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年天津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斑驳 寂廖 瞻前雇后 姗姗可爱 B.犬吠 篱笆 残壁断垣 越组代庖

    C.象笏 兹事 百战不怠 仰天长啸 D.枇杷 修葺 万赖俱寂 百无聊赖

  • 2、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殿、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一般修建于ー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而中国的长城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莫高窟千年始终血脉畅通,呼吸匀停。

    A.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善于保护历史遗迹。

    B.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更具有保存价值。

    C.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创新性。

    D.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传承性。

  • 3、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不属于“风”的是    

    A.《七月》

    B.《生民》

    C.《东山》

    D.《硕鼠》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防止传播二手烟,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 如果能够回收天然气锅炉房烟囱排放的水气,我们不仅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而且还可以利用热循环原理提高整修锅炉房的效率。

    C. 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军事天地》推出“深度军情”版块以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复杂军事战略环境。

    D.有人发表评论说等候在姚贝娜病房前的记者们都是没有关怀之心的小人,对此言论,许多人表示实在难以随便苟同。已纠正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确实是________,内容丰赡,情节跌宕,人物生动,思想深刻,给读者以启迪。

    ②经长达三年的研究讨论,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________的高考改革终于破冰启动。

    ③避险搬迁户高中余因为妻子的肾摘除手术而________,于是打算卖掉房屋,乡里通过各种渠道为他争取补助,并将他家纳入低保户。

    A.鸿篇巨制     众望所归            别无长物

    B.长篇大论                人心所向                债台高筑

    C.鸿篇巨制                人心所向                债台高筑

    D.长篇大论                众望所归                别无长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今热词,是国家未来几十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二氧化碳的去除量相互抵消。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置条件,只有实现碳达峰,才能实现碳中和。从发达国家碳达峰路径来看,碳达峰后会经历一个平台期,之后随着技术进步,碳捕集技术和负排放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碳排放水平会持续下降,进入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水平越低,减排成本和难度就越低,实现碳中和的压力就越小;反之,实现碳中和所要求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模式转变的速度就越快,难度就越大。

    2016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提请所有缔约方在2020年前提交21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以推动全球尽早实现深度减排,确保到本世纪末将地球表面升温控制在2度或1.5度之内。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高度契合《巴黎协定》要求,是全球实现温控目标的关键,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体现了我国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从历史排放看,发达国家制造了更多的排放总量,但大多在20世纪后半期或21世纪初就实现了碳达峰。而我国将用全球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完成全球最高的碳强度降幅,这意味着我国从碳达峰到净零排放几乎没有缓冲期。

    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我国主动作出的战略决策,可借此推动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在全球经济社会能源变革的大趋势下,有助于倒逼中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

    我国现阶段处于工业化后期,不同于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我国仍需继续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于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语境下,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挑战。首先是必须追求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基于化石燃料的高碳产业结构应按照碳排放水平进行重新调整,高碳排放的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在原来“上大压小”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必须开展低碳化改造。其次是需要培育新兴产业。清洁化和低碳化的趋势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新兴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先天具有低碳化优势,能以较低成本走上低碳甚至零碳的发展方向。

    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和碳减排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长期以来,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造成这些资源型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往往过高,因而碳排放规模较大,这些地区能否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完成碳减排任务,是全社会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如果新兴产业和低碳产业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以弥补资源枯竭或化石能源退出带来的负面影响,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不成功的。

    另外,碳中和意味着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重构,这将是一个利益重组的过程,产业转型存在很大风险。如煤电产业,根据对2019年现存煤电项目的财务成本核算,全国有近70%的煤电机组处于亏损状态,若采取提前退役和降低发电小时数等方式逐步退出燃煤发电,煤电部门亏损状况或将加剧,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给地方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并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

    此外,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在继续推进,还有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新建和翻新需求,在这样的发展阶段,要有效控制碳排放困难较大,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

    (摘编自《碳达峰、碳中和的经济学解读》,《光明日报》2021年6月2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最高值后,碳排放量就会随着技术进步和普及持续下降,直到排放值为零,实现净零排放,完成碳中和。

    B.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中国若能如期完成碳中和目标,将对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温控目标做出关键贡献。

