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崇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家是(     

    A.王守仁

    B.李贽

    C.黄宗羲

    D.顾炎武

  • 2、货币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影响如图不同时期货币形制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战国刀币              秦朝半两钱                      北宋纸币

    A.国家统一的完成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外贸发展的需要

  • 3、下图为“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证。这次会议(     

    A.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领导力量

    B.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C.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D.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 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A.消除藩镇割据

    B.强化地方权力

    C.促进民族交融

    D.加强中央集权

  • 5、大汶口遗址发掘的墓葬中,有的规模相当大,长达5米,宽3米,随葬有上百件器物,其中有各类玉器二三十件之多,并有整猪和整狗随葬,而一些小墓则空无一物。材料反映了(     

    A.早期国家形成

    B.部落冲突加剧

    C.阶级分化明显

    D.社会矛盾尖锐

  • 6、上海工商界一位颇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事后说:“六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此次则仅用经济力量就能稳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上文中“此次”指代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进展顺利

    B.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C.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D.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 7、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②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8、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反对愚昧与专制的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A.求同与存异

    B.人文与博爱

    C.浪漫与现实

    D.科学与民主

  • 9、下图为内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由此可知(     

    A.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

    B.国家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C.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

    D.三线建设战略目标完成

  • 10、法家思想是国家主义的,以君王和国家为视角;墨家思想是实用主义的,以平民为视角。由此可知,法家和墨家(     

    A.崇尚以人为本

    B.治国理念趋同

    C.主张家国同构

    D.阶级立场不同

  • 11、下图印证的历史事件是(     

    A.井冈山会师

    B.古田会议

    C.土地革命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 12、山西省右玉县西北部墓葬遗址中出土了魏晋时期的铜镜残片(图1)和五铢钱(图3)。它们与东汉中原的同类器物,如图2、图4有很大相似之处。这反映了(     

    图1铜镜残片拓片                       图2长宜子孙镜                           图3五铢钱拓片                    图4 “四出五铢”铜钱

    A.中原文化影响周边民族

    B.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显著

    C.游牧民族继承汉族正统

    D.民族文化交往交融的加深

  • 13、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曾有学者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尤其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材料意在说明良渚遗址(     

    A.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B.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国家

    C.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早期文化遗址

    D.已经形成完备的礼乐制度

  • 14、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结束了多年的战争生活。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说明,绍兴和议(     

    A.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

    B.使南宋与金实现永久和平

    C.使南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D.促进了宋金之间的社会交往

  • 15、下图是1913-1919年中国民营纱布机的发展情况(1913年的指数为100)。促使这一时期民营纱厂布机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清末新政

    B.辛亥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新文化运动

  • 16、1911年,清政府先后公布两份宪法性质的法令。对法令内容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1908年8月《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11月《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皇帝)总揽: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都不得见诸施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涉;宣战、媾和、缔约“由君上亲裁”……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之顺序,于宪法规定之;皇帝对内使用军队“须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国际条约非经国会之议决不得缔结……

    A.政治改革的重大突破

    B.开启中国民主共和历程

    C.应对时局的被动之举

    D.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17、学者金碚认为: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发展范式的启发,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经济的域观特质出发,实事求是地实行了“渐进改革”“梯度推进”“试点推广”的改革路径。该学者旨在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     

    A.一定程度借鉴了西方发展模式

    B.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

    C.尤为注重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D.具有立足国情、渐进发展的特点

  • 18、某历史研究小组在讨论某一历史小专题时列举出如下关键词,他们谈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国家统一 颁布“推恩令” 实行察举制

    尊崇儒术 春秋大一统

    重农抑商 盐铁官营 均输平准

    ……

    A.汉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D.儒学成为汉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 19、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政治

    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

    经济

    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

    思想

    尊崇儒术

    稳固边疆

    设置河西四郡

    A.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20、宋代童子科登科者籍贯分布

     

    江南东路

    福建路

    江南西路

    两浙路

    其他

    北宋

    12

    6

    8

    6

    20

    南宋

    24

    24

    14

    24

    34

    总计

    36

    30

    22

    30

    54

    据表内容可知(       

    A.科举成为宋代主要选官途径

    B.南宋疆域人口超过北宋

    C.战乱迫使北方士人大量南迁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 21、2023年2月,中国接连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两份重要文件;3月,中方推动沙特和伊朗达成“北京协议”,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这说明中国(     

