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连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援华法案,给予国民政府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宣称是为了“维持中国的真正独立和行政完整,经由基于自助与合作的项目,支持并保护个人自由和结社自由”。美国的这一做法(     

    A.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B.实质上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有助于中国民主和平的实现

    D.扭转了国共两党内战的局势

  • 2、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该方针针对的是

    A.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B.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C.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的关系

    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 3、中华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遗址是(     

    A.临潼姜寨遗址

    B.红山文化遗址

    C.襄汾陶寺遗址

    D.良渚文化遗址

  • 4、下表是有关《诗经》研究的部分代表性观点,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学者

    观点

    司马迁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有三千余篇,经孔子去其重,取三百五篇。此说多为后人所赞同,如班固等人

    孔颖达

    《毛诗正义)认为:从经传所引诸诗看.存者多而亡佚者少,不容孔子十去其九

    朱熹、叶适

    认为孔子只是刊定而已,谈不上删与不删

    现代学者

    司马迁生当西汉初.所见材料多,删诗与否,亦有不同说法,但他取三千之说,必有依据

    A.研究《诗经》不能以《史记》作为参考史料

    B.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代发展一定会被揭开

    C.历史叙事通常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D.《诗经》由不同时代学者搜集和整理而成

  • 5、雷颐在《历史的进退》中说道:“当体制改革作为历史的要求被提出之后,体制内最下层,即功名不高的读书人成为变革的主要动力,发动戊戌维新运动。”为了推动体制变革,康有为主张(     

    A.托古改制

    B.尊孔复古

    C.全盘西化

    D.中体西用

  • 6、二战后,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都曾出现过高速增长的的繁荣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发展高精尖技术产业

    B.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 7、按时间先后,将下列四幅地图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 8、东晋、南朝政府在吴兴乌程(浙江湖州)筑荻塘,溉田千顷;又在会稽一带开垦湖田, “皆成良业”,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东晋、南朝政府的各种支出,主要依靠三吴。这说明当时(     

    A.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B.北民南迁推动江南农业发展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方成为粮食的最主要产地

  • 9、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     

    A.三民主义的主张

    B.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攘外必先安内”方针

  • 10、据记载,秦的博士通常由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担任,博士们保持着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与结构,不断吸纳各派学说。虽然博士没有独立管理国家部门的权力,仅秩比600石,但其地位很高,影响力很大,以至于“朝贺,位次中都官,吏称先生”。秦朝设置博士官的主要意图可能是(     

    A.弥补专制体制的缺陷

    B.延续原始民主的传统

    C.再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D.强化政治文化的认同

  • 11、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下表所示内容最能说明宋代(     

    内容

    利润

    南宋时刻王禹偁《小畜集》308册,定价5贯省

    该书共432页,印刷成本共1396文足,利润是2454文足

    象山县学刻林钺《汉隽》2册,定价600文足

    该书共162页,成本共260文足,利润是340文足

    A.私学教育超越官学

    B.印刷技术的发展

    C.民间刻书规模庞大

    D.书籍生产规范化

  • 1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下列革命精神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B.红船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C.五四精神   井冈山精神   延安精神   长征精神

    D.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 14、《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当时出现的这幅漫画《盐政之前途》反映了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

    B.清朝财政已经完全崩溃

    C.中国已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中国财政为列强所控制

  • 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同时,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A.使中国取得与英、美同等的地位

    B.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

    D.极大地提升了民族凝聚力

  • 16、某学习小组整理的表格内容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朝代是(     

    主要内容

    多次迁都

    王位世袭

    内外服制

    甲骨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17、陈独秀于1916年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A.建立中国共产党

    B.领导新文化运动

    C.倡导实业救国

    D.提出三民主义

  • 18、下图是唐代画家张萱(开元年间人士)所作《捣练图》,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图中人物形象鲜明,造型饱满,烘托出雍容华贵的气度。此图(     

