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鹰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宋朝以前,我国民风比较开化。普通民女离婚再嫁毫不出奇。但宋朝时期却强调“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宋史·烈女传》共记载烈女42人,其中贞节烈女类达38人之多。这表明(     

    A.理学思想理论日趋完善

    B.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学说

    C.理学思想日益束缚人性

    D.理学信仰面临严重危机

  • 2、唐初,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为最高政府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中书取旨,门一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的原则。这一制度设计反映出唐初(     

    A.重视权力制约

    B.丞相严重威胁皇权

    C.中枢机构异变

    D.中书省的地位显赫

  • 3、有学者认为: “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场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4、中国古代某医学著作中有如下记载,据此判断该医学著作最有可能是(     

    草部

    青蒿、人参、当归、三七、黄连、决明、龙葵、芍药等

    谷部

    稻、小麦、玉蜀黍(玉米)、大麻、大豆、红曲、沙蓬等

    菜部

    苜蓿、木耳、莴苣、胡瓜、竹笋、冬瓜、甘薯、苦瓜等

    果部

    葡萄、甘蔗、木瓜、山楂、荔枝、胡椒、西瓜、甜瓜等

    A.《肘后备急方》

    B.《神农本草经》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 5、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社会等级;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 6、明太祖朱元璋说:“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A.废除宰相

    B.推行奏折制度

    C.设置内阁

    D.设立军机处

  • 7、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史家胡三省说:“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下列史事与材料观点不一致的是(       

    A.西晋琅琊王司马睿重建晋朝

    B.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

    C.李唐皇室与鲜卑独孤氏联姻

    D.诗人白居易为西域族人后裔

  • 8、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土”,一时间“儒雅并进”。材料涉及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9、辽朝南北面官制度和金朝“猛安谋克"制度的共同特点是

    A.借鉴了汉族先进政治制度

    B.带有民族歧视的色彩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灵活性

    D.具有浓厚的血缘关系

  • 10、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后又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满汉各一员,一年一换。台湾学子也可以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且有固定的录取名额。台湾震灾、水灾后,清政府也进行赈济。清政府上述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利于增强台湾对国家的认同感

    C.助推了台湾地区文化发展

    D.有效缓解了满汉官僚间的纷争

  • 11、汉代,许多儒家学者跻身朝廷,担任公卿要职,如叔孙通制定朝仪,整饬汉初朝仪的混乱局面;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主张。一些儒家学者身在朝廷却敢于匡扶正义,搏击浊流,颇受时人称道。材料现象反映出,汉代(     

    A.社会观念的开放

    B.法家思想被摒弃

    C.儒学影响力提升

    D.思想局面的暗沉

  • 12、2015年12月,由中国提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除巴西等新兴经济实体外,欧洲也掀起了“亚投行热”。这表明(     

    A.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确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辉煌

    C.国际格局发生根本性变革

    D.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共识

  • 13、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魏时由政府委任中正,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此变化

    A.受佛教不断传播的影响

    B.反映世家大族不断衰落

    C.是推行科举考试的结果

    D.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14、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统治期间,秦始皇开创了许多具体的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项中,由秦朝开创的具体制度是(     

    A.郡县制度

    B.科举制度

    C.皇帝制度

    D.刺史制度

  • 1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黄宗羲意在(     

    A.主张个性自由

    B.批判君主专制

    C.批判重农抑商

    D.主张经世致用

  • 16、清末上海地区流行的竹枝词写道“香槟佳酿醉流霞,闲向天街踏月华,夜静人稀归去也,倩郎扶上自由车”“压压盈头外国花,靓妆西女面笼纱。一声铃响双轮迅,穿过人从脚踏车”。诗词描述的现象反映当时的上海(     

    A.崇洋媚外的社会氛围浓厚

    B.出现了新式交通工具

    C.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

    D.民族工商业快速发展

  • 17、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区别于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这一改变的背景是(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创建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定

  • 18、明朝一学者认为“真心”就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他将未被伦理道德、社会关系所污染的人的原初状态视为人的“真实状态”。他极力追求未被知识和见闻所污染的“赤子之心”,强调“人皆有私”,人人生而平等。由此可知,该学者(     

    A.深受道教的影响

    B.践行了经世致用

    C.发展了阳明心学

    D.传播了西学理论

  • 19、整个城市分为南北两城:北为皇城,是中央官署所在地、契丹贵族的集居区; 南是汉城,居住的是非契丹族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居民。材料描述的应是(     

    A.辽上京

    B.西夏兴庆府

    C.金中都

    D.元大都

  • 20、晚清东南督抚曾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宣布无论其他地方发生何种骚乱,双方必须遵守各款规定。这些协定(     

    A.阻遏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B.体现了清廷统治危机的加深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完全出于维护西方在华利益

  • 21、陈独秀认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本质上是畸形的文化,既然民主和科学能把西方引到高度发达的社会,那么也一定能帮助中国达到这一目标。因此,他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主张以科学改造中国社会。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旨在(     

    A.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B.推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C.推动中国文化复兴

    D.启迪民众思想以改造社会

  • 22、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A.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

    B.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D.巩固了国家疆域的统一

  • 23、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材料反映的侵华战争为

    A.八国联军侵华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列强瓜分中国

  • 24、下面为某一著作的部分目录。明代王廷相评价这一著作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对这一著作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出当时社会重商抑农的思想

    B.印证了经济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

    C.成书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很高

    D.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 26、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________,确立________,推进________,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________前提和________基础

  • 27、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的民族民主革命。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2)经济:打击了________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4)风俗文化:促使文化和________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 28、理论形成

    (1)形成过程

    酝酿

    1979年元旦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提出

    ________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确立

    1984年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通过。

    (2)含义

    ①前提:一个中国。

    ②含义: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________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 29、以   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 30、1937年9月________发表,至此,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______。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3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___,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 32、________年,漠北蒙古部首领________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________,被奉上“________”的尊号。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降________诸部,兼并云南的________政权,还远征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 33、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 _____ 年7月23日。

    (2)代表:毛泽东、_____ 、李达等13人

    (3)地点: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_____ 南湖一艘游船上。

    (4)内容

    ①确定了党的名称:“_____ ”。

    ②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_____

    ③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 _____ 任书记。

  • 34、军事斗争

    ①游击战:上海太原失手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________。敌后战场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本。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________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儿以上的兵力

    ②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________领导下发动百团大战,摧毁大量敌人据点,缴获大批枪炮物资,打破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十月革命时间?历史意义?

  • 36、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 37、一战后召开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

  • 38、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 39、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有人描述20世纪末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纽约的居民在某天下午,可以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美金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1)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带给世界什么影响?产生了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