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以下哪句是诗人丘逢甲的作品?( )
A.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B.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D.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
2、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的是( )
例句:异乎三子者之撰
A.此盗跖居民间者耳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下列各句中, 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陈老师著述的《民国文人》出版后,读者反映非常好,陈老师就给我们几个高足寄了一些。
B.你送来的作品 ,我已认真看了,有几处不妥当的地方,我斗胆加以斧正,现在读来 好多了。
C.令爱能在上次 的省青少年民歌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全是您悉心指 导的结果,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D.您老是知名的教 育家、文学家,当我得知忝列门墙之 时,心中狂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登上华山的高峰后,游客们心情十分兴奋,他们居高临下,指点江山,赞美着眼前的大好风光。
B. 鲁迅先生的杂文短小精悍,诙谐幽默,如匕首,似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
C. 他反复思考,认真研读材料,然后执笔成文,行文如高山流水自然流畅,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D. 小周这次获得头奖是预料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5、下面句子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杰出的学者和民主战士。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等。
B.《短歌行》是一曲“求贤歌”,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能够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珍珠翡翠白玉汤
蔡兴荣
牛掌柜看着稀稀落落的客人,轻轻叹了口气。
珍珠食铺,开了近十年,生意和小溪里的水一样,平平淡淡。
牛掌柜出身贫穷,人善良,开了食铺,常常想起小时候搜肠刮肚,四处找食的日子。开张之日,牛掌柜就定了一个规矩,只要贫穷没饭吃的人进店,免费供应一菜一饭。这可是衢州城独一家的事。
新食铺开张,客人多,僧道、艺人、乞丐免费吃的也多,只能赚一点儿辛苦钱了。
牛夫人不乐意了,打起了退堂鼓。牛掌柜依然乐呵呵的。
人都是有良心要脸面的,绝大多数免费吃饭的人都是偶尔路过来应个急,也有断断续续来的,唯独有一个道人,却是每晚必到。牛夫人有了想法,脸上就挂不住了,上菜的盘子出了声响,牛掌柜看在眼里,自己亲自上菜。客人少的时候,他还会请道人喝一杯。道人须发飘飘,眉毛花白,无论别人什么眼神,他都不以为意,吃完就走,连谢谢二字也绝口不提。牛掌柜从来不多问。
一年后,道人忽然来和牛掌柜辞别,说要云游去了。牛掌柜有一点儿意外:“是我有招待不周吗?”道人抚着掌柜的背,哈哈大笑:“我观察一年了,你生意不好,做善事却从不间断,心地纯厚,内外如一,你是真善人哪!”
一周后,珍珠食铺推出新珍珠翡翠白玉汤。
名声很快传出来,新客加老客,队就排到了街上。食客的队伍招引了外地人品尝,珍珠食铺成了全城最旺的食铺。
一个青瓷的圆盘,豆腐如白玉柔和,菠菜翠绿如扇状铺开,白米如珍珠圆润飘浮,中间是菠菜的红根,做成昂立的孔雀来,整个造型就像孔雀开屏。白绿红三色,清清爽爽,赏心悦目。
这道菜,豆腐细腻润滑,菠菜清脆爽口,最绝的是鲜,如琼浆玉汁,品尝之后无法忘怀。
一个月后,更离奇的事发生了。一个官吏的母亲,眼睛昏花,第一次吃这道菜,赞不绝口,之后每周都要来两次。一个月下来,老太太的眼睛竟然明亮了,她四处传颂。一位有文化的老者,多年的老寒腿,走路不利索,每周必吃,拐杖竟然丢开了,欢天喜地。其他病痛减轻者等更是不计其数,食铺门庭若市。
城里人在传颂珍珠翡翠白玉汤,也在传颂牛掌柜的美德。
牛掌柜雇了两个伙计,旺财和来福。旺财聪明伶俐,嘴甜,会来事儿。来福老实憨厚,做人规矩。牛掌柜的女儿叫珍珠,年方二十,长得俊美异常,肤细如脂,笑起来,眼睛像一汪清泉,透人心底。两个伙计都喜欢珍珠,暗暗省下工钱,买了好东西送珍珠。珍珠不谙世事,对谁都很好,天天开心得像个小孩儿似的,四处蹦蹦跳跳。
珍珠食铺的这道菜,外面的菜馆纷纷跟着推出,可怎么也做不出牛掌柜的味道,众人皆觉得是个谜,
这道菜的秘方,藏在牛掌柜的手里脑里。每天凌晨,牛掌柜会出现在后院,开始调配豆腐,绝不让人看。
旺财暗暗上了心,他常常爬到后院的墙头上偷学。有一次,他上个墙头,发现有一枚铜钱,又一次看到了一根红线,他也没有在意,半年了一无所获。
有一天,旺财照旧爬上了墙头,脚下石头忽然一松,整个人掉了下来,陷到了沙坑里,他摸到了一个拨浪鼓。旺财心里明白,和掌柜的缘分尽了。
第二天,旺财来辞行。
牛掌柜沉默片刻,说:“做事要先做人,你头脑聪明,却没有用在正道。世间万物,自有归属。你想要,不能去偷去抢。我已经提醒你两次了:铜钱就是取之有道,红线就是不要跨越做人的底线。你不听,所以摔了。”
临行,牛掌柜送旺财一张纸,写着几行字:豆腐、菠菜、白米、鸟脑、金丝楠棍……这是道人留给他的秘方,道人是朱元璋的后人,这道菜就是当年宫里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旺财痛哭流涕,他懂,按照风俗,这是牛掌柜和他最后的交情,他辛辛苦苦偷了半年,牛掌柜就这样白白给他了。
他走到门口,回身三叩九拜,眼里含着泪水,心里想着珍珠,从此要远走他乡了。来福追出来,塞给他一个包袱。
旺财走了,秘方也带走了,来福有一点儿失落,珍珠咯咯直笑,点着他的额头:“你傻啊,爹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你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名字很有特色,像珍珠、来福、旺财、珍珠翡翠白玉汤赋予对象个性化特点,寓意丰富。
B.其他菜馆始终做不出地道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表明做菜如做人,德才兼备方是正道。
C.旺财在墙头发现的铜钱和红线,是牛掌柜觉察到徒弟偷学的行为后对他善意的提醒。
D.小说巧用对比,用食铺前后经营状况的变化,旺财和来福人生际遇的不同,突出丰富深刻的主题。
【2】小说结尾珍珠对来福说:“你傻啊,爹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你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古人云:“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请结合这句话分析牛掌柜的形象。
7、不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南山的美景正好与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2)在《赤壁赋》中,苏轼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
