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钦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超过60万人,到五四运动前,已超过200万人。他们大多数集中在上海、武汉等工业城市及矿区,且集中在铁路、矿山、航运、造船、纺织、面粉等企业。材料中产业工人的发展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B.民主革命新力量在不断壮大

    C.北洋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 2、在“百家争鸣”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其中形成了下图思想学派。对其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A.成书于夏朝,主张“无为而治”

    B.成书于商朝,主张“以德治国”

    C.成书于春秋,主张“兼爱非攻”

    D.成书于战国,主张“以法治国”

  • 3、据明末学者张夑在《东西洋考·序》中记载当时福建月港:“隆庆元年,准贩东西二洋……(海)澄,水国也,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酌皆夷产。”这说明(   )

    A.明朝对外政策调整推动海外贸易

    B.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得到真正实施

    C.海关税收成为明朝重要财政来源

    D.西学东渐丰富了沿海居民的生活

  • 4、与汉印严谨、整饬、端庄典雅的基调不同,两晋南北朝的印章渐失匀整、工稳气象,而趋于恣肆消散,章法自由率意,印文纵放不羁,且将军与武官的印章逐渐增多。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受政权更迭、战乱频繁的影响

    B.外来文化的影响深刻

    C.民众的审美取向发生巨大变化

    D.士族门阀制度的兴盛

  • 5、1897年底,我国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在他主编的《上海新报》上评论说,“整个中国,书籍生意大幅增长,连印刷机都跟不上这步伐”。这反映了(     

    A.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B.政治改革如火如荼

    C.社会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D.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 6、“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以上语句分别描述的人物是(     

    A.玄奘戚继光郑成功

    B.鉴真戚继光郑成功

    C.鉴真郑和李自成

    D.玄奘郑和李自成

  • 7、根据史料统计,唐代寒门子弟登科授官的比例逐渐增大,但终唐一代仍不占优势。崔、卢、李、郑、王、韦这六个姓氏的士族中共出现了102名宰相。这说明唐代(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C.科举制固化了阶层

    D.士族政治仍有影响力

  • 8、1946年,一位美国作家写道:欧洲已被缩小了……正缓缓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时期。“缩小”主要是指(     

    A.美苏在欧洲不断扩张势力

    B.欧洲的殖民体系崩溃

    C.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D.欧洲内部的矛盾加剧

  • 9、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空间位置标示正确的是(       

       

    A.①——大汶口文化

    B.②——元谋人遗址

    C.③——河姆渡文化

    D.④——北京人遗址

  •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的五项外交基本原则,成为我国处理一般国际关系的准则,并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下列选项中,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A.是发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准则

    B.中国已彻底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为了发展同世界新兴民族国家关系而定

    D.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作出贡献

  • 11、有学者在研究晚明至清中叶的江南经济时提出,商业的繁荣不仅没有逐步瓦解传统的家族和宗族组织,相反,区域范围内的大市场是以血缘为核心,以地缘为辐射,通过其构筑的商业网络将分散的区域市场沟通起来而形成的。能够为该结论提供佐证的是,当时江南(     

    A.农业趋于商品化

    B.乡约的普遍推行

    C.区域性商帮崛起

    D.新生产关系浮现

  • 12、宋朝的城市中出现了比较发达的劳动力市场,“邛州村民日趋成都府小东郭桥上卖工,凡有钱者,皆可雇其充使令担负也”“汴京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这说明宋代(     

    A.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B.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C.农业劳动力受到保护

    D.商业时空限制已打破

  • 13、中国古人基于对自然灾害特点、农业丰歉周期变化的朴素认知,提出设立常平仓、义仓、社仓等,提前仓储积谷,并通过“籴”“粜”等措施调节粮食资源以缓解灾荒时的粮食短缺问题。 这些措施(     

    A.增加了政府赋税收入

    B.适应了农耕社会需要

    C.保障了粮食稳定供应

    D.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

  • 1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开始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28年)。这一时期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A.改良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

