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同学在学习某一新的英语单词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旦记住该新学习的单词后,就不会对其产生遗忘
B.在对该单词进行听写时,需要大脑皮层的W和H区参与
C.在对该单词进行口语训练时,主要由大脑皮层的V区参与
D.新学习的单词能够保留几分钟的记忆,与新突触的形成有关
2、如表所示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①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②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③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
C.某人皮肤烫伤后产生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指表中的②
D.若某正常人去西藏旅行,期间再次测量,此人的各项数据与此表略有差异
3、下列物质均属于人体血浆组成成分的是( )
A.尿素、CO2、血红蛋白
B.血浆蛋白、胆固醇、胰岛素
C.葡萄糖、甘油三酯、神经递质
D.抗体、唾液淀粉酶、氨基酸
4、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也是一个繁殖单位。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A.资江河流域中的全部鱼
B.城步南山草原上的全部昆虫
C.白水洞森林中的全部竹叶青蛇
D.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生物
5、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淀粉
B.ATP
C.脂肪
D.蛋白质
6、酵母菌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得到的酵母菌数目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图2为观察到的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中方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指数期种群的增长率基本不变,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实验开始时接种酵母菌数量的多少,会影响到达K值所需的时间
C.在滴加培养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D.利用图2的计数方法获得图1曲线,需要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排除死亡个体
7、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C.③可以表示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8、如图表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X相比,肌细胞内的K⁺浓度更高
B.与 X 相比,Y 中蛋白质的含量更高
C.X进入Z的量一般等于 X 进入Y 的量
D.若X 进入Z受阻,则可能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9、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各项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氨基酸、丙酮酸、核酸、乳酸
B.载体蛋白、受体蛋白、抗体
C.Na﹢、Ca2﹢、K﹢、Mg2﹢
D.维生素、色素、抗生素
10、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可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Glu),作用于其他神经元。给予视杆细胞不同强度的光刺激,记录细胞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受光刺激瞳孔不自觉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
B.视杆细胞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C.视杆细胞膜电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
D.不同光强刺激对视杆细胞释放Glu量可能有影响
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微型繁殖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
B.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的植物体不产生突变
C.用马铃薯、草莓的茎尖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利用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腋芽等可制造人工种子
12、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会增大生态足迹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D.发达国家一定比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大
13、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
C.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一定浓度IAA能通过促进切口部位细胞分裂来影响叶柄的强度
14、下列词语所述现象中,不是植物激素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红杏出墙
B.节外生枝
C.枯木逢春
D.瓜熟蒂落
15、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刻意“憋尿”体现了神经系统对排尿活动的分级调节
B.学习、记忆和情绪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形成短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某患者看不懂文字,推测原因为大脑皮层W区受损
D.脑干中有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16、某自然生长条件下随机授粉的XY型性别决定植物,X染色体非同源区上有一对等位基因N和n,N基因控制叶片宽阔,n基因控制叶片狭长。该植物的某个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雌雄植株各占50%,且狭长叶个体占12%,则有关该种群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花粉过程中,有等位基因N和n的分离现象
B.该种群中n基因频率为0.2
C.该种群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
D.阔叶雌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3
17、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及相关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甘蔗生长过程中喷施适量的赤霉素可促进茎秆伸长
B.油菜素内酯可促进植物完成受粉
C.芝麻开花期间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可喷洒适量生长素以避免减产
D.小麦种子成熟时经历持续干热后又遇雨天,种子会在穗上发芽,可能与脱落酸被降解有关
18、下列关于下丘脑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是通过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素实现的 ②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和释放抗利尿激素 ③下丘脑中有参与水盐调节的中枢 ④下丘脑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机体渗透压的变化 ⑤下丘脑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⑥下丘脑中的某些细胞能传导兴奋
A.1 项
B.2 项
C.3 项
D.4 项
19、阿尔茨海默病发作前常表现为记忆、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注意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出现轻度受损,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含量偏低。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产物可被突触前膜回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与大脑某一区域受损无关
B.丧失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等有关
C.若患者不能看懂文字,说明其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
D.增加患者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量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思路
20、如图是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A端、B端分别表示体液流入端和流出端。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②③
B.②中含有甲状腺激素、无机盐、氨基酸、CO2、血红蛋白等物质
C.若该组织为肝脏,则饱饭后B端比A端葡萄糖含量低
D.若该组织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A端比B端胰岛素含量高
21、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敏原初次进入过敏体质者体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分布不同
D.预防该病发作的措施之一是避免再次接触诱发哮喘发病的过敏原
22、生物科学发现史上有很多以狗为实验材料的经典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巴浦洛夫发现每次给狗喂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属于条件反射
B.斯他林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另一只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命名提取液中的化学物质为促胰液素,进而发现体液调节
C.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液管结扎至胰脏萎缩后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结果狗不出现糖尿病症状,发现了胰岛素通过胰管分泌释放
D.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23、某地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一方面利用生态浮床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的修复:另一方面根据河道到河岸不同的生境,有针对性地配置植被(如下图所示),形成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的水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B.从河道到河岸配置的植物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人类对该河流的修复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欲统计河流中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的相对数量,可采用记名计算法
24、通过人工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治理等措施治理京津地区的风沙源头地,恢复了部分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减缓了生态环境恶化对京津以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的目的是将京津地区恢复为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造林种草需考虑所种植林木、草种在京津地区风沙源头地的生态适应性
C.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需要遵循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的生态学原理
D.京津地区的生态工程建设需兼顾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5、下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乙是在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用B、b)。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分别是① ,② ;①过程发生的时间是 ,主要场所是 。
(2)α链碱基组成 ,β链碱基组成 。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图乙中,Ⅱ6的基因型是 ,要保证Ⅱ9婚配后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
(5)若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可能发生变化?
