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伺者因此觉知:观察 幸蒙其赏:幸好 衡乃诡对而出:欺骗 饥冻虽切:急迫
B.生生所资:资质 帝引在帷幄:邀请 知来者之可追:挽回 秦贪,负其强:辜负
C.彭泽去家百里:距离 置币遗单于:财物 左右皆靡:退却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私自
D.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会论虞常:讨论 自分已死久矣:料想 今得杀身自效:效仿
2、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③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④ 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⑤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⑥ 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
⑦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⑧ 谨拜表以闻
⑨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⑩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A. ①⑨/②④⑦/③⑤/⑥/⑧⑩ B. ①④/②⑦/③⑧/⑥⑨⑩/⑤
C. ①④/②⑦/③⑧/⑤⑩/⑥⑨ D. ①⑨/②④⑦/③⑩/⑤/⑥/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一般网络表达中,“手作”也可简单地被理解为个人DIY(Do It Yourself),即自己动手做。作为一种兴起于大都市的职业现象,“手作”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虽短,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手作”获得广泛的市场参与创造了条件。基于此,应将“手作”置于现代职业发展的脉络下,揭示其对于现代人全面发展的独特时代意涵。
“手作”与“手艺”或“手工艺”比较接近,“手作人”类似一种时代的“手艺人”。在社会发展中,大部分传统手工艺都因大工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的作用,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日渐凋敝或消失无踪。而同是手工技艺或工艺技能的“手作”,为何能经受工业化的洗礼仍焕发勃勃生机呢?传统手工艺以“守艺”为第一要义的存活原则,加之师徒线性传承的承续规则,总会使其败于工业的扩张。与此不同,“手作”则注各类传统手工艺因子于创作之中,汲多地区、多民族、跨历史的多元技艺形式于己身,作于日常创意之处。同时,它依托于互联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技艺共享,既可以使一部分人以此为生计,也可以吸引一部分人以此为好。也正是秉承以上原则,“手作”得以新的业态形式栖身于时代的生活潮流之中。
如上所述,“手作”顺应时代发展,避免了重蹈传统手工艺衰落的覆辙。针对工业化负面影响有众多批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劳动本应是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的活动,但实际上却成了异化的存在,造成人的异化,以及人同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的异化。马克思之后,学者们对人的异化境遇展开了全面批判。例如,马尔库塞指出,在技术经济机制下,人们丧失了人作为主体所必需的批判、否定和超越性等具有积极意义的向度,最终沦为“单向度的人”。而“手作”,由于个体参与从原材料收集到成品制作的整个生产过程,且在设计、处理材料、赋予意涵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并发展出多样化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使人们获得人格的完整性。同时,也因为产品与生产者之间形成了完整的互动,消解了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状态。
“手作”作为一种商业方式,以“手作体验”和“个性化定制”两种主要形式,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打开了表现差异化的窗口。手作体验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个性化定制则邀请消费者参与部分生产环节,以满足其特殊的诉求,赋予已包含丰富个性化特征的手作品以更独特的意涵。由于标准化突破生产场景扩展到整体社会,破除了差异与个性,进而重创人的自主性。个体自主性的失落之际,互联网时代却为其复归带来了机遇。
“手作”作为现时代的手艺人实践,将个体对工业社会的反思付诸实践,重新确立起人的自主性,实现了对人的异化状态的积极应对。可以说,“手作”为个体提供了自我实现的途径和自我差异化想象的机会,并借由对个体自主性的复归,迈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愿景。
(摘编自郝大海、陈虹梅《手作:时代手艺人的自我表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作”兴起于大都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参与度增大,影响不断扩大。
B.“手作”避开了传统手工艺受大工业机械化生产方式冲击的弊端,呈现出新的业态形式。
C.传统手工艺以“守艺”为第一要义,使个体难以发展出生产志趣,影响了工艺创新。
D.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扩展,导致人的个体自主性失落不同,“手作”使人的自主性复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现代职业发展背景下对“手作”这一职业进行审视,论证富有时代意义。
B.文章从发展脉络及与传统手工艺比较的角度分析“手作”,纵横结合,论证严谨。
C.文章以举例、引用等方法,论证了工业化时代对“手作”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首先提出论题,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最后总结强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手作”作为一种手工劳作,主要是传承传统,复活还原失去实用价值的传统手工艺。
B.发达的工业社会带来了普遍异化,“手作”逆工业化的措施,是与异化抗争的力量。
C.无论是手作体验还是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全程参与的特点赋予了手作品以独特意涵。
D.个体在“手作”实践中超越对劳动及自身工具性的认识,从而实现了个体的全面发展。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
(3)《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的心情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情此景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
(2)《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是怀着敬畏之心呈上奏章的。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2)《离骚》中用流水比作时间,表达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的《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生动地描绘出歌舞升平、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图卷。
