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文山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依据如图,表述正确的是(     

    A.实业救国运动的产物

    B.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达成自强求富的目标

    D.诞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

  • 2、屹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公主而兴建的。那么,将这位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统治者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3、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五月开始大兴土木改建新宫。新建的天国皇宫分内外城、苑囿,外城叫太阳城,内城叫金龙殿,苑囿叫后林苑。这说明太平天国(     

    A.领导集团封建思想浓厚

    B.在军事上达到鼎盛

    C.缺乏科学思想理论指导

    D.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 4、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预言十月革命所掀起的潮流不可阻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的观点(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B.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C.适应了全民族抗战需要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5、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盆,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甚至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洋学堂、洋装书、洋服等。义和团极端仇视洋货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危机

    B.列强瓜分中国极大地激化了社会矛盾

    C.洋货的倾销造成了小生产者大量破产

    D.西方传教士与国内民众存在文化分歧

  • 6、徽商黄汴编撰的《天下水陆路程》是明代国内贸易往来的交通指南,徽商程春宇编撰的《士商类要》记载了当时进行商品贸易时各地的水陆行程情况。这类士商用书反映出当时(     

    A.西方测绘技术传入

    B.自然经济解体

    C.长途贸易发达

    D.徽商实力雄厚

  • 7、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的繁盛时期,大量通俗、白话小说不断涌现,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知识的普及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D.百姓生活的富足

  • 8、下表为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该表所示国民政府旨在(     

    A.调整工业结构

    B.赢得抗战胜利

    C.巩固官僚资本

    D.积蓄剿共力量

  • 9、有学者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民国初年,中国有些地区的乡村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起来。在江浙与河北的部分地区,计算实际报酬后,或出售棉花、减少织布。这表明(  )

    A.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中曲折发展

    B.“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

    C.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D.传统自然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 10、习总书记在某纪念活动中发表讲话,认为这一事件“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他纪念的历史事件为(     

    A.反割台斗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 11、宋真宗时期的王且盛赞科举选官制“条式具备,可守而行,至公无私”,欧阳修也认为科举选官“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这反映出科举选官

    A.提升了官员的政治素养

    B.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C.将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

    D.有助于形成重学的风气

  • 12、1930年,武汉、长沙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 13、汉武帝元封元年,桑弘羊奏请在全国各地推行“均输”和“平准”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抑制商业以惠农

    B.加强君主权威

    C.平抑物价以利民

    D.增加财政收入

  • 14、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 提出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 例如: 在湘鄂赣地区颁布“不准女人裹小脚”“加大剪头发的力度”等法令,并取消了“童养媳”和“侍女”的规定。苏区政府意在(     

    A.解放群众思想

    B.推动经济发展

    C.进行文化建设

    D.提升生活质量

  • 15、《梦溪笔谈》记载,宋神宗熙宁年间京师久旱,沈括通过对当时空气中水气条件的分析与判断准确地做了一次降雨预报。南宋《数书九章》中列有“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竹器验雪”等算题。这些科技成就(     

    A.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

    B.系统总结前人的经验

    C.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D.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 16、《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下列选项与作者观点相符的是(     

    ①实现统一             ②天子至尊             ③严刑峻法             ④与民休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太平天国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这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主张是(     

    A.政治平等

    B.财富平均

    C.思想自由

    D.民族独立

  • 18、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写到:“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这体现出唐朝时期(       

    A.书籍印刷业发展繁荣

    B.追逐封侯拜爵的社会风气

    C.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

    D.科举制推动读书风气形成

  • 19、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便将其于许,建立许国。其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 20、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南北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廷独立。而其中一个突出现象是众多立宪派人士纷纷加入各地的起义。这反映出(     

    A.革命浪潮的难以阻挡

    B.武昌起义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家出现了严重分裂

    D.辛亥革命达成了广泛社会共识

  • 21、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下(       

    A.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各等级之间可以相互牵制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 22、1843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鸦片输入

    B.开放口岸

    C.战败赔款

    D.协定关税

  • 23、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 24、山西省右玉县西北部墓葬遗址中出土了魏晋时期的铜镜残片(图1)和五铢钱(图3)。它们与东汉中原的同类器物,如图2、图4有很大相似之处。这反映了(     

    图1铜镜残片拓片                       图2长宜子孙镜                           图3五铢钱拓片                    图4 “四出五铢”铜钱

    A.中原文化影响周边民族

    B.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显著

    C.游牧民族继承汉族正统

    D.民族文化交往交融的加深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过程

    (1)开始:________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左”倾错误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巨大。

    (2)转折:________

    ①时间:1935年1月。

    ②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开始确立以_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红一军长征过程: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________→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4)结束

    ①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 26、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______________。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_______进军。

  • 27、为了________,新中国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________,克服________上的巨大困难,应对________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 28、元朝时,形成我国________族的前身——回回

  • 29、古代文明区域与成就配伍题

    请将表中左侧的“古代文明区域”与下面的“成就”相匹配(请填写表中数字)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 30、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引起________________结构的变化。随着________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31、中国坚持________道路,推动构建________,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________

  • 32、____________开始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体制,__________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______________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强化了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重要影响。

  • 33、社会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________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________

  • 34、__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从专制到民主,经历了漫长的艰难的历史过程。请回答:

    (1)秦、西汉、明朝对官员监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此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2)结合中国近代政体的变迁,指出主要资产阶级派别在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上作出了哪些重大实践?他们争取民主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请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分析曲折发展的原因。

    (3)概述构成新中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 36、列举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的盛世和朝代。

  • 37、什么叫“光武中兴”?具体措施有哪些?

  • 38、请列举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

  • 39、三国是指哪三国?定都在何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