度过低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
30、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们把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___________部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
(3)血浆的组成成分相比淋巴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是含有较多的_________。
31、正当中国各界激烈争论转基因水稻安全问题之际,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一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 ↓ GATCC一,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
(1)图中a、b所示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______________(限制酶I或限制酶II)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______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
(3)过程e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
32、如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是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__。
(2)物质b是________。若某种B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18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B物质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是不同的,造成这些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种,分子中_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与核糖体的化学组成成分一致的生物是________。
(4)物质d是________,d和________、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