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1年8月20日,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劳动周刊》问世,其刊载章十分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并冠之以口语化的标题,如《我们工人就活该死么》《反是工人倒霉》等。该报刊旨在( )
A.激发民族抗争意识觉醒
B.鼓舞工人阶级参与革命
C.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D.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
2、1979年5月,国务院宣布首钢等八家大型企业进行改革试点。首钢率先采取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管理法——“三个百分百”:每个职工都必须百分之百地执行规章制度;出现违规违制,都要百分之百地登记上报;不管是否造成损失,对违制者要百分之百地扣除当月全部奖金。改革后的头三年,首钢利润净额年均增长45%,上缴国家利润年均增长34%。这一做法( )
A.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
C.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D.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3、美国国务院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并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作为一种对比,“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据此分析,影响解放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 )
A.军队装备
B.外部支持
C.民心向背
D.腐败问题
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也是宰相。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宰相制度的废除
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皇权的逐渐加强
D.官员队伍的不断扩大
5、元代设立的行省制度,是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能够做到使行省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正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据此可知,元朝行省制度( )
A.削弱了地方政府权力
B.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C.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
6、明代朝贡贸易对贡期、人数、贡船、贡道等都有严格的限制,不得越轨。但外国贡船往往夹带大批私货,明朝政府在朝贡之外允许他们在京师会同馆与城内各处开市贸易,允许他们在途中与军民私下交易,且“悉免其税”。这反映了明代( )
A.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B.对外交往追求政治影响
C.政府不断放松海禁政策
D.对朝贡贸易管理名存实亡
7、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除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外,还有若干军事征伐型行省的设置,如征交趾行省、征缅行省等,但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行省就被废除了。这说明元朝行省( )
A.兼有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功能
B.有利于元朝加强中央集权
C.废立与否取决于战争是否需要
D.设置灵活且适应元朝统治需求
8、19世纪德国各高校在“研究和教学统一”的原则下成为各种研究的中心,1867年德国化学学会成立,1892年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推出电技术讲座,克虏伯公司等企业也主动与高校配合,支持高校科研。这一现象表明( )
A.电力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
B.知识经济的时代逐渐到来
C.高校成为科学研发的中心
D.科学与技术发展紧密结合
9、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
A.社会的大变革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兼并战争兴起
D.民族关系的变化
10、《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它的颁布( )
A.解决了晚清的土地兼并
B.积极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是具有革命性的土地纲领
11、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材料说明了(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获得胜利的基本保障
B.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C.中国抗日战争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
D.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
12、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
B.国家统一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
D.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
13、北宋政府在州县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级行政机构——路,原来负责掌管地方财赋的转运使成了路的首设高级官职。据此可知,北宋政府( )
A.放松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冗官冗费困境进一步加深
D.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14、“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5、20世纪初,袁世凯提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要求民国上下“尊孔祀礼”,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从而掀起思想界的一股浪潮。这股浪潮的核心思想是( )
A.民主与科学
B.自强与求富
C.独立与进步
D.继承与创新
16、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门阀政治取代了皇权政治
B.出现权力制约与平衡机制
C.门阀政治确保皇权,政权稳固
D.士族专权的政治局面
1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18、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对宦官机构进行第一次调整,即增设了司礼监,其职权为掌宫廷礼仪。 宣德四年(1429年),司礼监特设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书写。 后负责记录御前文字、掌封进本章、发行谕批。明朝司礼监职能的变化反映出( )
A.宦官专权局面已经形成
B.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C.完整的监察体系已建立
D.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
19、晚清时期,从湘军走出来的总督、巡抚、尚书有26人,三品以上大员52人;淮军将领中出任地方大员者4人,文职僚属中担任疆吏枢臣者34人。这反映了( )
A.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B.清政府统治危机解除
C.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实现
D.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
20、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要对“北宋与辽议和”与“北宋与西夏议和”进行比较,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北宋送给对方钱物 ②都是北宋向对方称臣
③都有利于边境的贸易与开发 ④双方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隋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到了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甚至盛行“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由此可知宋代( )
A.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
B.逐利意识普遍强化
C.婚姻习俗受理学影响
D.宗族观念不复存在
23、据学者统计,到明朝后期,苏州府有40%~50%的人住在苏州城里,有30%~40%的人住在苏州城附近,住在乡下的人只有10%~20%,当时的苏州府已经高度城市化。对此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B.城市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城市化潮流在当时已席卷全国
D.苏州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24、中国共产党“二大”的主要内容是( )
A.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B.组织和领导中国工人运动
C.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25、________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2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________的局面。
27、1976年9月,________逝世,________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________”这场灾难
28、6月3日和4日,北京大批学生被捕,消息传到________。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________罢工和________罢市,这标志着中国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也推动着这场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9、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________基础、宝贵________和________准备。
3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________,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________。
31、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_____________、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_____________ 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 1997年__________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
三个代表 | 1989年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2002年___________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 |
科学发展观 | 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 | 2007年_________上,科学发展关被写入党章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2017年_____________上,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 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 | 2018年3月11日,第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
32、_______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_______解放区和__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_______和_______主动撤出_______,转战_______。
(2)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_______、_______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华东野战军在_______、_______指挥下在山东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__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3、影响: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引起政治和________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二、________
34、1946年7至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_______进攻。
35、秦朝是怎样巩固统一的?(从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风俗等思考)
36、对应题:
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亮色,也有不同的时代积弊,请将下列左侧中国古代史的各个时期与右侧的时代弊病相对应、(把右個序号填入左便空中)
时期 弊病
东周 A.财政和国防虚弱,饱受少数民族侵扰
秦朝 B.藩镇节度使叛乱.,造成王朝盛转衰
汉朝 C.封邦建国制瓦解,诸侯兼并战争不断
唐朝 D.豪强势力过度膨胀,逐渐削弱了皇权
宋朝 E.民族歧视政策严重,疆域辽阔难以控制
元朝 F.赋役綮重和刑律严酷,引发农民反抗
37、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38、北宋时期人身关系松弛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9、隋朝的盛极一时的表现、短命而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