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铁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汉高祖十二年诏曰:“吾……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朝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到候。下乃食邑……皆令自置吏,得赋敛。”这一内容体现

    A.刘邦担忧时局

    B.社会秩序稳定

    C.中央权力较弱

    D.汉初政治格局

  • 2、元朝创立行中书省制度,是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制度(     

    A.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

    B.造成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削弱了地方行政能力

    D.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

  • 3、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图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A.民族交融呈现举步维艰态势

    B.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形成

    C.少数民族制度建设超越汉族

    D.战争成为民族关系的主题

  • 4、大汶口遗址发掘的墓葬中,有的规模相当大,长达5米,宽3米,随葬有上百件器物,其中有各类玉器二三十件之多,并有整猪和整狗随葬,而一些小墓则空无一物。材料反映了(     

    A.早期国家形成

    B.部落冲突加剧

    C.阶级分化明显

    D.社会矛盾尖锐

  • 5、《光绪朝东华录》载:“自粤匪构乱以来,各省督抚,因时因地,每有便宜陈奏,朝廷往往曲为允从,部臣亦破例议行……部臣每以情形难以遥度,仍请交督抚酌议。而督抚则积习相沿。动以窒碍难行,空言搪塞,虽有良法美意,格而不行。”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中央权威的弱化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阶级矛盾的加剧

    D.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 6、同治七年(1868年),江苏巡抚上奏称“自上海与洋人通商以来,福建、广东之鸟船(船首形似鸟嘴的海船),由多而少,由少而无”。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闭关政策的推行

    B.对外关税的提高

    C.五口通商的影响

    D.鸦片贸易的盛行

  • 7、有人把近代中国某事件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该事件可能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 8、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全族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同构

    B.封邦建国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

  • 9、下图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最突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袁隆平                                                    钱学森                                   任正非

    A.实事求是

    B.崇尚节俭

    C.勇于创新

    D.无私奉献

  • 10、《晋书·王导传》记载“及帝登尊号,百官陪列,(司马睿)命导(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从此就有了“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这可以用于说明该时期(     )

    A.君主专制集权得到实现

    B.贵族特权强化

    C.门阀士族影响国家政治

    D.统治者知人善任

  • 11、2020年12月4日,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建成放电,标志我国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秦山核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行,再到如今最高参数“人造太阳”的建成,均得益于(     

    A.国际形势趋向和平发展

    B.和平利用核能技术提升

    C.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D.国家高度重视核能利用

  • 12、《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如果国宝能说话,下列文物中能够讲述汉代故事的是(     

    A.后母戊鼎

    B.越王勾践剑

    C.霍去病墓石刻

    D.王羲之《兰亭序》

  • 13、有学者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民国初年,中国有些地区的乡村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起来。在江浙与河北的部分地区,计算实际报酬后,或出售棉花、减少织布。这表明(  )

    A.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中曲折发展

    B.“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

    C.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D.传统自然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 14、中国边疆史志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良好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成果。下列可为我国边疆史志研究选题提供参考的是(     

    A.科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度

    D.册封制度

  • 15、郑观应认为:“(日本)近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吸力进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一切听商自主,有保护而绝侵挠故而使得日本“所出绒、布各色货物不但足供内用,且可运出外洋”。由此可知,郑观应主张(     

    A.国人需要突破“中体西用”的束缚

    B.中国要努力参与世界贸易竞争

    C.清政府应为工商业发展创设条件

    D.洋务官员须扩大官办企业规模

  • 16、《九章算术》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的运算程序,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先民在产劳动、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数学知识。这说明《九章算术》(     

    A.体现了数学成就的实用性特点

    B.限制了人思维的拓展

    C.注重解决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

    D.系统总结了数学成果

  • 17、1938~1941年,国民党政府先后与美国签订了《桐油借款》《华锡借款》《鸨砂借款》《金属借款》等合同。这一时期向美国出售的桐油、锡矿、鸨砂等产品“较以前增多,货价亦较高”,同时也进口美国工农业产品。这些商贸条约的签订(     

    A.说明国民党政府出卖国家权益

    B.利于增强抗战物质基础

    C.导致了国内工业发展难以为继

    D.违背了当时的经济规律

  • 18、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1928年7月,中美签订整理关税条约,美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原则。是年德国、英国、法国等10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签订新约,相关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1943年中华民族成功废旧约签新约的主要原因是(     

    ①收回关税自主权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②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③国民政府明确要求实现关税自主权

    ④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地位的提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向内凝聚的统一性既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下列各项中属于秦朝的历史贡献的是(     

    A.以嫡庶血缘确定继承名分制度

    B.推广郡县制并统一文字度量衡

    C.确立儒学于意识形态主流地位

    D.重文抑武提倡文治强化了集权

  • 20、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西晋灭亡,王室东迁。十六国中最早建立政权的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其建立的政权以“汉”为国号。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分别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四个国家。诸多少数民族政权为谁是正统而激烈争执,一些臣僚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慎重考虑南征行动。这可以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政权完成了封建化

    B.国家统一趋势初显

    C.民族之间斗争激烈征战频繁

    D.华夏认同氛围浓厚

  • 21、清朝军机处虽有印信却无正式官署,而任命军机大臣的谕旨一般是命其“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反映出军机大臣的任命具有的特点是(     

    A.迅速性

    B.高效性

    C.临时性

    D.保密性

  • 22、甲午战争之前,汉语中的“维新”一词,基本都指日本明治维新。1898年,“维新”的使用频率达到高峰,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今之世,一维新之宇宙也”。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

    B.国人积极谋求救亡图存道路

    C.传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D.西方启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 23、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将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这一转变体现中国共产党 (     

    A.受到国共合作的影响

    B.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

    C.指导思想发生了改变

    D.调整了革命工作重心

  • 24、清政府在某战争中的惨败彻底暴露了它的腐朽与虚弱,从此西方列强再也不把中国视为东亚“睡狮”,而把它视作可以任人宰割的猎物,并立即掀起了一片瓜分中国的叫嚣。这场“战争”(     

    A.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中国被迫签署《北京条约》

    C.中国战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D.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旧石器时代代表性的人类有:距今170万年的________和距今约70至20万年________。他们已经学会________

  • 26、背景:从三国到五代,________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 27、国民革命运动——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国民大革命

    (1)国民政府成立:_____年在______成立,国民政府建立了___________,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北伐战争:①1926年7月正式出师。

    ②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④结果——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________,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 28、科学发展观

    (1)中共十六大以后,以________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________________等重大问题,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是________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________的重大成果。

    (3)在2007年中共________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 29、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形成

  • 30、宪法: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____________

  • 3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___,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 32、台湾:荷兰占据了______________

  • 33、宋朝是中国古代________发展的一个高峰

  • 34、同时,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_______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成就的表现有哪些?(从工业、科技国防、农业、典范人物和外交等思考)

  • 36、回答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关问题

    (1)1958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了哪两次严重的失误?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战略决策?

    (3)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什么?

    (4)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37、19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3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分别列举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方面的一项措施?

    (3)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

  • 39、强化专制的措施

    (1)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2)明朝设立内阁的背景、职责和确立的过程是怎样的?

    (3)明朝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和宦官权力的表现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