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佛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11年,清政府先后公布两份宪法性质的法令。对法令内容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1908年8月《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11月《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皇帝)总揽: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都不得见诸施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涉;宣战、媾和、缔约“由君上亲裁”……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之顺序,于宪法规定之;皇帝对内使用军队“须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国际条约非经国会之议决不得缔结……

    A.政治改革的重大突破

    B.开启中国民主共和历程

    C.应对时局的被动之举

    D.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2、金朝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勃堇征兵,凡步骑之杖糗皆取备焉。金太祖二年,初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这一制度的完善体现出当时金朝(     

    A.君主专制加强

    B.基本沿袭唐宋制度

    C.治世局面出现

    D.借鉴中原先进做法

  • 3、秦始皇时,“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这说明当时的政治体制(     

    A.形成了君主的高度集权

    B.注重丞相的决策权力

    C.建立了分权制衡机制

    D.加剧了君权与相权斗争

  • 4、1839年起,林则徐收集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编成《四洲志》等书稿。魏源的《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年,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徐继畬《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       

    A.要求变革社会制度

    B.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C.主张开展实业救国

    D.积极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5、1937年10月29日,在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处于严重失利的形势下,蒋介石做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演讲,正式确定了以四川为大后方,以重庆为国民政府驻地。随后,国民政府各部门先后迁往重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规模的工厂内迁。这一现象(     

    A.导致了淞沪会战全面失败

    B.是正面战场消极抗战的恶果

    C.改善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D.保证了中国持久抗战的胜利

  • 6、中国共产党“二大”的主要内容是(     

    A.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B.组织和领导中国工人运动

    C.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 7、东周以来,周王室垄断学术文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知识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属,转而趋向平民化发展,这一转变(     

    A.加速了政治集权体制的形成

    B.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

    C.导致了礼乐制度的彻底瓦解

    D.说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 8、某学者评价某历史事件:“这一次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气势,远远超过辛亥革命时期……确实起了振聋发聩的思想启蒙作用。”该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 9、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表明,维新运动(       

    A.要发动群众

    B.实行根本变革

    C.具有局限性

    D.全面接受西学

  • 10、下图中变化所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疆域历经变动基本定型

    C.民族间差异逐步消失

    D.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

  • 1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史料

    历史解释

    A

    《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二千一百万银元

    B

    《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

    C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列强逼签《辛丑条约》的目的是报复义和团运动

    A.A

    B.B

    C.C

    D.D

  • 12、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下(       

    A.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各等级之间可以相互牵制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 13、中国邮政曾发行一套《丝绸之路》邮票,如下图,其中一枚主题是千年帝京。该枚邮票最佳首发地应在(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敦煌

  • 14、下列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关于该中央官僚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三省最早出现于隋朝

    B.中书省负责审核政令

    C.门下省负责草拟诏令

    D.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 15、据相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重庆地区引进了玉米并得到广泛种植,巴县“半倚包谷为活,……其功实居稻麦之半”,长寿县百姓所产包谷可“代半岁之粮"。据此可知,上述地区引进和推广玉米(     

    A.改变了饮食结构

    B.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C.加快了人口增长

    D.造成了水土严重流失

  • 16、截至2020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达到4000多万家。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整体规模和质量也都有了明显提高。这表明(     

    A.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B.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已走向世界

    C.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D.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效显著

  • 17、二里头遗址墓葬铺撒朱砂的葬仪来源于晋南陶寺文化,墓葬中大量随葬海贝串饰的现象源自西北马家窑文化,而漆觚与玉柄形器的组合很可能源自长江流域。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墓葬规划严整

    B.阶级开始分化

    C.多元文化汇聚

    D.宗法制度成熟

  • 18、下表内容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时期

    领导阶级

    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 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 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B.反封建求民主的尝试

    C.近代思想启蒙的潮流

    D.天朝上国统治的崩溃

  • 19、下表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支出状况(1928—1930年)

    据图表可知,这一时期(       

    A.新旧军阀混战严重

    B.兴办实业热潮兴起

    C.官僚资本聚敛财富

    D.国民政府财政拮据

  • 20、1907年,学部上清廷的奏折说:“倘使女教不立,妇德不修,则是有妻而不能相夫,有母而不能训子……此先圣先王化民成俗所由,必以学为先务也。”1914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汤化龙说:“余对于女子教育之方针,则务在使其将来足为贤妻良母,可以维持家庭而已。”这主要反映了(     

    A.妇女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历届政府重视家庭教育

    C.近代教育转型之路艰难

    D.西方思想冲击传统观念

  • 21、欧洲人的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下列相关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B.法国——塔斯曼——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C.荷兰——德雷克——到达合恩角

    D.荷兰——卡蒂埃——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 22、某同学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看到如图资料。这些资料可用来研究(     

    照片:瓦窑堡会议旧址、进抵平型关的八路军

    表格:百团大战战绩统计、敌后战场战绩统计

    地图:敌后战场军民大反攻形势图

    实物:东北抗日联军反日签名捐款收据、各种版本的《论持久战》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B.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

    C.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帮助

    D.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

  • 23、1962年,经过关停并转,我国企业数减少了38%,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4300多万。在农村地区开展了退赔工作,为在“共产风”中被拆毁住房的移民解决住房,划拨土地,退赔集体和个人财产。这些做法是(     

    A.对八字方针的具体贯彻

    B.为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C.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纠正反右派斗争中的失误

  • 24、如表所示为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据此可知,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在河姆渡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遗存。

    距今3600年前,殷商都城附近发现了由干渠、支渠和毛渠组成的农田灌溉系统,纵横交错的渠道将农田分割为若干个长方形,在渠与渠、地与地之间有明显的水位落差。

    秦汉时期北方地区小麦推广和南方水稻品种不断优化,胡瓜、胡萝卜、核桃、芝麻、石榴、葡萄等作物种植。

    A.食物物种交流地域特色鲜明

    B.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C.古代中国食物种植生产分布

    D.灌溉农业水利系统领先发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在中国轮廓图上标注下列图片描述的地理或史事发生地的大致位置(填写数字)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 _____

  • 26、隋炀帝时,开设 ______,科举制形成。

  • 27、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 28、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底, ______________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9、 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_____________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30、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开赴________,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 31、

    人物

    时代

                          

    陆王心学

    明朝中期

    其核心的理论为_________。陆王新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____________色彩

    李贽

    明朝后期

    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________________蔑视权威和教条。

    黄宗羲

    明末清初

    严厉抨击 ______________,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_________

    顾炎武王夫之

    明末清初

    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顾炎武提出_________________

     

  • 32、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胜利,是_______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_______,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 33、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________

  • 34、日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________”政策。1941到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疯狂“________”,华北乡村变成一片焦土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2)五四运动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五四运动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4)五四运动取得怎样的结果?

    (5)五四运动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 36、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诸多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37、什么叫“康乾盛世”?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38、王莽代汉

    (1)王莽代汉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王莽政权的概况是什么?

  • 39、西汉中期强盛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