    A.注重意境个性

    B.展现盛唐风貌

    C.融入异域风情

    D.再现市民生活

  • 19、为“封”和“郡”两字的金文,的译义为“植树为帜”“划定疆域”“驻军守土”;的译义为“为君主管理地方”。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的建立有利于(       

    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增强地方力量

    D.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 20、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作‘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题中,处理“四面八方”关系的经济政策,主要意图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

    B.恢复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

    C.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

    D.完成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

  • 21、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 “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反对北洋政府统治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 22、“和传说时代相比,早期国家的特点主要在于:世袭王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以部族联合或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进行国家管理。”下列在商朝实施的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内外服制       ③井田制       ④宗法制

    A.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 23、1975年8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团的时候再次强调:“我们要学习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下列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C.决定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 24、1840年1月16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发表演说,着重强调了与中国通商关系中断这一事件。4月,英国国会对是否出兵中国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出兵中国这一决定以微弱的优势胜出,但是英国并没有对清政府正式宣战,所以在英国看来这并不算是一场战争,只是为了维护大英帝国在华的通商关系。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是

    A.打开中国市场

    B.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推广先进技术

    D.掠夺劳动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________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②北宋灭亡,大批________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________地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语称“________________

  • 26、军事斗争

    ①游击战:上海太原失手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________。敌后战场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本。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________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儿以上的兵力

    ②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________领导下发动百团大战,摧毁大量敌人据点,缴获大批枪炮物资,打破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 27、为防止袁世凯专权,3月11日,________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

  • 28、原因:1930—1933蒋介石向革命根据地发动四次大规模的围剿,都被红军打退。1933年9月________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 29、民族工业:国民政府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________运动蓬勃发展,开展抵制洋货提高国货的运动,为________发展创造了机遇。此时期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同时,官僚资本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 30、背景

    (1)1930年10月—1933年3月,红军先后四次打退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

    (2)________年9月,蒋介石“围剿”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________次反“围剿”失利。

  • 31、文化方面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就要求________________“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全社会弘扬________,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把________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教育经费连年保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3)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增速超过10%,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________

    (4)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创作弘扬________。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

    (5)中国文化加快________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________

  • 32、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________。中国的外汇储备位居全球________,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 3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拥护“________”和“________”;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用________代替文言文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高举________

  • 34、战国时期,各国为________________,纷纷进行变法,变革已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西欧各国通过出版官报、出版许可制度、内审查等书报检查制度以及各种政治制裁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到17世纪中期以后,要求“出版自由”的呼吁越来越强,各种报刊相继涌现。18世纪中后期,欧美资产阶级开始在法律上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原则。如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新闻与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1791年美国颁布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第一条明确規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等。在欧美民主政治形威发展时期,各种媒体逐渐成为公众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材料二

    新闻煤介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对政府的权力运作起着监督作用,维护着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英国自1538年开始争取出版自由到19世纪中叶英国报业争取到新闻自由,是英国民主政治成型期,同厂被认为英国新闻自由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摇篮”。…当时不管哪一个政党组阁,除必須获得上下院的支持外,还必须得到《泰晤士报》的支持。时任美国总統罗斯福的新闻願问道格拉斯·卡特称报业为为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部门”。他认为,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但如无自由报业反映舆论、监督政府,民主政治是无法运行的。正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所说:“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材料三

    西方新闻媒介虽然标“客观”、"公正”、“中立”,但在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偏见,如塑造发达国家的形象时,往往以言论自由、尊重人权、崇尚民主为主而沾沾自喜;而对发展中国家,则见不到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以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晨的贡献,而多是政变、动乱、饥饿、冲突、侵犯人权、破坏民主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举的《西方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媒体逐渐获得新闻自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理解。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新闻媒体发展的认识。

  •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请回答:

    (1)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请列举近代前期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战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于国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 3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1)奠定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两国各自形成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试比较英美两国政体的不同

    (3)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人民政府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试从行使权利的原则和行使权利的主体两个方面比较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与西方议会的不同。

  • 38、结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何时产生?导致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促进其发展的国内因素是什么?其发展对中国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3)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 39、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并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