(2)徐志摩《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一诗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或表现男女曾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一文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归园田居》中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
(3)曹操的《短歌行》中出自《诗经·政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常从自然界中感知时间,体悟生命,而“长江”因其所蕴含的阔大意境和深邃情感备受文人青睐,“长江”二字频繁地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荀子《劝学》一文中,作者以“木”为喻的句子“_____________”和以“金”为喻的句子“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②《琵琶行》第一、二自然段,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来渲染环境气氛或衬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③《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狗吠、鸡鸣,与王籍的五言律诗《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④杜甫的《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前文对秋天萧瑟景物的描写转为对羁旅之愁和孤病之态的描摹。
⑤《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酬李都督表丈①早春作
杜甫
力疾②坐清晓,来诗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注释】①表丈:即表伯叔。②力疾:扶病强起。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标题可知这是一首酬和诗,诗人的表丈李都督写了《早春》诗给诗人,诗人便写下本诗来酬答;首联“来诗”二字亦可证明。
B.颔联“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紧承上联,诗人因读来诗,愁绪也因此更增,感伤自己年华老去,不免心生悲凉。
C.颈联“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虚写,“入”“归”二字传神地写出了早春的意蕴,体现了生命的复苏与萌动,反衬悲情。
D.整首诗基调沉郁,首联“悲早春”含伤春之感,中间两联对仗工整,抒写心中无限幽思,尾联情感丰富而深沉。
【2】本诗的尾联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我望于时人也。
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劫,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家累仅三十口,携此将安所归托乎?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此一事耳。足下谓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知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今年加长矣,复驱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所贵乎京师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义者多乎?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其知我者固少,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
嗟乎!子之责我诚是也,爱我诚多也,今天下之人,有如子者乎?自尧舜以来,士有不遇者乎?无也?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力不足,势不便故也。仆于此岂以为大相知乎?累累随行,役役逐队,饥而食,饱而嬉者也。其所以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然所爱于我者少,不知我者犹多,吾岂乐于此乎哉?将亦有所病而求息于此也。
嗟乎!子诚爱我矣,子之所责于我者诚是矣,然恐子有时不暇责我而悲我,不暇悲我而自责且自悲也。孔子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若仆无所依归,无箪食,无瓢饮,无所取资,则饿而死,其不亦难乎?子之闻我言亦悲矣。
(节选自韩愈《与李翱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B.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C.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D.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下,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仆,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
B.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公”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
C.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黔首、黎民、庶民、氓都有百姓的意思。
D.孔子,孔姓,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得人赏识,内心情感复杂。在李翱的信使到来之后,他心中既高兴,又惭愧;他肯定了李翱的观点,同时也表达了对对方赏识自己的感念之情。
B.韩愈家庭贫困,不愿仰人鼻息。他家三十口人,曾遭劫难,衣食难保;他曾经在京城八九年,每天靠求人才能生活,如今回想起来内心仍悲痛不已。
C.韩愈感叹自从尧、舜以来,读书人就存在怀才不遇的现象,唯独自己能不受玷污,要找到安乐之所。
D.韩愈认为,颜回有孔圣人作为依靠,又有饭吃,又有水喝,没有性命之忧,做到“不忧而乐”并不困难。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痕迹无处不在。脸上的皱纹,是岁月的痕迹;金色的麦浪,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痕迹;良渚出土的黑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我们的先祖留下的痕迹;竹帛上的文字,是人类思想的痕迹……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处于青春年华的你,将为自己、为社会、为时代留下怎样的痕迹?根据你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