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 孝心是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的,冬温夏凊的本质,出自孝心。子女行孝,随时皆可,给父母倒一杯水,也是在行孝道,不必等到不用做工养家时,才来行孝道。

    C.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D. 让医术高的医生挣更多的钱,相信不会有人反对。可如果让红包登堂入室,成为衡量医生医术的天平和调节医生收入的砝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和悲哀。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的情况下,各种思想和言论难免__________,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辨析。

    近日媒介披露了一件__________的新闻:在同一天同幢楼里发生了两起凶杀抢劫案。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制度更新中,经济改革与所有制及产权问题__________

    那本书刚才还放在这里,这么一会儿,怎么__________了?

    A.鱼龙混杂   骇人听闻  休戚相关  不胫而走

    B.泥沙俱下   耸人听闻   休戚相关   不翼而飞

    C.鱼龙混杂  耸人听闻   息息相关  不胫而走

    D.泥沙俱下   骇人听闻   息息相关  不翼而飞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引进出版,该书作者阿辻哲次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中原,传播到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 、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个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并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今为“首尔”)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1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指主要使用由中国文明圈独自诞生、发展的汉字的广大区域。

    B. 指以汉字为主要交流工具的中国(包括港澳台)及周边区域

    C. 指使用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承载中华文明的文字的区域。

    D. 指以汉字为主要交流工具以及受到汉字及其文化影响的区域。

    2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 汉字虽然由于自身的特点带来了种种缺陷,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将汉字塞进博物馆而让表音文字取代。

    B. 无论是朝鲜还是日本,他们虽然也自创了自己的文字,但却称之为“谚文”、“假名”,并没有作为正式文字使用。

    C. 解放初期的文字改革并没有实现用表音文字替代汉字的初衷,不过,改革的结果却使汉字学习多了一种辅助工具。

    D. 《图说汉字的历史》的发表,不仅表明扩大“汉字文化圈”是世界潮流,还表达了汉字为21世纪的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希冀。

    3分点概述汉字的魅力所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1)苏轼在《赤壁赋》中侧面表现洞箫声具有极强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 逍遥游》中以“朝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一色的画面,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写景之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名句默写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揭露了秦的自私无道。

    (2)杜甫《蜀相》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3)《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剪梅》中借大雁的意象表现了夫妻的感情及其深厚真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 “突出的钉头与谷仓的粮食对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赏读经典的诗文,不仅可以观赏自然景观的雄奇与秀丽,更能让灵魂得到感悟与启迪。如果我们和王勃同登滕王阁,就可以品味“____________,彩彻区明”的清爽明媚;欣赏“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明丽浩淼;感受“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的清寒悄怆。和陶渊明隐居田园,过着理想中的“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的田园生活之时,很自然地坚定了“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的决心,但有时也会发出“善万物之得时,____________”的感叹。当我们被李密“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的亲情打动。人,作为“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不断被经典的力量影响、感召。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只选5小题)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_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髙》)

    (5)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岁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 《桃花源记》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一诗中,写许多人小嫉妒诗人的高尚德行的一句是“   ”。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通过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生机勃勃气象的诗句是“     ”。

    (3)苏轼在《赤壁赋》中,“     ”两句与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以“秋风”起兴,作者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李白,不经意的寒暄实则言浅情深。

    B.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共同构建了萧瑟凄凉的意境。

    C.诗歌的颈联饱含哲理,写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D.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自然地想到写诗向被谗放逐的屈原的冤魂倾诉好友相似的遭遇。

    【2】明代唐汝询评杜甫此诗“是一片真情写成”,请结合全诗分析杜甫的“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乙)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③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④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⑤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节选自明·归有光《沧浪亭记》

    【注】①浮图:即浮屠,梵语音译,指佛。这里是指信奉佛事的僧人,也叫和尚。②苏子美:苏舜卿,字子美,北宋诗人。他曾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③禅者:指信奉佛教的人,即佛教徒。④释子:佛教徒的通称。⑤澌然:冰块消融的样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母余曰   过:探望

    B. 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

    C. 钱镠因乱窃   攘:窃取

    D. 与吾徒   游:游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母立于兹   汝姊在吾怀,呱呱

    B. 室西连中闺   州司临门,急星火

    C. 群山苍翠   安能以身察察

    D. 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至于鞭箠之间,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3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脊轩志》用笔细腻,情真意切。作者借老妪之口,追忆了姐姐在乳母怀中时母亲嘘寒问暖的生活细节,以此凸显母亲慈爱的形象。

    B. 《项脊轩志》中作者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C. 《沧浪亭记》语言朴素简洁,而又明畅自然。文中记述了沦浪亭的演变过程,并从历史的强烈对比中,赞美了苏舜卿的沧浪亭至今仍广为人重的现实。

    D. 《沧浪亭记》中作者通过写沧浪亭的兴衰变迁,强调了“士之欲垂名于千载”、“则有在矣”的道理,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的胸怀。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昔 吴 越 有 国 时 广 陵 王 镇 吴 中 治 南 园 于 子 城 之 西 南 其 外 戚 孙 承 佑 亦 治 园 于 其 偏 迨 淮 南 纳 土 此 园 不 废

    5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2)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中国而言,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用炒面加步枪对阵敌军的飞机大炮,把侵略者赶出三八线;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继续奋斗;2020年中国将发射神舟十二号和天舟二号,正式开始打造中国的国际空间站;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身处“不平凡”的年代,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感言。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