    C.因为几乎没有缓冲期,所以中国要用全球最短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强度降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D.碳中和的利益重组过程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基建将加大有效控排难度,产业转型路径须切实可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碳达峰时间和峰值水平直接决定碳中和难度,所以要加快转型尽早达峰,并充分利用达峰之前的时间积极减排,降低峰值。

    B.只有低碳产业和新兴产业充分发展,以弥补资源枯竭或化石能源退出造成的负面影响,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才算成功。

    C.新兴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先天具有低碳化优势,而且成本较低,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必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D.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对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变革具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3】碳达峰、碳中和将为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中国带来哪些积极变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_”。在后面又用金石做比喻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将愁思形象化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邦彦《苏幕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的《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助典故,表达了他对晋武帝生死都要相报的忠心。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其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的品格。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水、鸟”是诗人们钟爱的意象,在诗人笔下,它们或灵秀或壮阔,或低吟或高唱,给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意趣。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傍晚时分云静鸟倦令作者留恋不已的图景。

    (3)冬奥闭幕折柳赠别的节目,表达了对国际友人的深情,也表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送别方式,在古典诗词里,“柳”大多表达留恋、思念之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旧时凡遇祭祀、婚嫁、安葬等大事,都会选吉利日子举行,称“择吉”。《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恰能印证这一习俗。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只是“______________”,所以你每天思考,还“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词中经常用到鸡、鸭、狗这些意象,请写出包含以上任意意象的两个句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本诗的开头很别致,请结合全诗分析它的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孝矩

    ①元孝矩,河南洛阳人也。祖修义,父子均,并为魏尚书仆射。孝矩西魏时袭爵始平县公,拜南丰州刺史。时见周太祖专政,将危元氏,孝矩每慨然有兴复社稷之志,阴谓昆季曰:“昔汉氏有诸吕之变,朱虚、东牟,卒刘氏。今宇文之心,路人所见,颠而不扶,焉用宗子?盍将图之?”为兄则所遏,孝矩乃止。

    ②其后周太祖为兄子晋公宇文护娶孝矩妹为妻,情好甚密。及闵帝受禅,护总百揆,孝矩之宠益隆。及护诛,徙蜀。数载,征还京师,拜益州总管司马,转司宪大夫。

    ③高祖重其门地,娶其女为房陵王妃。及高祖为丞相,拜少冢宰,进位柱国,赐爵洵阳郡公。时房陵王镇洛阳,及上受禅,立为皇太子,令孝矩代镇。既而立其女为皇太子妃,亲礼厚。俄拜寿州总管,赐孝矩玺书曰:“扬、越氛祲,侵轶边鄙,争桑兴役,不识大猷以公志存远略,今故镇边服,怀柔以礼,称朕意焉。”时陈将任蛮奴等屡北,复以孝矩领行军总管,屯兵于江上。

    ④后数载,自以年老,筋力渐衰,不堪军旅,上表乞骸骨。转泾州刺史,高祖下书曰:“知执谦撝,请归初服。恭膺宝命,实赖元功,方欲委裘,寄以分陕,何容便请高蹈,独为君子者乎!若以边境务烦,即宜徙节泾郡,养德卧治也。”在州岁馀,卒官,年五十九。谥曰简

    (《隋书·卷五十·列传第十五》)

    【注】 ①氛祲jìn:比喻战乱,叛乱。②大猷:治国大道。③谦撝huī:谦逊。④委裘:任贤举能。⑤高蹈:超脱。⑥卧治:典出《史记•汲郑列传》。西汉时汲黯为东海太守,“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⑦简:指为政清简。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卒刘氏_____ (2)亲礼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及护诛,徙蜀(2)时陈将任蛮奴等屡寇江北

    A. 搭乘  偷盗   B. 坐落 盗匪   C. 定罪   侵犯   D. 由于 偷袭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兄则所遏/独君子者乎!   B. 孝矩止/度我至军中,公

    C. 公志存远略 / 怀柔   D. 怀柔以礼,称朕意/积土成山,风雨兴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见周太祖专政,将危元氏,孝矩每慨然有兴复社稷之志

    5结合全文看,元孝矩为官并受到重用的主要因素有:

    6依据第③、第④段画线句写出元孝矩获“简”谥号的原因。(用原文回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