26、如图1是甲、乙、丙三个同学模拟血糖调节的过程,每张“糖卡”正面写上“每1L血液中的0.1g葡萄糖”,背面写上“糖原”。丙同学保存“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每张“激素卡”能使1张“糖卡”翻转。
⑴本实验中是模拟__________________(填“吃饭后”或“运动时”)的调节过程,其中乙同学代表的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⑵完善建构血糖调节模型的过程: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2中胰岛素分泌增加后会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增加,此时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后的胰岛素会__________________。
27、我们在摄入过多的薯片等咸的食物后,会产生强烈喝纯水的欲望;但 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却更喜欢喝富含电解质的饮料而不是纯水。最新的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如图所示。
(1)在我们摄入过多的薯片等咸的食物后,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下丘脑产生渴觉 B.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
C.肾脏排出尿量增加 D.下丘脑调节中枢兴奋
(2)当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立毛肌收缩 B.皮肤血管舒张
C.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3)高渗透压或低血容量的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后,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兴奋从SFO区域传到MnPO 区域,神经元兴奋传递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___。
(4)当人们摄入过咸食物后,喝水的行为一般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
判断的理由:因为摄入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图中高渗透压刺激会_______________(增强/减弱),纯水摄取欲望下降;同时大量喝水会产生饱腹感,作用于MnPO 相应的区域,并负反馈作用于SFO, 从而抑制纯水摄取欲望。
28、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的是___________。存在于动物肝脏细胞中并能维持血糖的是_________。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____,这种物质参与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构成。
(2)若乙图b中的含氮碱基为T,则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由b构成的核酸的缩写是_________,该核酸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细胞中DNA与RNA的分布”实验中,用于染色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请回答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
(1)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 ______ 。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 ______。
(2)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常用__________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
(3)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复制原点等。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 ______。
30、请依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长方框内依次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椭圆框内依次填写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 _____。
(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至少要通过_______________层生物膜。
(5)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则人体内的葡萄糖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回答下列关于动物生命活动的有关问题
(一)当一只脚踩在钉子上时,马上会引起腿的收缩(同侧屈反射),同时另一条腿伸直。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①、②、③、④是其中的突触,结合以上及图中信息,分析下列问题:
(1)分泌神经递质所需的ATP来自于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填场所),神经元突触前末梢分泌乙酰胆碱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
(2)当机体受到损害性刺激时传入神经元兴奋,兴奋以_________(正/负)电波的形式进行传导,最后通过轴突的末梢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正常个体体内⑤处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是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
(3)如果刺激达到足够的强度,一侧的损伤性刺激引起同侧屈反射,还会同时引起对侧屈肌舒张,而伸肌收缩。在上述反射过程中,①~④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用“+”、“-”表示)
(二)为了研究胰岛素促进动物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机理,研究者用离体培养的不同小鼠体细胞进行实验,探究胰岛素促进小鼠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机理。实验思路及结果:
组别 | 胰岛素 |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 膜碎片GLUT4相对数量 | |
细胞膜 | 其它膜 | |||
A | - | - | 890 | 4010 |
B | + | - | 4490 | 220 |
C | + | + | 4480 | 220 |
注:GLUT4是一种不依赖ATP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表示不添加,“+”表示添加。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4)葡萄糖通过GLUT4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
(5)C组添加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胰岛素能增加脂肪细胞______数量,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
32、陈薇院士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国家授予“人民英雄”荣誉称号,她的团队研发的我国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获批准附条件上市。重组新冠疫苗的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___。步骤③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操作步骤:__________。
(2)上述疫苗制备中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作为运载体的是____________。欲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应采用___________技术。
(3)人体接种重组新冠疫苗后,重组新冠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效应T细胞等,___________在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时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细胞,进而快速产生大量__________,从而引起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