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卅万生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千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的内涵是( )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C.国民党积极抗战
D.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2、《论语》记载:“列诸主在太祖庙堂,太祖之主在西壁东向,太祖之子为昭,在太祖之东而南向,太祖之孙为穆,对太祖之子而北上,以次东陈,在北者日昭,在南者为穆,所谓父昭子穆也。昭者,明也,尊父,故曰明也;穆,敬也,子宜敬于父也。”这表明
A.宗法制利于维护等级秩序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周王拥有天下共主的地位
D.宗法制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3、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下列属于清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 )
A.建立密折制度
B.设立伊犁将军
C.派遣驻藏大臣
D.实行土司制度
4、公元前221年,嬴政令丞相、御史向天下颁布诏书,下面为其内容节选。由此可知,该诏书的颁布旨在( )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叛)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
A.建构大一统政权的合法性
B.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的祸首
C.树立皇帝独尊的政治地位
D.借助宗法神权稳定社会秩序
5、宋元自画像多将人物融入山水背景或群像中。明清时期,画中人物从背景中独立出来,画家借助像赞、题记表达自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清画家蔑视权威和教条、
B.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C.明清画家在批判专制体制
D.出现追求个性化潮流
6、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该遗址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同时遗址还出土了几件埙(吹奏乐器)。这可以说明( )
A.该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姜寨人进入父系氏族阶段
C.它的居民间阶级分化较严重
D.农耕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
7、1872年,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公开向社会招股筹集资金。此后,从1877年—1883年间,先后有苏、皖、鄂、鲁、滇、桂等省的纺织、煤炭、铜、银、金等行业19家洋务企业竞相效仿,形成了股份制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这说明( )
A.股份制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B.洋务运动实现了“求富”目标
C.洋务企业尝试近代化经营
D.清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8、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加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是(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9、战国时期,秦国使用半两钱,楚国使用蚁鼻钱,魏国使用布币,燕国使用刀币。这些钱币的形制特点说明了( )
战国时期秦国方孔半两钱 战国时期楚国蚁鼻钱
战国时期魏国布币 战国时期燕国尖首刀币
A.货币使用和流通广泛
B.铜铸币成为主要货币
C.诸侯国经济相对独立
D.诸侯国内部政治动荡
10、秦王朝以军人为吏,必然使各级行政机构都容易形成集权专制的特点,使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都具有军事化的形制,又使统一后不久即应结束的军事管制阶段在实际上无限延长,终于酿成暴政。由此可见( )
A.秦朝灭亡的根源在暴政
B.秦朝暴政根源于军功爵制
C.军人为吏一定导致暴政
D.国家治理政策需适时调整
11、“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也在于它使得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闹剧。”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B.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
C.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
12、某学者指出,“秦的很多做法恰恰是法家所反对的,韩非《亡征》篇中列举的一百多种国家灭亡的征兆,秦始皇的做法就占了好几条。”该学者意在说明秦朝的速亡( )
A.与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B.在于摒弃了法家的治国思想
C.起因于反秦势力的日益壮大
D.源于社会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13、下表为中外学者对宋代历史研究的部分著作,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
国家 | 作者 | 书名 |
德国 | 迪特·库恩 |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
日本 | 小岛毅 |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
中国 | 游彪 | 《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
A.宋代繁荣与社会变革
B.新式选官制度的完善
C.儒学和佛教逐渐合流
D.重文抑武与儒学发展
14、《瀛寰志略》出版后,在朝的统治者、满汉官员、理学家、社会士绅,无不为《瀛寰志略》所展示的世界所惊诧,无不为大清帝国只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天下之尊”的事实所震骇。《瀛寰志略》的发行( )
A.引导传统地理观的变革
B.推动各阶层力量的联合御敌
C.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D.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15、唐代著名僧人释道宣(596-667)在其著作《广弘明集》卷十四中强调,“惟佛之为教也,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释道宣此举( )
A.意在实现“三教合归儒”
B.对佛教进行本土化改造
C.彰显唐文化政策兼收并蓄
D.折射儒学统治地位丧失
16、下表是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六抗战歌曲”的网络投票结果(节选)。由此可知,入选歌曲
曲目 | 创作年代 |
《义勇军进行曲》 | 1935年 |
《黄河大合唱》 | 1939年 |
《大刀进行曲》 | 1937年 |
《游击队歌》 | 1937年 |
《毕业歌》 | 1943年 |
A.都创作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
B.表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精神
C.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必胜信心
D.鼓舞了所有中国居民的抗日热情
17、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18、阎步克《波峰与波谷》中说:“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变态”主要表现在( )
A.门阀政治强化专制皇权
B.社会分裂动荡,政权更迭频繁
C.少数民族开始袭扰中原
D.佛道盛行,儒学失去主流地位
19、2002 年中共十六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0、阅读下图,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
I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II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III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A.中原文化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B.甘青文化区完全属于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
C.考古工作者在江浙文化区发现了大量的粟
D.中华文化星罗棋布奠定多元一体发展基础
21、军机处自创设伊始就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层,有官无吏;军机大臣人数很少,只有3~5人,每天日夜值班,能够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奏折文书。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A.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完善了中枢机构
D.削弱了丞相权力
22、《史记》成书后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其中以班固续写的《汉书》最为成功,班固一方面承袭《史记》,另一方面也多有创新。与《史记》相比,《汉书》的特色是( )
A.采用纪传体载
B.开创通史体例
C.具有文学特色
D.进行断代叙事
23、唐朝时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
A.政治制度的创新
B.经济的迅速发展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我国的民族交融
24、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一些士族“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的首选,司马光曾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
A.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B.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25、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26、中共八大
(1)________年,中共八大召开。
(2)大会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________的需要同当前________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_______变为先进的________。
(4)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________。
27、某高中的一位同学在学完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总结,但是某些知识点他并不确定,请你根据所学帮他完成。
古代中国主要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进历程及特点 | ||
朝代 | 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 |
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⑥ |
秦朝 |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 |
汉朝 |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并设① | |
唐朝 | 实行②,相权一分为三 | |
宋朝 | 增设“③”分割相权,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管军事和财政 | |
元朝 |
| |
明朝 |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④,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 |
清朝 | 雍正帝设立⑤,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
28、发展
(1)背景:_____________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内容:1832年,__________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__________经济迅速发展。
29、沿海危机
(1)东南沿海的“倭患”
①背景:明朝前期,朝廷严禁海外贸易,走私活动猖獗,________盛行。
②举措:明廷派________等人平倭,戚家军。
台州九战九捷,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________合作重创倭寇。
③结果: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2)欧洲殖民扩张与争夺
①背景:明朝中后期,随着新________,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日益频繁。
②表现:
澳门:16世纪中叶,________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台湾: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________的南部和北部。
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________。
30、南昌起义:1927年8.1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________
31、8月中旬,________失陷,慈禧太后和________皇帝仓皇出逃,后到西安。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________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励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32、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
(1)思想家_______严厉抨击______________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他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他们还有一些重要的见解,如_______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976年9月,________逝世,________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________”这场灾难
34、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理论,确立了“_______,_______”的基本路线。
35、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七周年。九十七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此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什么成果?
(2)国民大革命失敗后,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请举例说明。
(3)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什么?
36、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3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
38、思考点
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卷72《职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隋唐的相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回答,废丞相后,明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