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日前在某网站开设微博,言语诙谐、机智幽默,颠覆了不少网友以往的印象。
B. 千古奇书、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多才多艺,他对于风筝的制作工艺还颇有造诣和研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风筝高手。
C. 3月12日,大型昆曲豪华青春版《红楼梦》,在BTV大剧院进行彩排演出,部分两会代表受邀到场观看。
D. 虽然王夫人与王熙凤是嫡亲的姑侄女关系,但都打着自己的算盘,经过短期的利益合作后,终于分开了,这是一条亲情与利益矛盾的路,是一条不能统一的路。
2、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网络的互动性、网民的广泛参与性,使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创作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B.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C.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D.我省药品食品监督部门已着手对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按照诚信度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不良记录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诚信等级。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槁暴(pù)輮使之然(ròu)舟楫(jì) 舆马(yú)
B. 蛟龙(jiāo)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C. 镂金(lòu) 驽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D. 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螯(áo) 省乎己(xǐng)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陶渊明归隐田野,以“力耕”谋取“衣食”。这种情况与富贵绝无_______,在古人心目中乃成为真正的清高。
②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_______。
③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______的。
A. 因缘 踪影 息息相关 B. 姻缘 踪迹 休戚相关
C. 因缘 踪影 休戚相关 D. 姻缘 踪迹 息息相关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熟语的使用,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②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亮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亮》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③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
④21世纪的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良好,但是一些年轻大学毕业生却看不到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仍然书生意气,到国外去谋求就业。
⑤“古来磨灭几人知,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虽已就义七个多世纪,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万古。
⑥1945年,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压力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商国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明知是鸿门宴,但还是欣然前往,并以自己最大诚意和智慧化解了危机,拨开了云雾。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西洋团体格局),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险、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种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差序格局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家族制度为手段存在下来的。在任何社会,血缘关系都是存在的,但并不是任何社会的血缘关系都被强加有同样的义务。中国人的血缘关系深受儒家“孝悌”思想的影响,每个人都被儒家思想在血缘关系的网络中安排了具体的道德义务,而家族制度进一步在组织和制度上强化了这种义务。西方的宗教信仰和国家观念则大大削弱了血缘关系中的这些义务。因此,中国传统社会血缘关系的义务与西方社会血缘关系的义务有所不同,这就是费老讲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而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理由。
但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家族的力量已基本上消失了,特别是以族规家法为代表的宗族制度早已不再存在。而儒家“孝悌”思想在现代传媒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不大有道德约束力。这种情况下,构成附着在传统中国血缘关系上的道德义务越来越弱,以至于与西方社会相差不大了。这时候,我们不应再说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
与“差序格局”解体相一致的是农民人际联系的日渐广泛,姻亲关系的重要性在许多农村已远远超过宗亲,朋友、同学越来越多,类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业余爱好,一致的经济利益。相近的年龄,等等,都正在构成农村人际关系的主流。以前农村人情往来大都是宗亲与姻亲,现在人情中朋友的比重则越来越大。农民越来越成为社会各个朋友圈子的一部分,而不再只是宗族圈子的一员。朋友圈子是团体格局的,如徐勇所说“圈子内的人具有一定的平等和互利性”。
重要的是,在差序格局解体的时候,人们自己选择关系,这种选择的关系,依他们的理性算计。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则为农民提供了进行理性算计也交往朋友的理由。人际关系与经济利益越来越紧密地挂上了钩,人际关系也就变得越来越理性化了。
当前农村普遍的人口流动和农民的贫困化进一步强化了农村人际关系理性化的趋势。人口流动使农民可以摆脱村庄舆论对自己的压力,从而更容易摆脱道德义务和选择交往空间。贫困化则使他们将较少的资源更多地用于投资那些可以带来经济回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由血缘决定的人际关系之中。
人际关系理性化在农村形成了一个一个较宗族小得多的圈子,尤其是朋友圈子和亲戚圈子。当农村的经济环境较为恶劣、农民占有的经济资源较少时,这些圈子可能会因缺乏经济滋润而变得更小。而农村传统文化的解体,使农民越来越看重实际的有时是即时的好处,越来越忽视交往中的感情,这个时候,理性算计的农民终于会因为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足够的人际联系,而在出现突发性生产生活事件时,没有应对能力。
(摘编自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人际关系理性化》)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的含义,小到一个人,大到全天下,说明“家”有很强的伸缩性。
B.现实生活中,没有两个人的差序格局是完全相同的,哪怕是亲兄弟。
C.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的变化是由人情冷暖的社会现象导致的。
D.西洋社会,孩子成年了住在家给父母膳宿费,是对成人权利的重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农村的人们将较少的资源更多地用于那些由血缘决定的人际关系之中而不是投资可以带来经济回报的人际关系中,从而导致自身贫困。
