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本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表为《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部分省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情况表。这可以用于说明明代(     

    省份

    1393年

    1542年

    人口增减数

    增减比%

    北直隶

    1926595

    4568259

    2641664

    137.1

    山东

    5255876

    7187202

    2462326

    46.8

    福建

    3916569

    2111027

    -1805779

    -46.1

    广东

    3007932

    2052343

    -995589

    -31.8

    A.商品经济的规模日趋萎缩

    B.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C.南北双方经济的交流受阻

    D.南方经济重心的转移

  • 2、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一重大事件的路线图,这一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红军长征

    D.百团大战

  • 3、如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

    B.b是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c是唐朝时期,佛道思想成为主流

    D.d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渐趋没落

  • 4、东晋推行一种君主与臣子共同治理天下的形式,当时,晋元帝司马睿登基之时,百官陪列,命王导御床共坐。这说明(     

    A.君主的权力被制衡

    B.门阀势力显赫

    C.士族与皇权的冲突

    D.地方豪强割据

  • 5、下图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耕织图》。宋、元、明、清等朝都以类似的画作将耕与织的具体环节完整呈现出来,颁行地方。历代耕织图的颁行(       

                                                                                  《耕织图》

    A.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落后状况

    B.体现了统治者对小农经济的重视

    C.表明了中国古代农业领先于世界

    D.寄托了统治者和农民的朴素理想

  • 6、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这说明当时(     

    A.禁绝了大宗商品的外销

    B.对外贸易曰益走向萎缩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D.商人难以开拓海外市场

  • 7、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以下是关于秦国实现统一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B.制定“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C.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D.消除了游牧文明的势力和威胁

  • 8、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

    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 9、下为部分清朝学者有关宗法制的论述摘录。

    万斯大: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许宗彦:周人首重宗法。宗法自庙制而生,所谓宗庙之礼以序昭穆也。

    据此可知,这些学者意在论述(     

    A.探究宗法制的形成原因

    B.分析宗法制的历史地位

    C.评价宗法制的不同作用

    D.阐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 10、《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A.世界在不断变化

    B.要实施以法治国

    C.治国须与时俱进

    D.须加强君主集权

  • 11、在古代漫长的封建史中,有一些英明的君主,其执政时期,将国家建设成了一个清明、富裕、安定的国家,历史学家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将这些君王统治下的繁荣的社会冠上了治世、盛世等名号,下列的盛世、治世与其出现的背景匹配正确的是(     

    A

    东汉初年统治者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社会出现繁荣景象

    光武中兴

    B

    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开元盛世

    C

    元世祖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

    大定之治

    D

    康熙、顺治、乾隆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

    康乾盛世

    A.A

    B.B

    C.C

    D.D

  • 12、汉武帝在处理一些重要政事时,依靠一些亲信或宾客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     

    A.缓和了中央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B.致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断地提高

    C.调整中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促使决策机制逐步走向专业化

  • 13、春秋年间, “蓬蒿藜藿”之地, “狐狸所居,豺狼所嗥”之野,以及诸侯国境之间的旷土隙田逐渐得到垦辟,出现“公田不治”的景象。据此可知,当时(     

    A.社会动荡持续加剧

    B.社会呈现转型之势

    C.工商食官局面突破

    D.铁犁牛耕普遍推广

  • 14、图1~图4为长江和黄河流域的部分出土文物图。这可以说明(     

       

    图1良渚文化陶器

       

    图2良渚文化玉琮

       

    图3大汶口文化陶器

       

    图4西周宝鸡河西墓玉琮

    A.手工业标准化的趋势明显

    B.早期王权国家已经出现

    C.长江和黄河流域文化同源

    D.文明间存在交流与传承

  • 15、宋代的理学对宋代人的思维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开始以理性的观点去观察思考社会、自然与人生,并为当时科学技术的繁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想观念环境。如要论证上述说法,下列著作可选(     

    A.《四书集注》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 16、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指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 17、敦煌飞天壁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艺术形象。它融合了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等多种元素,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形成这种艺术形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B.雕刻技术的进步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绘画技术的精湛

  • 18、姚莹在《康輶纪行》中,阐述了英法历史、英印关系、英俄关系,以及印度、尼泊尔入藏交通要道等,并建议清政府提防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这表明姚莹(     

    A.积极寻找救国救民良策

    B.主张摒弃传统华夷观

    C.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D.对西方民主有所认识

  • 19、自1979年起,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签订协议,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大陆的外企。可口可乐成功进入中国主要得益于(     

    A.中国政策的转变

    B.中美建交的便利

    C.营销策略的成功

    D.人民群众的需求

  • 20、如图为我国古代某个朝代的中央机构示意图,此朝代为(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21、唐太宗选用人才“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崇文抑武政策确立

    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

    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 22、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由浅入深的过程。下列文献,能够与以上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是(     

    A.《文学改良刍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学伪经考》

    B.《海国图志》《孔子改制考》《文学改良刍议》

    C.《新学伪经考》《资政新篇》《钦定宪法大纲》

    D.《变法通议》《天朝田亩制度》《革命军》

  • 23、西安事变期间,来陕西寻求真相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在采访周恩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后,在报道中公开称全国对于西北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错误,西北领导的政治理论是和平统一,政治诉求是在政治商讨下,拥护和服从国民政府的统治。这一报道(       

    A.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救国主张

    B.迎合了国民党要求统一的诉求

    C.化解了国共两党的政治矛盾

    D.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24、有人认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材料中的“他”是(     

    A.浪漫主义诗人

    B.现实主义诗人

    C.创作大量讽喻诗

    D.曾提出复兴儒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________的斗争加剧,特别是1925年3月________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 26、1859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________,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大沽战后,为了报复中国,英法联军率军舰百余艘、陆军近三万人,于1860年8月占领天津

  • 27、由于没有________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________的深渊,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________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 28、殖民统治

    (1)政治上:实行“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

    (2)经济上:实行“________”。

    ①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②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________”政策;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 29、国共合作

    背景

    中共(必要性)

    ________

    国民党(可能性)

    ________

    共产国际(外力)

    ________

     

    实现

    ________

     

     

  • 30、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建立________

  • 31、请将下面的新中国外交成就进行正确的对应,并填涂在答题卡上)

  • 3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日本对东北三省的侵略震动了中国社会,加剧了民族危机。

    ②国民政府实行“________”,寄希望于英美等国调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2)表现

    ①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②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③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3万余人,在共产党员________、赵尚志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3)高潮:________

    ①背景:“华北自治运动”。

    ②爆发: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

    ③影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 33、________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 34、中共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___,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秦朝暴政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 36、总路线提出的时间、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 37、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 38、唐前期出现了哪些盛世?经济上有哪些成就?

  • 39、(15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总体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将其成果无偿地提供给全国使用,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到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宇航工业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每年耗费50多亿美元。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材料二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20世纪50年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达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材料三  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多项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继岸信介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

    (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侧重点及其取得的共同效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