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这段话反映了火药( )
A.出现于元朝时期
B.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C.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
D.运用于军事战争
2、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
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
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
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
3、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中共中央东北局带领青年在农村积极宣传“大纲”的内容和意义,还建立起贫雇农委员会,作为各地区平分土地的领导机构。这些举措( )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C.瓦解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D.促成了解放战争最终胜利
4、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的相国寺“殿后资胜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令曲之类”。可见,开封的百姓对书籍实有一定的需求,城中处处是书店。这一现象得益于( )
A.印刷术的进步
B.造纸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应用
D.科举制的废除
5、1900年6月,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部分地方督抚和各参战国达成《东南保护约款》。该事件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这说明( )
A.清政府最高权威遭遇挑战
B.中央与地方矛盾日益尖锐
C.使中外反动势力走向联合
D.促成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6、对姜寨遗址的考古发现,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小家庭”基本单位在六七千年前已出现,对历史学界是一个“新闻”。这说明( )
A.中国私有制产生不早于六七千年前
B.新材料的发现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
C.中华文明起源呈多元一体基本格局
D.农业生产是小家庭出现的必要条件
7、下图为某时期中国外交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写( )
A.出席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下图为1894-1920年民族工业资本的变化情况。其中,推动1913-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B.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D.官僚资本大力支持
9、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全国各地推行“均输”政策,“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这一政策的施行(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阻碍了商品正常流通
C.提高了地方官员工作效率
D.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
10、1906年,孙中山解读三民主义时:欧美各国“文明进步”却引起“社会革命”,“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据此可知,孙中山的目的是( )
A.明确提出了反帝救国民族主义
B.倡导实行国民共享的民生主义
C.实现资产阶级掌权的民权主义
D.主张摒弃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11、李鸿章在写给恭亲王的信中说,”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为觅”制器之人”,洋务派( )
A.购置船炮器械
B.建立新式军队
C.创办新式学堂
D.创办近代工业
12、《松漠纪闻》记载,有人为辽道宗讲《论语》,“……至‘夷狄之有君’,疾读不敢讲。道宗曰:‘上世獯鬻、猃狁,荡无礼法,故谓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卒令讲之。”据此可知,辽统治者( )
A.用礼来区分中国和夷狄
B.效法中原开展封建化改革
C.认为中原政权就是中国
D.强调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场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在这场运动中( )
A.前期的运动中心是上海
B.学生提出“打倒土豪劣绅”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诞生
14、红军长征途中,在西南地区留下不少灵活简洁的标语口号:
地区 | 宣传口号 |
广西龙胜县 | 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的! |
四川省阿坝藏区 | 遵从回番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自由! |
贵州省镇远 | 苗民们,不要怕,红军保护苗人,主张苗人汉人一律平等,不准哪个压迫苗家! |
上述口号( )
A.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革命
C.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赋予了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
15、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因此,宋朝( )
A.派武将到地方担任长官知州
B.减少科考次数削减官员数量
C.增设枢密使控制调兵统兵权
D.设立路级机构监控各州行政
16、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
C.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17、唐代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有“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有“九天闾阖开官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他们的这种诗歌风格( )
A.反映了宏大开放的时代气象
B.反映民族交融的情结和氛围
C.折射出安民济世的士人情怀
D.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
18、钱穆《国史大纲》记载“州、郡察举之权在地方官,而州大中正则为中央官之兼职。故士庶求出身者,于察举制度下必须归于地方,而在中正制度下则须奔集中央。此制本因人才不在乡里而立。但既立此制,则有使人才永不反归乡里之势。”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沉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B.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较之于察举制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9、在北宋朝廷的税收中,盐、茶、银、铜等工商禁榷非农业税收入占很大的比重;除了传统的作坊和商业行铺增多,宋代服务型行业的发展更令人注意,诸如茶坊、瓦子、浴堂等的数量不在少数。这表明当时( )
A.商品经济发达
B.赋税负担沉重
C.北方经济恢复
D.农业发展衰退
20、如表所示为1868—1911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及初加工产品出口情况统计(单位:担)。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的中国( )
年份 | 丝 | 茶 | 棉花 | 油类 | 烟叶 |
1868 | 57346 | 1440871 | 38141 | 261 | 737 |
1873 | 61291 | 1617391 | 25349 | 17559 | 5150 |
1878 | 67343 | 1898955 | 23310 | 10079 | 11122 |
1883 | 65978 | 1987076 | 22073 | 4349 | 11403 |
1888 | 76780 | 2167460 | 202546 | 64952 | 67128 |
1893 | 94154 | 1820828 | 576155 | 152069 | 110513 |
1898 | 108821 | 1538600 | 273739 | 357976 | 371137 |
1903 | 94823 | 16577530 | 759521 | 541075 | 163959 |
1908 | 129090 | 1576136 | 613509 | 733943 | 144857 |
1911 | 129925 | 1462803 | 877744 | 1582573 | 199048 |
A.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
B.经济主权已彻底丧失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经济竞争力逐渐增强
21、从康熙至嘉道时期,在江宁、苏州等地出现了许多“账房”,由大商人开设,有的雇匠制造,有的将原料分给小机户生产,向小机户发放工资。这体现了 ( )
A.商帮具有地域特色
B.南北经济差距拉大
C.新型经营形式出现
D.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22、马克思主义认为, “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提是( )
A.民族独立
B.国家富强
C.人民幸福
D.共同富裕
23、严复认为洋务运动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虽“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实收其效”,其根本原因是“民力已尔,民智已卑,民德已薄”。据此可知,严复旨在
A.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进行政治变革以求救亡图存
C.指出洋务运动阻碍中国近代化
D.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
24、电影《长津湖》重现了70多年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长津湖血战的一幕。长津湖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开始衰落
B.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殖民斗争
C.为我国赢得了和平的建设环境
D.极大地改变了联合国力量对比
25、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针,新中国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26、随着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__的松弛,_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以之为___________的分封制也很难继续存在下去。
27、积极方面
(1)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的________革命。
(2)这次革命推翻了________,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________政体,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________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________思想的藩篱,打击了________,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8、从________成立到________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虽然经历了________,但从总体上看,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
29、目的:强化________,维护政权稳定
30、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
31、措施:
①奏折制度:康雍乾时期形成了______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②军机处:_________ 时,设立军机处。
③思想控制:清朝统治着加强思想控制,频繁制造______________,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
3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___________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__________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____________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阁名义上对_____负责,实际上对______负责;实行________,即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首相由议会中__________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33、财政危机
(1)原因
①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导致________直线上升
②政府________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2)表现: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________状况日益恶化。
34、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胜利,是_______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_______,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35、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是怎样的?
36、粉碎重点进攻的主要战役?
37、列举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的盛世和朝代。
38、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儿女的共同心愿。”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实现民主政治,建立起哪三项基本政治制度?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当前,影响祖国完全统一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4)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
39、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概括这次会议的伟大意义。
(2)“4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请指出党和政府于1984年在改革开放领域分别采取的重大创新性举措。
(3)“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指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分别作出的重大决定。
(4)“40年来,我们党已经积累了成熟的改革思想、改革路线、改革经验和改革方略。”综合上述,概括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