(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表达了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自己归家途中畅快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
(2)在《滕王阁序》中,王勃笔下的南昌城房屋遍地,多有“______”船只密集,尽是“____”。
(3)《陈情表》的最后部分,李密向皇帝表达赤诚报效心迹的两句是“____,____。”
9、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风移影动,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李密《陈情表》)
③《诗》三百篇,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 ,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⑤大风起兮云飞扬, (司马迁《高祖本纪》)
⑥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⑦ 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⑧ ,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10、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
一寸金①
柳永
井络②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③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梦应三刀④,桥名万里⑤,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⑥风化。台鼎⑦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注释】
①本词约写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为柳永登进士第之前游历成都时所作,此时柳永已四十多岁。
②井络:井为星宿名,井络指井宿的区域,既专指岷山,又泛指蜀地。
③摸石:成都风俗活动。《月令广义》:“成都三月有海云山摸石之游,求子,得石者生男,得瓦者则生女。”④梦应三刀:《晋书·王浚传》:“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薄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成都)乎?’……果迁竣为益州刺史。”后常用指官吏升调。
⑤桥名万里:万里桥在成都市南锦江上。三国时蜀费祎出使吴,诸葛亮于此饯行,祎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而得名。
⑥文翁:为汉景帝时蜀地郡守,于成都市中办起官学,招属县弟子入学。
⑦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为台鼎。此指朝廷。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作开头,以“控西夏”三字托一组四字对句“井络天开,剑岭云横”,突出了两蜀地势的雄伟和地理位置的重要。
B.“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几句写游人如织,熙熙攘攘,那些衣饰华美的俊男靓女,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C.“梦应三刀,桥名万里”用王浚迁为益州刺史和诸葛亮送费祎出使吴国的典故,暗指某官员升调为成都地方长官。
D.“空遗爱”三句,是说此地的长官虽然不被两蜀三川的百姓爱戴,但他的治绩会在蜀地百姓中传为佳话。
【2】结合词作内容,从整体上比较本词与柳永的另一首写钱塘的《望海潮·东南形胜》的相同点,从题材、表现手法、主旨三个方面分别加以概括。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曰韬,字席珍,莆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注)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召父老约曰:“彬党至,若等力与格。”又释囚徒,令与丐者各具瓦石待。已,彬党果累骑来。父老直遮之境上,曰:“常州比岁灾,物力大屈,无可啖若曹。府中惟一张推官,一钱不入,即欲具刍秣,亦无以办。”言已,彬党疑有他变,乃稍退,驰使告彬。曰韬即上书巡按御史言状。御史东郊行部过常州,谓曰:“事迫矣,彬将以他事缚君。”命曰韬登己舟先发,自以小舟尾之。彬党果大至,索曰韬,误截御史舟。郊使严捕截舟者,而阴令缓之。其党恐御史上闻,咸散去,曰韬遂免。彬亦戒其党毋扰,由是常州以南诸府得安。世宗即位,召为御史。杨廷和等之争织造也,曰韬亦上言:“陛下既称阁臣所奏惟爱主惜民,是明知织造之害矣。既知之,而犹不已,实由信任大臣弗专,而群小为政也。自古未有群小蒙蔽于内,而大臣能尽忠于外者。崔文辈二三小人尝浊乱先朝,今复蒙惑圣衷,窃弄威福。陛下奈何任其逞私,不早加斥逐哉?臣闻织造一官,行金数万方得之。既营之以重资,而欲其不责偿于下,此必无之事也。”帝不能用。席书以中旨拜尚书,曰韬与同官胡琼各抗疏力争。既受杖,犹占疏劾奸人陈洸罪。未几,竟死。隆庆初,追赠光禄少卿。
(节选自《明史·张曰韬传》)
(注)江彬;曾任明朝边将,后成为明武宗义子,统领镇军,恃宠擅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
B. 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
C. 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
D. 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老,古代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年岁大德望高的人担任,有时也用作老年人的尊称。
B. 织造,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所设的专门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的机构,也指该机构的相关官员。
C. 先,古代用以尊称已故之人,如“先考”“先妣”分别是对已故父母的尊称。文中“先”指先帝。
D. 隆庆,明朝皇帝明穆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一个皇帝使用一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曰韬不惧江彬,智勇以对。江彬放纵党羽横行州县,在他们将抵达常州时,张曰韬发动民众积极应对,最终使江彬党羽疑有他变而退去。
B. 张曰韬上书御史,赢得主动。张曰韬上书巡按御史说明江彬横行情况,恰好御史东郊率领部队路过常州,将情况向皇上报告,事件得以平息。
C. 张曰韬积极进言,指陈政弊。杨廷和等争论织造之利弊,张曰韬积极上言希望皇上明辨是非,信任大臣,斥逐小人。但进言未被采用。
D. 张曰韬不惧龙威,抗疏力争。皇上下旨任命席书为尚书,他与同僚胡琼上书竭力反对;受杖刑后他仍口述奏书揭发奸臣陈洸的罪行。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仅语。
(1)常州比岁灾,物力大屈,无可啖若曹。
(2)既营之以重资,而欲其不责偿于下,此必无之事也。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坐落于杭州西湖区的某网红书店,自开业以来就以“高颜值”广受欢迎,是著名的打卡胜地,店内宽敞明亮,巨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图书。许多顾客也会与书墙“拍照留念”。不过前段时间有读者突然发现,书店内落地书柜的上半部分有大量用于装饰的假书。有人对此非常不解,认为“取名书店却又摆放假书,让弥漫书香的“人间天堂”变得“虚有其表”。也有人表示理解,“为了书店更好看,放点假书也未尝不可,那个高度,顾客反正也拿不到”。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给书店老板或读者写一封信,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