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人体激素调节的模式图,其中a、c分别表示分泌细胞和靶细胞,b表示血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卵巢细胞,则c细胞膜外侧有雌性激素受体
B.若a为胰岛A细胞,则c可能是肝细胞
C.若图示激素含有碘元素,则c细胞不可能是神经细胞
D.若图示激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则该激素的分泌只存在体液调节
2、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参与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接受到特定抗原刺激后被激发而产生的,是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
D.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2023年上半年,新冠复阳后的症状相比首次感染要轻很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新型冠状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B.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既可以引发体液免疫又可以引发细胞免疫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能识别侵入的病原体
D.二次感染新冠症状较轻的原因是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
4、生态金字塔可以表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金字塔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回流到第一营养级
B.一般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总是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型
C.生态金字塔的最底层代表的是生产者,最顶层代表的是分解者
D.出现倒置个体数量金字塔可能与生物个体体型的大小有关
5、2022年,《细胞代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表明一种名为成纤维生长因子1(FGF1)的激素通过与脂肪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快速抑制脂肪分解转化,从而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该发现表明除胰岛素外,还存在其他降低血糖的激素
B.FGF1通过抑制血糖来源而降低血糖,而胰岛素只能通过促进血糖去路降低血糖
C.若定期给糖尿病患者注射FGF1达到控糖效果,患者可能会出现肥胖症状
D.在治疗胰岛素受体异常而引起的糖尿病时,FGF1的疗效优于胰岛素
6、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单侧光照射会影响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与分布
B.不同激素的调节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C.能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D.光、重力、温度等因素也能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7、调查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常使用不同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常采用抽样检测法
B.对趋光性昆虫的调查常采用黑光灯诱捕法
C.对生活在隐蔽复杂环境中的恒温动物常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法
D.对生长在开阔区域的单子叶植物常采用五点取样法
8、关于突触及其传递过程的不正确描述是( )
A.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肌肉收缩
B.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D.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
9、“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新农村建设开发沼气工程,以人畜粪便、秸秆为原料,产生的沼气可以为燃料,沼渣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及食用菌的培养基,沼液通入养鱼池用于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增加鱼的饲料,减少对林灌草地进行滥采滥伐,保护生态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气工程充分利用了循环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在保护林灌草地改善水土流失的过程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对林灌草地进行保护后,很多鸟类和小动物迁入、定居,改变了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种草、开发沼气等绿色清洁能源来尽早实现“碳中和”
10、细胞周期中各个时相的有序更迭和整个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蛋白激酶(CDK)。不同细胞周期时相合成不同的CDK,使靶蛋白磷酸化而调控细胞周期的运转。蛋白磷酸水解酶能促进已磷酸化的靶蛋白去磷酸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DK基因不是具有连续增殖能力细胞所特有的
B.CDK及CDK基因可作为研究抗肿瘤药物的靶点
C.基因组程序性表达使不同时相细胞周期性合成并降解不同的CDK
D.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基因不能转录,核糖体处于“休眠”状态
11、区分不同的群落主要看( )
A.优势种群
B.物种组成
C.空间结构
D.地域和环境条件
12、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猫等动物,人可因被患病动物咬伤而感染,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如下图所示是人体首次感染狂犬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对该病毒进行识别、摄取和处理
B.②分泌的细胞因子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C.⑤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D.⑥增殖、分化后产生抗体与该病毒结合
13、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最晚在明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将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四大家鱼在空间结构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四大家鱼在池塘中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性的不同
C.四大家鱼混养原理是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的生态位完全不同
D.生态位的分化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14、如图为研究者将大量鸭子引入农田后,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N3最可能代表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该坐标曲线图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蝗虫
D.该曲线图属于数学模型
15、人的大脑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下列有关人的大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
B.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大多数人语言功能由大脑的左半球主导
D.学习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的过程
16、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肽
C.乙为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丙物质中含有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17、神经系统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等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脑神经和脊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能对同一器官起作用
D.神经胶质细胞能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18、植物生命活动除了直接受激素的调节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其发芽后产生α-淀粉酶
B.免耕法是用2,4-D抑制单子叶杂草的滋生,免去耕作程序
C.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在适当条件下照远红光会发生放氧反应
D.“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
19、寒冬时节某健康人在25℃的空调室进入10℃的环境中工作,图表示该人体散热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20、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⑦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乙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B.⑦过程中谈的传递形式是CO2
C.①过程主要是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丙中的多种生物之间自存在竞争关系
21、研究人员以幼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有关探究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结果。实验中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均使用同一种溶剂溶解后注射,并且每组实验幼鼠使用的溶剂量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 处理方法 | 和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mg |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mg |
