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衢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史记》记载了商与周边方国的分合聚散,时而是“诸侯毕服”“诸侯咸归殷”;时而是“诸侯或不至”“诸侯莫朝”。据此可推测(     

    A.商王的权力受到诸侯节制

    B.分封制取代了内外服制

    C.分合聚散与商之盛衰有关

    D.方国联盟内部联系紧密

  • 2、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独立与进步

    D.民权与平等

  • 3、阿保机以前,契丹没有文字,“刻木为约”。920年,阿保机命耶律突不日等始制契丹文字,采用汉字加以简化或增添制成。至于辽对外的正式公文,朝廷的诏令奏议,对中原的一切国书等,都一律使用汉文。这一现象说明(     

    A.契丹统治阶层重视文化

    B.契丹文字发展速度加快

    C.辽和中原文书来往频繁

    D.少数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 4、有学者认为,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正是在这样的“不造反是死,造反也是死”的情况下,陈胜、吴广举起了“伐无道,诛暴秦”的义旗。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名存实亡

    B.人们对封建制度的不满

    C.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D.法律条文细密完备

  • 5、有学者指出,明成祖时期,中外使节往来之频繁,来使的级别之高为中国古代所仅见。每年平均有近十国使节来华朝贡,先后共有292国次,还有不少王子、王妃甚至国王一同前来。这一外交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船技术先进

    B.海外贸易发达

    C.倭患问题解决

    D.郑和远航海外

  • 6、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突破敌人的重重围追阻截,来到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合。这些军事行动(     

    A.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揭开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序幕

    C.确立起建党建军原则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 7、《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如果国宝能说话,下列文物中能够讲述汉代故事的是(     

    A.后母戊鼎

    B.越王勾践剑

    C.霍去病墓石刻

    D.王羲之《兰亭序》

  • 8、美国为了阻止某次会议的召开,把矛头首先对准新中国,捏造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已对远东“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这次会议是(     

    A.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55年亚非会议

  • 9、如表所示为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据此可知,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在河姆渡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遗存。

    距今3600年前,殷商都城附近发现了由干渠、支渠和毛渠组成的农田灌溉系统,纵横交错的渠道将农田分割为若干个长方形,在渠与渠、地与地之间有明显的水位落差。

    秦汉时期北方地区小麦推广和南方水稻品种不断优化,胡瓜、胡萝卜、核桃、芝麻、石榴、葡萄等作物种植。

    A.食物物种交流地域特色鲜明

    B.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C.古代中国食物种植生产分布

    D.灌溉农业水利系统领先发达

  • 10、汉武帝巡视地方,发现地方吏治腐败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这一“更完备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设立刺史

    C.推恩令

    D.设立中朝

  • 11、据图1、图2可知,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B.国家走向局部统一

    C.地方行政区划扩大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 12、与前代不同,宋代虽也有“奴婢”,但他们仅在契约有效期内与主人维持主仆名分。享有独立的人格权和去留的决定权。宋代法律也禁止强雇人或强制人为奴婢,严禁主家以私刑惩治奴婢。由此可知宋代(     

    A.实现了真正的社会平等

    B.社会关系普遍契约化

    C.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D.士族豪门的地位下降

  • 13、如表所示是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部分言论。据此可知,两人都(     

    思想家

    言论

    韩愈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柳宗元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A.以复兴儒学正统为己任

    B.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C.主张重建民众儒学信仰

    D.肯定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14、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预言十月革命所掀起的潮流不可阻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的观点(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B.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C.适应了全民族抗战需要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为作者观点提供最主要依据的是辛亥革命(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结束了封建帝制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 16、“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 17、《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而《宋书》中记载的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两个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经济的发展趋势

    B.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C.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

    D.北方动荡的社会环境

  • 18、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养生学发展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在具体的养生实践上,重视存神、服气、导引等。这主要体现了(     

    A.封建迷信思想的根深蒂固

    B.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嬗变

    C.儒道佛等思想合一的趋势

    D.文人乱世中的精神追求

  • 19、近代中国某理发店在门外贴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的告示:“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保我主权”等口号响彻神州大地。这些告示、口号反映的事件(     

    A.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B.促成巴黎和会中国外交胜利

    C.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D.彰显了中共的领导组织能力

  • 20、《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2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他在书中称誉“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斯诺在书中赞誉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西安事变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 22、下面的示意图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共产党(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积极发动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C.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实现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

  • 23、《礼记·表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西周初期,周人将天命与“德”相结合,强调要维系天命,就必须“明德”,具体包括敬天、孝祖、保民等内容。这反映了(     

    A.民本观念的萌发

    B.华夏认同的产生

    C.天命内涵的变化

    D.儒家思想的兴起

  • 24、下面是东晋至北宋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制度革新消除了社会阶层固化问题

    B.平民入仕愿望日益强烈

    C.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

    D.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________的重要思想,把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全党________运动和全国________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 26、约法规定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________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________________

    (4)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其统治权,________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

  • 27、背景

    ①1908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准备立宪,但因皇族内阁的组织,使许多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

    ②1911年________运动,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 28、为了________,洋务派创办了一批________________工业,如________________、天津机器局等

  • 29、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目的

    措施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派___出任地方知州,设____管地方财政,转运使、四监司、通判从不同角度对各州进行监控。将____编入禁军。

    为分散机构权力

    在中央设____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行政权;____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北宋实行_____的方针,用_____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_____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 30、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________,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_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31、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________

  • 32、必要性: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________来反抗国民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 33、为防止袁世凯专权,3月11日,________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

  • 34、洋务运动评价:洋务新政引进了________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洋务运动未达到保证国家安全,抵御外敌侵略的目的。不改变封建统治,只引进资本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在________,失败是必然的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些省份开始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

  •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福利国家”。1945年英国陆续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工伤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国民救济法”。这些法案使英国基本上建成了一套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一般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补助。社会保险主要包括退休、医疗、失业、工伤事故保险等。社会福利补助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给低收入或无收入者以一定的经济补助,以保障他们必需的物资生活条件和一定的社会生活享受。例如医疗保健服务、国民免费教育、交通补助、住房补助、儿童营养补助、单亲家庭补助与多子女补助等。

    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税收和各种地方税收。……社会福利开支已经占各国财政收入的1/2到2/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

    ——摘自姜霁青《当代西方“福利国家”政策析评》

    (1)根据材料指出当代西方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西方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

     

  • 37、中国人民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前赴后继、英勇抗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文中所指的是哪一场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2011年11月2 日北京精神的表述语发布(如下图)。其中“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北京在历史上是一个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城市。请结合近代北京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最少举出两例)

    (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中国政府为此作出了怎样的实践?有何历史意义?

  • 38、近代史上,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共产党和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合作,现在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国共两党的高层正在频频接触。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两党合作后,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

    (2)抗日战争开始后,两党再次合作,请写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的统一战线的名称。写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

    ——蔡上司《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二: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列举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

    (2)从察举制度的名目来看其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这种制度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造成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科举制度下也有许多科目,为什么“唐朝进士科特盛”?

    (4)简要评论材料三的观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