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NA疫苗是目前预防新冠病毒的第三代疫苗。RNA疫苗的基本原理是将控制新冠病毒抗原蛋白(S蛋白)合成的RNA导入人体,在体内表达出S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制备RNA疫苗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离开活细胞不能增殖
B.RNA疫苗包裹在纳米脂质体颗粒中可避免人体RNA酶的水解
C.RNA疫苗能直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相比灭活疫苗,注射RNA疫苗产生的抗体种类较少
2、科学家将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使狗建立了条件反射,若之后只有铃声而没有食物,则反射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下列对整个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条件反射的消退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
C.食物属于条件刺激,铃声属于非条件刺激
D.条件反射有助于狗适应环境,非条件反射不能帮助狗适应环境
3、迁徙是指鸟类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我国某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渤海湾地区迁徙“中停水鸟”的调查数据,发现中停地(迁徙中休憩或觅食的地方)的丧失会导致鸟类迁徙策略的改变。由于候鸟个体在中停地可获得的食物资源有所减少,它们会延长在中停地的停留时间以补充能量,由此引发中停期内候鸟种群密度的增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渤海湾地区迁徙中停地的所有候鸟构成一个种群
B.迁徙中停地丧失导致迁徙路线上的环境容纳量上升
C.候鸟在中停地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D.准确预测候鸟种群的动态变化,需要对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开展研究
4、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历史悠久,达到了一田两用、稻鱼双收、互惠共生之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共生系统中水稻和鱼是互利共生关系
B.鱼的存在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该生态模式充分地利用了空间和资源,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D.该共生系统中鱼可食害虫,此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5、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的受体PD-1(程序死亡蛋白-1)结合,抑制T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一种细胞因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D-L1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6、植物生长过程中既受环境影响,还受多种激素调节,各激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某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抑制该植物另一器官的生长
B.植物体内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
C.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在促进细胞分裂完成中表现出的效应相抗衡
D.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有关
7、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异常抗体与相应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其结构改变而失活是糖尿病病因之一。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和异常抗体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下降可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胰岛素催化组织细胞中糖原、甘油三酯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
C.抗体1和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是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导致的自身免疫病
D.抗体1和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有效治疗
8、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
A.缺少N元素将影响ATP、蛋白质、磷脂等的合成
B.淀粉、纤维素、糖原和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C.乳酸菌、酵母菌和衣原体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RNA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9、下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A、B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a、b、c、d表示体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血浆,d表示细胞内液
B.与a相比,b中蛋白质含量更高
C.肌肉注射某消炎药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c
D.在饥饿状态下,B处的血糖浓度低于A处的
10、下列关于抗体、酶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具有专一性 ②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 ③发挥作用都与糖蛋白有关 ④都通过胞吐进行分泌 ⑤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⑥产生过程都需要ATP
A.①⑥
B.①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⑥
11、下图为HIV病毒引发艾滋病的病程,其中感染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在潜伏期初期要判断待测人是否已被感染,采样的途径与检测的对象是( )
A.采集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B.采集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C.采集口腔黏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D.采集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12、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13、生长素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B.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C.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输导组织进行极性运输
D.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14、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
B.作为诊断试剂,可定位诊断肿瘤、心血管畸形、白化病等疾病
C.单克隆抗体自身也能用于治疗疾病
D.在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中,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是定位而不是杀伤
15、某同学晚饭后在安静状态下,其体内的生理变化为( )
A.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加快
B.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减慢
C.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胃肠蠕动加快
D.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胃肠蠕动减慢
16、人的血型由IA、IB、i三种基因决定,不同血型基因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三种基因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
A.碱基种类
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C.磷酸和核糖的排列顺序
D.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17、小干扰RNA(siRNA)有时称为短干扰RNA或沉默RNA,是一类短双链RNA分子,主要参与RNA干扰(RNAi)现象,siRNA被某种酶处理后,能与特定mRNA结合,致使相关基因不能完成表达,即基因沉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短干扰RNA不能直接与特定mRNA结合
B.siRNA通过抑制基因的转录使基因沉默
C.siRNA的合成需要酶和四种核糖核苷酸
D.小干扰RNA和tRNA中都含有若干氢键
18、下图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无共同的食物,则不存在种间竞争
B.“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所体现的种间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
C.图中表示的关系中,一方死亡,对另一方有益的是图②
D.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③来表示
19、为实现农户脱贫和庭院人居环境改善的双重目标,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内蒙古某地示范应用以温室大棚为设施中心的庭院生态工程模式,改造前后的物质流向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B.人和动物粪尿堆肥还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C.该庭院生态工程能够实现能量多级利用,不需要来自外部的能量输入