    A.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C.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D.推动大国协调合作

  • 22、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以立法形式,首次肯定了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该土地政策旨在(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改变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联合资产阶级消灭军阀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23、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春秋以后士阶层的私人藏书日益普遍,“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墨子也以藏书丰富而闻名,纵横家苏秦游说秦国,“负书担橐”以便随时使用。这一现象的出现(     

    A.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兴起

    B.反映了宗法分封制的解体

    C.推动了封建官学日益衰落

    D.使古代藏书体系日益完善

  • 24、毛泽东回忆说:“当时敌人还在进攻我们……十二月十日,一听到北平的消息,我们心里好不欢喜!学生同志在北平发动了这样伟大的救亡运动……是为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争。”这场学生运动(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意在推动国民革命进程

    C.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艺术

    (1)书法:宋元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________,不拘法度。

    (2)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而注重________和笔墨情趣。

  • 26、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________”制度。

  • 27、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曾颁布《________》,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 28、清末“新政”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人民逐渐认识到应当推翻清政府,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________”进行“自救”。

    (2)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3)直接目的:平定内乱、消除外患。

    (4)内容: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与戊戌变法很像但更深入。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________,新设商部、________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编练________,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________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________,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5)客观影响:促进了________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

    (6)局限性: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 29、租佃关系发展

    (1)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________阶层,至宋朝数量显著减少。

    (2)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________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 30、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________救援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 31、中枢秘书机构也发生了变化。_______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_______,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_______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_______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 32、新旧石器时代的主要区别________

  • 33、过程

    (1)________: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________等在广西桂平________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不久,洪秀全称________

    (2)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________,定都于此。

    (3)军事全盛:太平军________、西征,占领湖北、________、安徽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________,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

    (4)________: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________、韦昌辉被杀,________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是________的转折点。

    (5)后期防御:洪仁玕、________、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先后取得________、三河大捷,但在________战役中败于湘军。

    (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________和外国人带领的________进攻下,太平军节节败退,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 34、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通过《________》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至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有效统治范围大大超出周代。

    材料二

    1840年以来在国家四分五裂、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侮,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民族进一步联合起来,同仇敌忾,抗击侵略,保家卫国。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是如何扩大有效统治范围的。

    2写出两支著名的少数民族抗日武装队伍名称。

     

  • 3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体系叫做什么?

  • 37、国际关系又称国际政治格局受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应怎样认识冷战?

    (2)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今天,分析中国奉行不结盟外交的意义

    (3)分析导致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38、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是怎样的?

  •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西欧各国通过出版官报、出版许可制度、内审查等书报检查制度以及各种政治制裁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到17世纪中期以后,要求“出版自由”的呼吁越来越强,各种报刊相继涌现。18世纪中后期,欧美资产阶级开始在法律上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原则。如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新闻与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1791年美国颁布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第一条明确規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等。在欧美民主政治形威发展时期,各种媒体逐渐成为公众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材料二

    新闻煤介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对政府的权力运作起着监督作用,维护着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英国自1538年开始争取出版自由到19世纪中叶英国报业争取到新闻自由,是英国民主政治成型期,同厂被认为英国新闻自由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摇篮”。…当时不管哪一个政党组阁,除必須获得上下院的支持外,还必须得到《泰晤士报》的支持。时任美国总統罗斯福的新闻願问道格拉斯·卡特称报业为为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部门”。他认为,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但如无自由报业反映舆论、监督政府,民主政治是无法运行的。正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所说:“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材料三

    西方新闻媒介虽然标“客观”、"公正”、“中立”,但在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偏见,如塑造发达国家的形象时,往往以言论自由、尊重人权、崇尚民主为主而沾沾自喜;而对发展中国家,则见不到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以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晨的贡献,而多是政变、动乱、饥饿、冲突、侵犯人权、破坏民主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举的《西方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媒体逐渐获得新闻自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理解。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新闻媒体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