    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 15、图1和图2分别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这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 )

          

    图1三星堆出土的陶盉和铜牌

           

    图2二里头出土的陶盉和铜牌

    A.青铜器铸造处于鼎盛时期

    B.生活娱乐方式日渐丰富多彩

    C.手工业生产的多元化特征

    D.区域间文明存在一定的交流

  • 16、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这一思想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受统治者重视的原因是

    A.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B.董仲舒对儒学改造

    C.儒家思想不断适应封建统治需要

    D.皇帝任用儒生做官

  • 17、1946年8月,毛泽东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次谈话的背景是(     

    A.国民党重兵围攻中原解放区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D.孟良崮战役胜利

  • 18、有学者指出,太平军的缺点“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A.动摇了儒学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B.超越小农生产方式的实际

    C.遭遇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缺乏科学思想武器的指导

  • 19、“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地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这些手段包括(     

    ①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

    ②争夺对华铁路和工矿等投资权

    ③扶持北洋军阀各派系势力

    ④扶蒋反共援助国民党发动内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20、唐代,饮茶、品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元稹曾作宝塔诗赞道:“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跳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饮茶的盛行反映了(       

    A.佛教文化的主流地位

    B.文人意趣与精神追求

    C.丝绸之路的贸易兴旺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21、中共十四大作出的决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原因是该会议提出了(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D.“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 22、明太祖朱元璋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鉴于此,其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宰相制度

    B.实行内外朝制度

    C.废除分封制度

    D.实行三省六部制

  • 23、为了扩大维新的舆论宣传,根据康有为的授意,梁启超写了《戊戌政变记》一书。书中所记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一现象表明(     

    A.史学研究的主题会因政治形势而转换

    B.当事人的记述具有不可争的真实性

    C.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采用辩证分析法

    D.史学研究要有质疑精神并需去伪存真

  • 24、隋朝统一后,各项建设较多,规模宏大,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建立许多义仓。其目的是(     

    A.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B.保障朝廷的物资供应

    C.保证军队粮食供应

    D.防备灾害以赈济百姓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启用主张“铁血政策”的________宰相,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_____________

  • 26、时间与人物:________年,宋神宗任用________主持变法

  • 27、文化方面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就要求________________“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全社会弘扬________,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把________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教育经费连年保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3)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增速超过10%,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________

    (4)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创作弘扬________。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

    (5)中国文化加快________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________

  • 28、(1)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宗法制,宗法制继承原则是________

    (2)秦朝在中央实行________,三公是指________、太尉和________;汉武帝将左右亲信近臣组成________;宋代设________分宰相的行政权、设________分宰相的军权、设________分宰相财权。

    (3)元代在地方实行________,同时设立________,管辖________________、青海部分地区。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________,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________,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29、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________制度。自南宋起,________尤其成为人才集中地区。

  • 30、宋朝地方设立_______负责监督知州,并设立______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 31、请将左侧的人物与右侧的思想观点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人物

    思想观点

       )王守仁

    A 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本”

       )李贽

    B 个性解放,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黄宗羲

    C “良知”是隐藏在个人心中的“天理”,因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

  • 32、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________所代替,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 33、1992年,_______发表南方谈话,为_______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 34、背景

    (1)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________》,民族危机加深。

    (2)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维新思想兴起①康有为:撰写《________》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________》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

    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资本主义法制起源于古罗马。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和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2在近代,英国通过什么法律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3辛亥革命后颁布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

     

  • 36、泱泱天朝大国:

    清帝国疆域之广阔为世所共知。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问题

    (1)在巩固帝国疆域方面,秦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

    (2)元朝在管理辽阔的疆域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

    (3)康乾时期,清朝是怎样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 37、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按照这一思路,从背景、内容、影响三方面对洋务运动作解释。

  • 38、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39、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1901年9月7日

    ①三则材料各出自哪一条约?

    ②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条约的内容的异同。

    ③结合材料三说明其(这个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