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保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为我国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其现状有直接关系的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

    B.第一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中法战争

  • 2、对如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A.北宋商税征收解决了财政危机

    B.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收入

    C.北宋商品经济有了长足进步

    D.北宋商税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 3、明嘉靖末年,苏杭一带有首民谣流传甚广:“苏州三件好新闻:男儿桌条红围领,女儿倒要包网巾,贫儿打扮富儿形。”在河南开封,女子将发髻挽起,穿宽松大袍;男子却喜好着短衣和修身裙。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集权的弱化

    C.思想领域的变革

    D.社会风俗的改善

  • 4、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材料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拓展海外贸易

    B.开拓国内市场

    C.彰显明朝国威

    D.加强友好往来

  • 5、“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可见戊戌维新运动(     

    A.在社会层面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主张博采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管理

    C.在“中体西用”框架下难以根本变革

    D.彻底改变过去清政府空疏迂谬之弊

  • 6、李煦拥有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权力,他在江南苏州织造局当官三十年给康熙呈过大量的奏折。康熙曾对李煦说:“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若有人知,尔即招祸矣。”这一做法(       

    A.扩大了宰相职权

    B.保证了局势稳定

    C.减轻了政务负担

    D.强化了君主专制

  • 7、“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①分封制   ②皇帝制度   ③统一度量衡   ④郡国并行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8、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

    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 9、因连年战争,到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呈现出一派荒凉残破的景象:“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汉初君主服从人心思安的社会心理,采取(       

    A.郡国并行制

    B.与民休息政策

    C.抑制工商业者

    D.尊崇儒术

  • 1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图所示的措施在当时(     

    A.钳制了人们思想

    B.巩固了政治统一

    C.激化了阶级矛盾

    D.强化了君主专制

  • 11、鸦片战争后,英国在清朝的官方文件中依旧有时被称为“英逆”;当西方传教士在琉球定居的时候,清宣宗训示“佛(法)英二国,不应扰我属国”“若不为之弭止惊扰,殊无抚驭外邦外藩之意。”这反映了(     

    A.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B.清朝有效维护了宗藩体系

    C.清政府未能主动应对变局

    D.中外爆发战争的根本原因

  • 12、下面是西方报刊于19世纪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的漫画。该漫画描绘了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而头戴橄榄枝的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该漫画描绘的战争(     

    A.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B.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C.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标志清朝宗藩体制开始瓦解

  • 13、1973年,考古学家在某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考古中发现了一层至数层的谷壳、稻杆和稻叶等混合物,中间也有烧成炭的稻谷。据此推断,该遗址最有可能属于(     

    A.仰韶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红山文化

  • 14、明初继承元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但是宰相数量大为减少,中书省相关僚属数量大为减少;后来朱元璋更是下旨:“诸司奏事不必关白(禀告、告知)中书省。”这些做法(     

    A.相关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B.为中央制度变革创造条件

    C.否定元制彰显统治合理性

    D.表明宰相已威胁皇帝权力

  • 15、下表为西汉《九章算术》中例题的节选。由此可知,《九章算术》具有(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今有田一亩,收粟六升太半升。今有田一顷二十六亩一百五十九步,问收粟几何?

    今有(人)共买物,(每)人出八(钱),盈(余)三钱;人出七(钱),不足四(钱),问人数、物价各几何?

    A.创新性

    B.系统性

    C.实用性

    D.理论性

  • 16、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和赞助,单纯的农民暴动是不能获得最终胜利的”,必须要“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认为农村暴动应为主要革命斗争方式

    B.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最主要的革命力量

    C.主张实行以城市领导乡村的工农革命

    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17、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被认为是“用夷变夏”,威胁了清朝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遭到士大夫阶层的强烈抨击。由此可知(     

    A.士大夫阶层从麻木与愚昧中觉醒

    B.鸦片战争对民族觉醒的影响有限

    C.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阻碍变法开展

    D.主流知识分子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 18、如图为“贞元册南诏”石刻,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的石壁上,记录了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德宗派遣袁滋为“册南诏使”,持节册封异牟寻为“南诏归义王”,并赐金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石刻中的史实能够印证唐朝(     

    A.直接对云南实施了有效的统治

    B.促进了西南地区各民族的融合

    C.通过册封方式对边疆进行管控

    D.成功离间了吐蕃与南诏的关系

  • 1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 “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反对北洋政府统治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 2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并从澳门购买西洋火炮加强战备。这体现出,林则徐(     

    A.认识到中国落后于世界的根源

    B.对朝廷愚昧与封闭的憎恶

    C.致力唤醒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

    D.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

  • 21、有学者提出,太平天国史研究应“注重其推动历史的作用”。其作用包括(     

    ①将《资政新篇》付诸实践                       ②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④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清初沿袭明朝旧制,置内阁大学士“赞理机务,表率百僚”,一度使内阁起到了中枢机构的作用。但自“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一变化旨在(     

    A.强化君主专制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完善中央机构

    D.健全官员管理体系

  • 23、诗歌《南湖红船》“七月日星盈,南湖水上行。清风携马列,烟雨伴船征。华夏精英聚,山河萃美生。小舟前景远,从此晔光明。”其中对“从此晔光明”理解准确的是(     

    ①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②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③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④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24、有学者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注意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销量并不理想。1917年起为数渐增,才算真正轰动一时。出现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这种因素是(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文学革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_______的热情有所提高。

    (1)中国人民的_______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_______工业、______________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 26、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________为先锋、________参加的________的伟大________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________、捍卫________、凝聚________而掀起的伟大________运动,是一场传播________的伟大________运动。

    (2)它推动了中国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同中国________的结合,为________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________革命走向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________意义。

  • 27、中共“二大”:_____________年中共“二大”召开。会议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正为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 2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________理念,________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1)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国际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________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

    (3)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________________的大国关系框架。

    (4)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5)对非洲关系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6)中国同________________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 30、抗击倭寇: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_________在抗倭斗争中,___________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

  • 31、1997年7月1日中国对________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号,中国对_______ 行使主权。__________的回归,标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武汉会战开始。________月下旬武汉会战结束,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沦陷。与此同时,南部重镇广州也被日军占领。1938年10月,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________阶段

  • 33、________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 34、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中国战场在法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 36、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如何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

  • 37、在20世纪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对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为题:

    (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该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取得怎样效果?

    (2)20世纪三十年代,面对严重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请指出“新”在哪里?对战后西方经济运行机制产生怎样影响?

    (3)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什么?我国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4)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认识。

  • 38、辽宋夏金元时期城市兴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 39、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

    (1)秦朝同周朝相比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有什么变化?该制度建立有何意义?

    (2)秦朝负责中央监察的官员是什么?

    (3)唐朝有一种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减少决策失误的制度是什么?

    (4)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