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5年1月,伍修权在参加某次会议期间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此次会议( )
A.成为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彻底结束了“左”倾在党中央统治
C.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2、下面为西汉时期几位帝王在位时太学中的博士弟子人数。(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
帝王 | 汉武帝 | 汉昭帝 | 汉宣帝 | 汉元帝 | 汉成帝 | 汉哀帝、汉平帝 |
博士弟子 | 50人 | 100人 | 200人 | 1000人 | 3000人 | 7000人 |
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
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
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3、《宋史》中曾多次记载,如果文官犯了错会被贬为武职,而武官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便会想方设法地谋取文职。尽管整个宋朝从武职变为文职的例子少之又少,但宋朝的武将对此还是趋之若鹜的,一心想往文官的圈子里扎。这可用于印证宋代( )
A.官员更换频繁
B.理学成为正统
C.军队战斗力弱
D.治国崇文抑武
4、2017年4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该试验区包括沈阳、大连、营口三大片区。下图所示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的办公楼所在地。这可用于说明辽宁( )
A.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
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D.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5、如表是秦朝实行的两种土地制度的概况。这两种土地制度的推行( )
制度 | 途径 | 内容 |
授田制 | 由国家,直接向农民授田。 | 农民本身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具有一定的期限,土地仍然是国家所有。 |
赐田制 | 通过军功受爵。 | 农民对土地拥有所有权,可以世袭子孙。 |
A.有利于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
B.促使国家统一的实现
C.打击了门阀士族的经济势力
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6、如图为敦煌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描绘的是敦煌地区的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其可以用来研究唐代( )
①绘画艺术 ②河西地区的治理 ③车马仪仗 ④中央官职的设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
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
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8、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富民》中认为,“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等并非一般农民副业,而是“操一金之资,可致百金之利”。由此可知,唐甄( )
A.轻视农副业的生产发展
B.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
C.批评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D.倡导农副产品的商业化经营
9、秦朝颁布了很多法律条文,但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很少。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中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这些竹简( )
A.证明秦朝是第一个统一国家
B.能够印证秦朝的疆域幅员辽阔
C.说明秦朝非常重视文化传播
D.可以丰富史学家对秦律的认识
10、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很不方便。当时采取的解决办法是( )
A.印制交子
B.增加铜币
C.发行银元
D.官铸货币
11、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汴京的繁华。我们于图中十字路口,会看到一家卖小吃的流动摊位、一间招牌为“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香药铺;右上方是一个说书摊位、一间羊肉铺、一个小吃摊、一个鲜花摊、一家豪华大酒店“孙羊正店”;一个销售“香饮子”(饮料)的小摊;一家“解库”(当铺)。这些细节反映了宋朝城市( )
A.生活便利丰富
B.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C.纸币投入使用
D.商业繁盛外贸发达
12、秦朝建立后,以嬴政一人之力远不能包揽全国所有政务,为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质量,他在中央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
A.设立三公九卿
B.确立皇帝制度
C.建立户籍制度
D.推广郡县制度
13、秦朝建立后,规定“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器械一量”“书同文字”“车同轨”。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适应大一统的需要
B.规范官员施政方式
C.完善社会基层治理
D.增强秦朝国家实力
14、下表为1842—1844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列强通过这些条约( )
年份 | 条约 |
1842年 | 中英《南京条约》 |
1843年 | 中英《虎门条约》 |
1844年 |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
A.获得了一些殖民特权
B.可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C.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D.派军驻扎中国战略要地
15、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材料表明李鸿章( )
A.率先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优势
B.彻底冲破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主张发展民族工业以改善民生
D.忧心于清王朝面临的统治危机
16、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指出,“夫天子无以博察乎人之贤奸而悉乎民之隐志,唯此一二辅弼之臣寄以子孙黎民者,为其所谨司。然而弗能审焉,则天子无以为天下君”。其意在强调( )
A.选贤任能是国家治理的关键
B.集权制度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C.君主执政理念应是以民为本
D.士大夫要发扬忧国忧民传统
17、据统计,《元曲选外编》出现的162种元杂剧中,有大量少数民族语言,这些语言以汉字直接记录少数民族语言发音的形式出现,如女真语阿马(父亲)、阿者(母亲),契丹语曳刺(军士或衙役),蒙古语巴都儿(英雄),等等。 由此可知,元杂剧( )
A.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B.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成熟
C.推动了儒学思想传播
D.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兴起
18、重庆谈判前,蒋介石的智囊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蒋介石接受了这一建议。这说明( )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
B.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C.中共获得国际主流支持
D.国民党假和谈真备战险恶阴谋
19、把握核心词语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与“藏传佛教高僧”“拼音符号”“译写一切文字”等核心词语相关联的古代文字是( )
A.西夏文字
B.契丹小字
C.八思巴文字
D.女真文字
20、下表为1839年在中英的贸易中中国方面进出口商品货值统计表(单位:西班牙银元),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
进口 | 货值 | 出口商品 | 货值 |
鸦片 | 13354030 | 茶叶 | 9317992 |
印度棉 | 6563124 | 生丝 | 2052288 |
杂货(主要是手工制品) | 4116873 | 杂货 | 1669644 |
珠宝 | 751455 | 珠宝 | 8974776 |
A.中英贸易结构隐藏着较大风险
B.中英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较强
C.白银大量入华降低商品购买力
D.工业革命提升了英国竞争力
21、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下列史实佐证了这一说法的是( )
①《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 ②“三三制”原则在抗日根据地的实行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明世宗实录》载:“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御史屠仲律在《御倭五事疏》中说:“虽概称倭夷,其实多编户之齐民也。”《明神宗实录》载:“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从上述材料可推知( )
A.明朝沿海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B.开放私人海外贸易有其必要性
C.抗倭斗争稳定了沿海的形势
D.严厉禁止海外贸易有其必要性
23、如图为“秦朝统治机构示意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①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朝相权被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③这一制度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④秦朝地方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孙中山指出:“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这说明孙中山( )
A.具有强烈的排外情绪
B.不主张反对袁世凯
C.极力维护民主共和制
D.率先发起护国运动
25、________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________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________和清军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
26、________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________、________图谋不轨被杀,________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________
27、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_______和_______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_______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大经济体。
28、日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________”政策。1941到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疯狂“________”,华北乡村变成一片焦土
29、手工业
|
|
|
|
制瓷技术 | ________ | 朝出现五大名窑 |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
元朝 | 烧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 | ||
矿冶业 | 北宋 | 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________作燃料 |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
印刷业 | 宋元 | 发展迅速 | 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
30、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1、________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重大战斗。北洋水师在战斗中全军覆没。
32、北平和谈
(1)背景: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________以北的力量已全线崩溃。
(2)举行: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3)结果: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________》上签字,谈判破裂
33、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快
(1)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________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使大批出身于平民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3)人们的________择偶也发生了变化: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34、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凿的意义:________
灭亡: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背部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35、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的地方):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
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
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语言,远方漂荡,
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
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调整公理和强权,
协和共处,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一完成。
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贼,一视同仁。
——古希腊某诗人、政治家
材料二
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材料三
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
——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1)材料一的作者是哪位政治家?他“一一完成”的事对古代雅典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中的国王”的。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特点。
37、国际联盟宗旨:
38、回答有关祖国统一的几个问题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
(2)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是?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何伟大意义?
(4)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有什么?
39、我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