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列侯所献酎金(一种专供朝廷祭祀的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为由,夺去106个列侯的爵位。汉武帝通过此举意在( )
A.增加政府收入
B.削弱丞相权力
C.推行官僚政治
D.加强中央集权
2、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据此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应( )
A.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B.掌握对军队的领导权
C.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D.充分借鉴苏联的经验
3、唐代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政府征收赋税困难,唐王朝推行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
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
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
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
4、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
A.政治制度的创新
B.经济的迅速发展
C.民族交融的频繁
D.中外文化的交流
5、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几经变革,不断完善。下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②“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③“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④“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6、北宋都城汴京每年三月都会在金明池举办各种水戏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东京梦华录》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人水”(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北宋( )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崇文抑武,革故鼎新
C.中外交流,社会繁荣
D.城市繁华,文体活跃
7、中国边疆史志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良好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成果。下列可为我国边疆史志研究选题提供参考的是( )
A.科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度
D.册封制度
8、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
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牵制中书门下
9、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 “斋”则专指素食,从限制饮食时间转变为饮食内容,延伸出“禁食酒肉”的戒律,相较于印度佛教则更为严格,是中国僧人饮食的独特之处.这表明( )
A.佛教在中国发展兴盛
B.佛教逐渐趋于本土化
C.佛教坚持以简朴为本
D.佛教吸收道教养生学
10、下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某次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B.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
C.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D.体现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
11、明嘉靖末年,苏杭一带有首民谣流传甚广:“苏州三件好新闻:男儿桌条红围领,女儿倒要包网巾,贫儿打扮富儿形。”在河南开封,女子将发髻挽起,穿宽松大袍;男子却喜好着短衣和修身裙。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集权的弱化
C.思想领域的变革
D.社会风俗的改善
12、明清时期,苏州盛泽镇居民多逐绫绸之利,有力者则开设机坊,雇人织挽,计日受值。所雇之人或身兼数事,或专习一业,老板为笼络工人,往往百般迁就: “每逢节候,肴馔必更丰焉”,工人“或食无兼味,辄去而他适”。由此可知,当时的苏州( )
A.工商业市镇开始形成
B.纺织业技术全国领先
C.新的生产关系已出现
D.家庭主副业逐渐倒置
13、元朝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这一做法旨在( )
A.简化行政区域设置
B.促进民族的大交融
C.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14、1930年,武汉、长沙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15、这场战争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急剧的大转弯,“昔日为师、今日为敌”的关系使得朝野上下极度震惊,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这场战争是指( )
A.阿古柏入侵新疆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6、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依据学者观点, “觉醒”行动应该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7、汉武帝巡视地方,发现地方吏治腐败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这一“更完备的制度”是( )
A.察举制
B.设立刺史
C.推恩令
D.设立中朝
18、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超过60万人,到五四运动前,已超过200万人。他们大多数集中在上海、武汉等工业城市及矿区,且集中在铁路、矿山、航运、造船、纺织、面粉等企业。材料中产业工人的发展状况表明( )
A.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B.民主革命新力量在不断壮大
C.北洋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19、“鸦片之役虽然败了,他们不承认是败了。主战的剿夷派和主和的抚夷派,在战争之后,正如在战争之前,均未图振作。直到受了第二次战败的教训,然后有人认识时代的不同而思改革。”材料中的“改革”最有可能是指( )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20、元朝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在地方管理上采取的制度是
A.郡县制度
B.行省制度
C.刺史制度
D.分封制度
21、唐朝门下省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由此可知,门下省的设置
A.导致皇权受到了威胁
B.形成了民主决策机制
C.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D.抑制了门阀士族发展
22、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上述是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这场战争( )
A.使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B.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D.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3、考古学家在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发现的共12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随葬品有象征军权的玉石钺,而从随葬的钺的数量、材质、体量可明显看出身份等级的差异。大中型墓葬有大量陶器及较多玉器出土。据此可知,岗上遗址属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奴隶社会时期
D.封建社会早期
24、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说明义和团
①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 ②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④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中共“二大”:_____________年中共“二大”召开。会议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正为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兴起:从________起,一批学者掀起了________。儒学僵化儒学经典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已难以读懂,学者对文字进行解释,称为“注”。汉代的注释到唐代又难以理解了,于是出现了对注释的解释疏通,称为"疏'。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陷入危机之中。
27、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________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28、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原因: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努力。
(2)表现: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______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29、西夏
①________年,________首领________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________
②其制度基本模仿________,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蕃号官称。
30、在15-16世纪的海洋上,涌现了数位优秀的航海家,请在表格中相应位置写出他们的名字。(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数字后的横线上)。
出航时间 | 主要航海家 | 主要成就 |
1405年 | ①____ | 自中国到达东非沿岸 |
1487年 | ②____ | 到达非洲东海岸。 |
1492年 | ③____ | 多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 |
1497年 | ④____ |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
1519年 | 麦哲伦 | 其船队完成人类历史第一次环球航行 |
31、646年孝德天皇开始_________经过半个多世纪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32、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________,加剧了________腐败,削弱了________,加重了________负担
33、《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赔款________银元、接受________以及开放________等
34、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①当时________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________。大批出身于________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________增添了活力
②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________、________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35、佛教向中国的传播的表现及影响是怎样的?
36、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37、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你能举出若干学派的核心思想内容吗?
3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39、政局动荡不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