甲 | 不做任何处理 | 70 | 218 |
乙 | 仅切除垂体 | 37 | 96 |
丙 |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溶 | 38 | 95 |
丁 |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雌激素 | 39 | 221 |
戊 |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 68 | 220 |
A.是否注射激素和是否切除垂体均为实验的自变量
B.该实验证明了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
C.丙组与丁组对照,说明雌激素直接促进卵巢和子宫的发育
D.该实验证明雌激素的分泌受到促性腺激素的促进作用
22、在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以下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的部分监测指标,其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胆固醇
B.红细胞
C.三酰甘油
D.多巴胺
23、科学家在研究银泉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时,统计了各营养级的同化量以及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kJ·m-2·a-l)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各营养级同化量的总和
B.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6.2%
C.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还包括其粪便和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第三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约为180kJ·m-2·a-1
24、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若①代表血浆,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液,则下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依次对应的是( )
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25、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①②③④均为体液,则:①表示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__。
(2)以上②③④合称___________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
(3)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被利用穿过___________层生物膜,并且需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调节网络。
(4)和②④比较,③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
(5)某人食入较多的碱性食物后,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上升,原因是内环境中存在着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等物质。
(6)若①细胞是肝细胞,则与血浆中流入端相比,流出端浓度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尿素
B.CO2
C.O2
D.葡萄糖
26、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回答下列问题:
(1)家鸡羽毛芦花(A)与非芦花(a)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
①现有一只芦花雄鸡与一只非芦花雌鸡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芦花和非芦花性状在雌雄个体中都各一半。则亲本中雌、雄家鸡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一个最佳杂交组合方案,通过毛色就可直接判断雏鸡的性别:______________(用基因型表示)。
(2)某种鸟的羽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和D、d,且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当B和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栗羽;B存在而D不存在时表现为黄羽;其余情况表现为白羽。研究小组选用纯合黄羽雄鸟与白羽雌鸟交配,F1中雄鸟均为栗羽,雌鸟均为黄羽。
①该实验中,亲本中黄羽雄鸟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白羽雌鸟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让F1中的雌、雄鸟进行交配,则后代中出现栗羽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纤维素是多糖,不溶于水,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即使草食类动物有发达的消化器官,也需借助____的帮忙才能分解这类多糖。
(2)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____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3)基因工程的操作一般要经历四个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____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____等优点。
(5)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____,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8、如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据图分析回答:
(1)途径1获得品种A的育种方式称为 ___________ ,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途径4获得品种D的育种方式称为 ____________,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
(2)要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_____,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 ;所获得品种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
(3)品种C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与B是否为同一个物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9、下图表示某生物体内细胞的分裂、分化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通过②过程形成的四类细胞具有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蛋白质。若某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含有1500个核糖核苷酸,其中有碱基G和C分别为200个和400个,则该基因经过两次复制,至少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30、
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葡萄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A管中加入2ml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2ml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2ml___________,60℃水浴保温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两试管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A试管呈________色, B试管呈_______色
马铃薯和甘薯细胞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 色。
31、某学习兴趣小组发现一生态系统遭到某外来物种入侵,随即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甲,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乙[注: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
(1)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
(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关系,由此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狗尾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狗尾草幼苗一段时间。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狗尾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生长情况。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间除去该入侵植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分别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和克隆羊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所示的过程中,应该都会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 。
(2)图甲中②过程常在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借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其过程中动物细胞融合所特有的方法是使用 诱导细胞融合。
(3)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克隆羊的性状全部像白面绵羊吗?请说明原因
。
(4)图乙过程的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良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核基因
(5)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其目的不同,第一次筛选获得 ;第二次筛选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