D.该庭院生态工程的建设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20、下列物质都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
A.血红蛋白、激素受体
B.生长素、核糖
C.生长激素、RNA聚合酶
D.HCO3﹣、唾液淀粉酶
21、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后膜上能发生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于组织液中
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D.一个反射活动所需时间的长短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量有关
22、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及科学探究方法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模型建构——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
B.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林德曼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
D.高斯通过草履虫培养实验建立了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模型
23、尼古丁依赖是烟草(含电子烟)成瘾的主要原因。药物伐尼克兰可以消除尼古丁对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可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的刺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作为神经递质的多巴胺从多巴胺能神经元中释放的方式是胞吐
B.尼古丁可刺激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兴奋,导致多巴胺大量释放
C.药物伐尼克兰可通过促进中脑边缘系统释放多巴胺来达到戒烟目的
D.普通香烟和电子烟中均含有尼古丁,吸烟有害健康
24、稻田养蟹模式因操作简单、经济效益显著,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稻田为河蟹提供遮蔽活动空间和丰富的天然饵料,河蟹为稻田中耕松土、除虫、除草,且它们在田间的活动能促进水稻充分吸收养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稻田中的河蟹和水稻是一种原始合作关系
B.稻田养蟹模式提高了稻田的能量传递效率
C.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
D.养蟹的数量不能超过稻田承载力的限度
25、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乙图_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解决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办法是_________。
(2)若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则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点浓度,则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点浓度。
26、下图表示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神经递质以________方式释放至___________。
(2)若图中的神经递质释放会导致细胞Y兴奋,则释放前后细胞Y的膜内Na+浓度变化是______________,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据图推测,会阻碍兴奋传递的因素有_________(可多选)。
A.体内产生蛋白M的抗体 B.某药物使蛋白M失活
C.某毒素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 D.某药物抑制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
(4)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脑神经元兴奋性下降。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一种常用抗抑郁药。请结合上图分析,MAOID能改善抑郁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1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图2是胰岛素释放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
(1)当人处在高温作业情况下,因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促使下丘脑进行相关调节。在调节过程中,当兴奋通过如图1的B图中的突触结构时,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2)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时,会使图1中A图所示的生理活动______,(加强/减弱/不变)A图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
(3)科学家正研究利用胚胎干细胞转变成胰岛B细胞来治疗糖尿病,而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形成的胰岛样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需要通过胰岛素释放实验来检验: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图2表示所得实验结果,据此分析干细胞诱导____(成功或失败),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8、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④、⑥、⑦代表液体成分,②、③、⑤代表结构,A、B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1)⑤处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数字)。图中液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
(2)若图为肌肉组织,则一次性进食较多的糖之后,A、B端葡萄糖浓度为A____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氧化碳浓度为A____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一般情况下,④中渗透压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9、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_______,丙代表________。
(2)图中①主要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3)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的形式进行。
(4)物质循环具有_____,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0、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生理功能。如图为免疫反应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关细胞,1~6表示相关的结构或物质,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c表示_____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免疫。
(2)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抗原还要靠图Ⅱ中的 ]________(括号内填序号,横线填文字)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3)图Ⅱ表示_______细胞,它是由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分化而来的,由该细胞参与的免疫为________免疫。
(4)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___组成,免疫系统除图中所示的防卫功能外,还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功能。
3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 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系统或器官的名称为:Ⅰ_________,Ⅱ__________,Ⅲ___________,Ⅳ___________,Ⅴ_____,它们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将会引起稳态失调。
(2)图中三种液体的名称为:甲_____,乙_____,丙_____,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填“甲”、“乙”或“丙”),若 A 过程受阻,会引起_________(症状)。
(3)乙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 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B 过程称作_____。
(5)③中的_______________(物质)对Ⅲ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的 pH 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32、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请回答:
(1)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 组成.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 功能.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物质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就会使人患 。
(2)T细胞识别抗原后,能产生并分泌 ,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成丙和记忆B细胞,则丙为 .同时,该物质能反过来刺激T细胞增殖从而产生更多的该物质,这是一种 调节。
(3)甲与乙结合后,能导致乙细胞解体,释放出其中的抗原,则甲为 ,该特异性免疫过程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