B.“差序格局”的解体,在某种意义上,其实质就是“人际关系的理性化”。
C.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已基本不符合当今中国农村的发展。
D.随着人际关系与经济利益越来越紧密,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理性化,其原因之一是人们的理性算计。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差序格局”观点的一项是(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C.富贵如龙游尽五湖四海,贫穷似虎惊散九族六亲。
D.地僻柴门堪系马,家贫蕉叶可供书。
【4】简要阐述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下中国农村人际关系“越来越理性化”的原因。
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而皆若偻。(姚鼐《登泰山记》)
(7)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8)《劝学》中强调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到达远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2)《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尽情说笑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 。
9、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诗经.静女》)
(2)______________,与子偕作。(《诗经.无衣》)
(3)信而见疑,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_____________,吟赏烟霞。(柳永《望海潮》)
(5)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
(6)忧懈怠,_____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
(7)_____________,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
(8)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论语》))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2)《涉江采芙蓉》中运用两个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游子的漂泊孤寂之感及对亲人的思念。
(3)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达愁绪多而绵长、无尽无休。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女子年老色衰,男子盔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竞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她己不再相倍爱情,并直接劝告其他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1】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睡海棠,春将晚”,这是以花喻人,说杨贵妃就像晚春时节的睡海棠一样娇柔妩媚。
B.“恨不得明皇掌中看”,是说杨贵妃恨不得让唐明皇把她像海棠一样放在手掌上把玩观赏,表现了她恃宠娇恣的心态。
C.此曲前半部分(以“不因”为界)主要是描写,着重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荒淫作乐的生活,简明精炼,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
D.此曲化用了李白“蜀道难”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唐明皇因红颜误国而仓皇西逃,前路莫测。
【2】有人说此曲后半部分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沿袭了“女色误国”的传统论见,体现了作者的偏见,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看法。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①,飞应募。从刘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冰上。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
绍兴元年,张俊请飞同讨李成。时成将马进犯洪州,连营西山。飞请自为先锋,俊大喜。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进大败,走筠州。飞抵城东。贼出城。飞布阵十五里,设伏,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选骑二百随帜而前。贼易其少,薄之,伏发,贼败走。
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帝答曰:“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②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时洪皓在金国中,蜡书驰奏,以为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诸首闻其死,酌酒相贺。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敢战士:是民间招募的武者,非正规军。②背嵬(bèi wéi):亦作“背峞”,古代大将的亲随军。背嵬军是南宋岳飞统领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B.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联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C.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D.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的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古人称呼别人时一般称字,以表示礼貌和尊敬。
B.《左氏春秋》即《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出自《左传》。
C.“射”与礼、乐、御、书、数并称“六艺”,是始于周王朝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亦指此意。
D.“绍兴元年”和《琵琶行》中的“元和十年”使用的都是年号纪年法;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飞学习刻苦。小时候家境贫寒,他捡柴点燃当做蜡烛照明,通宵达旦的读书学习:学射箭,学会了教者的全部技艺,能左右开弓射箭。
B.岳飞英勇善战。在与马进的战斗中,他先是派部下攻入敌阵,大败敌军。后又在追击中设下伏兵,再次大败敌军。
C.岳飞志在报国。他多次朝见皇帝,谈论恢复中原的策略,后来又进军朱仙镇,与兀术对峙布阵,最终重创敌军,使兀术逃回汴京。
D.岳飞惨遭陷害。秦桧主持议和,金人把杀死岳飞作为议和的条件,秦桧也担心岳飞会阻止议和,祸及自身,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岳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冰上。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
(2)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四十年改革开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人生也是这样,步入高中的我们走过任性自我,走过困惑迷惘,走过失败挫折,渐渐成长的我们,终将赢得靓丽灿烂的青春美好。
要求:请以“走过,才美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注意书写规范和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