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建国初期不同年份全国高校院系结构比例图。1953年的调整旨在适应
A.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B.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D.“双百方针”的要求
2、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杀死。但“商鞅虽死,秦法犹存”,“秦妇婴皆言商君之法”,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 )
A.受到了广大人民拥护
B.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3、下图为保存于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一张纸币,据图中信息判断,其最有可能出现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下表列举了部分朝代赋税制度相关内容。
时期 | 赋税制度 | 内容 |
魏晋 | 租调制 |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
唐初 | 租庸调制 | 除租、调外,男子不服徭役可纳绢或布代役。 |
唐后期 | 两税法 |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次纳税。 |
据此可推知,赋税征收( )
A.皆以财产为主要标准
B.随社会发展进行调整
C.强化对农民人身控制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5、《马关条约》:“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种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远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由此可知(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动摇自然经济主导地位
D.民族工业处于崩溃的边缘
6、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与此图相适应的历史描述是( )
A.战乱频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C.民族交融,门阀士族执掌朝政
D.佛教盛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7、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在起草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见,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但未被采纳,可以推断,该版本的起草者试图( )
A.保留等级制和贵族权力
B.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C.维护君权神授专制思想
D.否认议会权力的至高地位
8、据《春秋繁露》记载,君主“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若“逆天”,自然界就会出现诸如日蚀、地震等灾异。这一主张
A.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威
B.体现了道家的治国理念
C.彰显了儒家的治国思想
D.消弭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9、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黄宗羲意在( )
A.主张个性自由
B.批判君主专制
C.批判重农抑商
D.主张经世致用
10、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
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
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11、距今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以粟等为主要作物,并使用彩绘陶器: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导致这些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历史传统
B.地理环境
C.国家形态
D.生产工具
12、西汉武帝以后,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一批世家大族。这一现象( )
A.是汉代独尊儒术、察举选官的结果
B.是两汉据家世选官的后遗症
C.推动儒学成为汉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D.促使汉代官场形成一股清流
13、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上文强调的是戊戌变法( )
A.促进了民主政治的产生
B.掀起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
14、20世纪30年代中期,红军总政治部颁布了《关于我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要求不打苗民土豪,不杀苗民的牛;又颁布了《对回民的宣告》等文告,要求“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这些举措( )
A.有利于红军战略转移的实施
B.旨在扩大革命根据地的范围
C.奠定了土地革命的群众基础
D.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15、东北的战役令国民党损失了47万最精锐的部队,并对整个国民党的士气给予致命的打击。用巴尔将军的话来说,它“揭开了国民政府崩溃的开端。”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6、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说到:九品中正之制,自何起乎?曰:古代用人,以德为主。德行必本诸实事,而行实必征之乡里,故汉世风气,最重乡评。“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由此可见,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兴起( )
A.继承了察举制乡里清议的传统
B.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C.将选官权力从地方收归到中央
D.顺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17、良渚古城遗址的古城内仅池中寺一地,就埋藏有10万千克炭化稻谷,但古城内却并未发现稻田遗存。这些稻谷,极有可能是在古城外种植,并通过“税收”的方式集中至此。由此可推知,良渚文明( )
A.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
B.已具备早期国家形态
C.社会生产分工较为明确
D.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18、传统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将方田、粟米、均输、商功(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勾股等作了分类,并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求解。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A.注重运用演绎方式叙述问题
B.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价值追求
C.形成了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
D.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9、著名政治家柳亚子在 1945 年为庆祝某重大历史事件而创作的一首诗中写道:“还我河山百二城,阴霾扫尽睹光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解放战争全面结束
C.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D.土地革命顺利开展
20、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
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
21、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C.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D.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2、在什刹海西海北岸的汇通祠内,设有元大都水系设计者郭守敬的纪念馆。他还编定了( )
A.《授时历》
B.《梦溪笔谈》
C.《千金方》
D.《齐民要术》
23、下表所示为唐诗中对一些城市景象描述的诗句。这可用于印证唐朝时期( )
城市 | 诗人 | 诗句 |
洛阳 | 韦庄 | 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
宋州 | 杜甫 |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
成都 | 李白 |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
扬州 | 李白 |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望神仙。 |
苏州 | 王建 |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
A.社会经济的繁荣
B.诗歌主题的转变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世俗文化的兴起
24、“百万大军勇,蒋敌难阻攻。长江天堑梦,今夜彻底崩。”诗中描写的战役发生之后,人民解放军解放了
A.北平
B.南京
C.天津
D.沈阳
25、_______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6、宋元两朝,_______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_______,不拘法度。
27、①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________
②商和西周基本土地制度是________。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28、 ______
(1)背景
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②袁世凯称帝,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______、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3)结果
①不少省份相继宣告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②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______,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29、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1)时间:________年春。
(2)内容:把正确处理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4)活动:开展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
30、湘赣边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________
31、________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
32、自________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①________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②北宋灭亡,大批________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________地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语称“________,________”
33、皖南事变:
(1)此时国民党_______抗战,_______倾向日益增长。
(2)_______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突袭围剿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引发了中共和民主人士宋庆龄、何香凝、刘亚子等的抗议。
(3)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_______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_______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_______根据地。
34、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____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___________”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
35、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活动有哪些?
36、简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交战双方战后签署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战争结果的历史影响。
37、什么叫“文景之治”?(从背景、措施和影响思考)
38、一战后召开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
39、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
(2)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从经济、军事和政治上思考)
(3)商鞅变法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