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制度
B.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
C.以增强军事实力为主要目的
D.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2、习总书记在某纪念活动中发表讲话,认为这一事件“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他纪念的历史事件为( )
A.反割台斗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3、下图漫画反映的战役(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C.打退了敌人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人民解放军从此数量上取得优势
4、美国学者哈特威尔认为:北宋生铁年产量已经达到7.5万到15万吨,这一产量是1640年英国本土生铁产量的两倍半至五倍。这一数据可用于说明北宋( )
A.民用煤炭需求量大
B.矿物开采效率提高
C.手工业冶铁的兴盛
D.工业领域出现变革
5、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 )
A.使中国社会性质根本改变
B.拒绝了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推翻了腐朽清政府的统治
6、如图漫画选自民国四年结束之际出版的《神州日报》,漫画作者对本年度重要事件进行了总结,漫画后面是堆的厚厚的已经捆扎好的各式各样的文件,上面分别写着“中日民四条约”“党人录”“水灾星文”“风灾电”“请愿书”“劝进表”;最前面则放着几张刚刚运送来的还未来得及捆扎的文件,上面写着“滇事近闻一束”。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
A.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C.民国初年自然灾害频仍
D.袁世凯积极复辟帝制
7、西汉学者刘向在《战国策》中说:“田氏代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万乘之国频繁进行争夺霸主的战争
B.各民族联系密切推动了华夏族发展壮大
C.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已被完全破坏
D.当时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开始丧失
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有正式统一的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商周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封建的统一”也是指全国大一统
C.材料中的“封建”就是指原始社会
D.郡县制是实现“正式统一”的基础
9、为协调不同政治群体的利益,平衡各种矛盾,辽统治者既保留了本民族传统,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选制、世袭制,又在汉人和汉化比较严重的渤海人中推行中原唐宋科举之制。辽的选官制( )
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B.促进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原则
10、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农民3.2%,职工4.9%。这主要得益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
C.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11、漫画家丁辣(1819-1969)的《我实拿他不动》(下图)。画面右下方有一块代表“民气”的巨石,一支“巴黎特制”的墨水笔被三条粗绳捆缚在巨石上。巨石旁站着一个画得很小的人物,是穿着西装的中国代表,他搔首发出拿不动笔的感叹。据此判断作者态度是( )
A.抵制三国干涉还辽
B.支持南北议和
C.抗议府院之争
D.声援五四运动
12、如图是1950年11月7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一副漫画,符合该漫画主旨的是( )
A.揭露美帝侵略朝鲜的阴谋
B.宣传中苏友好互助的关系
C.表达向往世界和平的愿望
D.坚定抗美援朝胜利的信心
13、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为后人所传颂。该思想( )
A.利于统治者进一步控制百姓
B.体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C.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D.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14、宋代,封建租佃契约关系成为土地关系的主要形式。地主招募客户在土地上进行耕种,客户出卖劳动力,租种地主的土地进行生产,然后向地主交纳一定数量的地租,而不必承担其他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需再向佃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荫庇。这反映出( )
A.土地商品化程度逐渐加深
B.农民与地主法律地位实现平等
C.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D.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15、对于户部官员的任命和吏员的参拨,明太祖曾作出重大决定:即在任用户部官员和吏员时实行地域(苏松江浙)回避,在任用苏松江浙人时实行部(户部)回避。这种双回避制度成为明代定制,历经二百余年而未有更改。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明代( )
A.江南成为赋税重要来源
B.体制建设提升行政效率
C.八股取士制度弊端丛生
D.官员贪腐现象日益严重
16、它使“家国”转为“民国”,即便是呼风唤雨的军阀,他们挂着”民国”招牌,也不可能再完全按照封建专制时代的方式行事了。材料强调的是( )
A.西方制度的先进
B.封建帝制的危害
C.军阀割据的影响
D.辛亥革命的意义
17、《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秦王朝的疆域有如下记载:“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其中阴山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9、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
A.兼容并蓄
B.多元一体
C.和谐共存
D.天人合一
20、《淞南梦影录》记载开埠后的上海,“其中著名者,津馆则以庆兴为最,苏馆则以聚丰园为最。复新园来自白下,亦兼南北,烹饪绝精”;另据《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记载,当时奉天地区的人们“自天津诸约成立后……商人努力推销,洋布销路,日有扩展”。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当时中国( )
A.民众饥饿问题得以解决
B.百姓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人们物质生活得以丰富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了提升
21、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学汉语,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姓氏,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孝文帝的这些改革主要( )
A.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
B.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大开发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D.激化了南北方民族的矛盾
22、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下列与之相符的历史史实是( )
A.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力量,使中西部地区全面发展
B.成功召开“八大”,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
C.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神舟号系列飞船
D.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3、淮海战役期间,广大群众共运送近44万吨粮食,这些粮食大部分以人背、肩挑、车推等方式完成,共出动推车88万多辆、挑担35.5万副、支前民工543万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誓愿:“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解放区土地革命的开展
D.国民党军队主力损失殆尽
24、元朝时某一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变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此制度指的是( )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5、内乱局面引起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严重忧虑和愤怒。他们对________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
26、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_______以北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迫于内外压力,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_______代理其总统职务。李宗仁表示愿以中共提出的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
27、中国近代史上允许西方国家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
28、其中的“华北自治运动”激起北平学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________
29、在中国轮廓图上标注下列图片描述的地理或史事发生地的大致位置(填写数字)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 _____
30、1936年,________发展到三万余人。在共产党员________、________等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31、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________基础、宝贵________和________准备。
32、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和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过不同的政治制度。请在阅读下列表格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 中国 | 美国(18世纪晚期) | |
西周 | 秦朝 | ||
面临问题 | 在生产力落后、交通不发达情况下如何扩大疆域巩固统治 | 在一个刚经历了几百年分裂与割据的国家如何巩固统一 | 邦联制使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
制度名称 |
|
|
|
|
(1)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给诸侯; (2)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朝觐述职、随从作战等义务 | (1)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 (2)____________ |
(1)____________ (2)各州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
历史影响 |
(1)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2)西周统治区域扩大,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
(1)____________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1)____________ (2)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 |
33、北宋________和南宋________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34、连一连:找出各自对应的正确选项
周________ | A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
春秋战国________ | B工商食官 |
汉________ | C宗庙之牲成为畎亩之勤 |
宋________ |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明清________ | E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
35、什么叫华北事变?
36、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同时存在但社会地位不同的两种经济形态,由此演绎出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文化。自然经济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的辉煌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终归为现代化的商品经济所取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变。请问这一转折发生在那个时间段?为什么?
(2)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的支柱,属于自然经济的一种形式。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自然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的突出成就。(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3)我们应该如何历史地发展地看待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
37、三国干涉还辽是什么事件?
38、列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39、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期间,英、美、德、法四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9世纪70年代,法国和德国各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3)19世纪70年代以后,代议制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