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了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毛泽东采取的“非正统做法”是指( )
A.分析阐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B.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反对城市罢工、怠工的斗争方法
D.领导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大屠杀
2、甲午战后,植物油出口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异军突起。1898年跃居出口商品的第七位,1913年居第九位,1918年居第二位,1919年至1937年间,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仍在上升。这现象体现了中国( )
A.植物油生产技术得到显著提高
B.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逐渐加深
C.扭转了对外贸易中的入超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获有利条件
3、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 )
A.表明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
B.反映贵族丧失了世袭特权
C.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D.折射出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4、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从“五位一体”总体路径到擘画“五个世界”总体布局;从在国家之间和地区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到在全球领域打造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说明( )
A.世界已经建立起了新型国际关系
B.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系日臻完善
C.中国开始引领世界格局的新发展
D.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5、有人曾沉痛地说:堂堂“天朝上国”竟然被一个“蕞尔三岛”的东方小国打败,奇耻大辱。”更有诗云“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所反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唐朝王室在继承隋《九部乐》的基础上,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编制形成了燕乐、清商伎甘。(传统音乐)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等十部乐,推动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了高峰。这折射出当时( )
A.音乐形式的丰富多彩
B.文化上的兼容并包
C.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
D.统治者的生活奢靡
7、19世纪30—50年代,美国棉纺织业率先实现机械化。随后,毛纺织业、面粉业、食品业、制鞋业、服装业和木材加工业等也普遍使用机器生产。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跃居世界首位。这说明
A.英国的工业水平停滞不前
B.垄断组织出现阻碍了竞争
C.工业革命已经扩展到美洲
D.美国纺织业居于世界首位
8、如图所示之物,是出土的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这是一个温酒用的器具。它提供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信息包括( )
①开始掌握冶铜技术 | ②大量使用青铜工具 | |
③出现牛耕技术 | ④青铜器功能趋向生活化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富民》中认为,“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等并非一般农民副业,而是“操一金之资,可致百金之利”。由此可知,唐甄( )
A.轻视农副业的生产发展
B.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
C.批评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D.倡导农副产品的商业化经营
10、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9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表中信息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皇帝 | 和帝 | 殇帝 | 安帝 | 顺帝 | 冲帝 | 质帝 | 桓帝 | 灵帝 | 少帝 |
即位年龄 | 10 | 1 | 13 | 11 | 2 | 8 | 15 | 12 | 14 |
寿命 | 27 | 2 | 31 | 30 | 3 | 9 | 36 | 34 | 14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诸侯发动“七国之乱”
C.外重内轻藩镇割据
D.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11、《大金得胜陀颂碑》于1185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立碑,发现于今吉林省扶余市拉林河,碑文为女真字、汉字双面刻写,共有金文约33行字。该文字创立于( )
A.金
B.辽
C.蒙古
D.西夏
12、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出土了罐、瓶、碗、壶等大量彩绘陶器。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据此判断,姜寨聚落属于下列哪一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13、1880年,刘铭传于奉诏入京之际力请修建铁路,李鸿章倾力赞助。但更多的人却“群相哗骇”,认为修建铁路“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会致“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这主要说明当时( )
A.封建旧观念与近代化相冲突
B.社会各阶层都支持修铁路
C.交通近代化以修建铁路为主
D.修建铁路会破坏祖宗成法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认为: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民是“革命的先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的成功是因为( )
A.对苏联革命模式进行创新
B.选择了最先进的革命思想
C.产生了自己最杰出的领袖
D.坚持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15、明代思想家李贽说,李斯提出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是“千古创论”。就算是先古圣王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来当政,他们也会采取郡县制。该观点意在说明( )
A.李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B.秦统一的历史功绩
C.制度变革是历史的必然
D.郡县制始于周文王
16、下图为东汉末期的朝政现象示意图。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B.政权更迭政治动荡
C.制度混乱导致权力失衡
D.封建君主专制弊端
17、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没有发生碰撞
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良渚的文化是中原文化所不及的
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18、唐初,道士出身的太史令傅奕表抨击佛教,建议废除佛教。僧人法林等人进行反击,与道教展开大辩论。唐高祖下诏:“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先老,次孔,末后释宗。”同时,追赠孔为“先师”。这表明,唐初( )
A.道教依托皇权迅速兴起
B.社会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C.佛教的社会基础较薄弱
D.三教共存适应统治需要
19、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该时期
A.民族交融的作用
B.察举制的积极作用
C.江南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D.有效打击士族势力
20、1917年初,《新青年》尚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在中国的传播“似可缓于欧洲”;到1918年10月,《新青年》通过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发出了热情讴歌社会主义的全新言论。《新青年》言论的变化( )
A.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表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发展
D.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21、明清时期有许多外国传教土来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如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刊印《万国图》介绍世界五大洲概念等。这表明( )
A.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B.西方的科技文化在中国得到普及
C.“西学东渐”局面逐渐形成
D.传教士目的是助推中国科技发展
22、下图为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垦荒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C.高产作物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D.经济发展潜藏着危机
23、战国末期法治盛行,荀子面对法律的客观存在及实际价值,予法以独特位置,由此他提出( )
A.天人合一
B.严刑峻法
C.兼爱非攻
D.隆礼重法
24、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一重大事件的路线图,这一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红军长征
D.百团大战
25、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
26、兴起:从________起,一批学者掀起了________。儒学僵化儒学经典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已难以读懂,学者对文字进行解释,称为“注”。汉代的注释到唐代又难以理解了,于是出现了对注释的解释疏通,称为"疏'。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陷入危机之中。
27、主要内容
富国方面 |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________、拨巨资从事________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________ |
强兵方面 |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________”的征兵制,取代________ |
28、南宋与金军多次战争,最终在________年与金订立________和议。以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一线划界,________对________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________”
29、________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
30、宋朝时期,手工业出现巨大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行业 | 成就 | 作用· |
制瓷业 | ①宋朝出现了以(1)为代表的众多特色瓷器 ②元朝烧出了(2)和釉里红 | 宋元瓷器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 新的物质象征。 |
矿冶业 | 北宋东京居民普遍使用(3)作燃料 | 燃料的改进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
印刷业 | 发展迅速(4)发明活字印刷 | 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
31、开辟革命新道路
(1)________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________,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义:点燃了“________”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________会师1928年,________、陈毅率领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3)建立苏维埃政权
①标志:________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共和国。
②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创建________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4)土地革命:
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________,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32、大屠杀和大轰炸
(1)________: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________: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死者超过1万人。
33、古代文明区域与成就配伍题
请将表中左侧的“古代文明区域”与下面的“成就”相匹配(请填写表中数字)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34、________
(1)三国干涉还辽
(2)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4)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35、内陆边疆治理
(1)明朝与蒙古族经历了怎样发展历程?(从防御、战争和议和思考)
(2)明朝对乌思藏的管理方式有哪些?
(3)明朝如何管理女真族?
36、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
(1)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时期。
(2)概括隋唐、宋加强君权及汉武帝、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37、范仲淹改革是怎么进行的?
38、《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39、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出现的原因和内容以及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