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必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或平辈间互拜之礼。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
D.檄,是古代写在竹木简上的官方文书,常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_________要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直接体现。
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若将人才、资金都_________在本土,就必然要被边缘化;反之,如只将人才、资金流出不流进,也必然要贫困化。
③从一些网站的留言中,我们看到,公众对学术腐败深恶痛绝,人们殷切期盼着早日_________学术腐败的“毒瘤”。
A.必定 固守 驱除 B.必定 恪守 祛除
C.必然 固守 祛除 D.必然 恪守 驱除
3、下列各组句子中,“负”的意思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宁许以负秦曲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⑦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A.①③④/②/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②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奥斯卡奖” ①国际电影节奖项,②一个美国本土电影评奖,③由于美国电影文化影响了全球电影游戏规则,它④超越本土性,被视为世界电影“至尊”。 ⑤为了增强国际性,它 ⑥设置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专门颁给优秀的非英语影片。
(1) (2) (3) (4) (5) (6)
A. 不仅是 更是 只是 才 然而 又
B. 不是 而是 只是 才 同时 /
C. 不仅是 更是 正是 / 同时 又
D. 既是 也是 正是 就 然而 /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B. 古人说:“文无定法”。鲁迅说,所谓“作文秘诀”都是“ 骗人”的;后来邓拓说写作只有一条“不要秘诀的秘诀”,其看法与鲁迅的实质相同。
C.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D. 水有动态美和静态美,静者如湖、沼、潭、池、泽;动者如江、河、溪、泉、滩、瀑……等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多样性有异曲同,土之妙,说表现为各类文化丰富多彩,也意味着每一种文化要不断创新发展。文化创新不同于熊彼特意义上的科技变革的迭代“破坏”,也不会是一个创新代替或贬抑另一个创新。每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创新都是一次人类创造力的礼赞和丰富。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励精图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硬实力”大国强国,但文化意义上的“软实力”尚不足以匹配这样的国际性大国强国。 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亟待更加自信而有活力的文化价值支撑,需要不断满足国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需要凝聚全球华人的价值共识,需要参与国际文明对话,需要为全人类贡献文艺创造力。文化创新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策略。
文化创新要有文化传承的担当。如果没有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基本价值、生活方式及发展模式感同身受的热爱与关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创新。文艺创作上所谓“民族即世界”的共识背景就是上述理念的形象表述。中国的文艺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接续文脉,树立中国文艺精神,以中国几千年积淀的智慧与情怀,讲好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的中国故事。
文化创新要有文化实践的自觉。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是特定人类共同体长期生活的沿袭积淀。曾经的文明盛绩固然是令人向往和骄傲的文化记忆,但文化从来都应该是鲜活的、不断生长着的。文化创新其实就是对于不断发生着的文化实践的尊重和提炼,文化的创新从来都是那些具有深厚生活体味同时又能敏感地感知社会生活变化并加以艺术化处理的人们的成就。中国正在经历着独特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与多种思潮的激荡融合态势。深入其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去审视、分析并表现这种奇特的文化景观,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最有意义的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要有多元融合的包容。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厚道包容是化解文明冲突、促进社会融合、激发文艺繁荣的关键。历史上每一个多元文明融汇的时代都是文艺创造的高峰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此,唐宋时期如此,元明时期如此,晚清民国时期亦如此。当前,中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型时期,一方面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与民族定力,另一方面也要有欣赏并拥抱多样性文化的大国气度。中国文艺的繁荣,既需要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的耕耘努力,也需要敞开怀抱吸纳一切热爱中国文化、关注中国实践的国际人士投身中国文化内容的创新。比如,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工作者参与到了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在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化程度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国电影的创造力。
不失自我,不拘一格,在全球化体系中,中华文化定当别开生面,促进人类多样性文化生态繁荣兴盛。
(摘编自魏鹏举《文化创新的本质是自信而多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文化创新,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感同身受的热爱与关切之上。
B.文化创新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不断提炼文化理论来实现的。
C.中国每个朝代的多元文明融汇,都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D.中国正处在重要转型时期,文化创新应依靠本国文艺工作者而非国际人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运用类比,指出人类文化要不断创新发展,为下文论述奠定基础。
B.文章论证着眼于当下形势的分析,时代感较强,同时兼顾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主体部分从担当、自觉、包容等角度论述了中国文化创新应有的做法。
D.文章关于电影市场的事例,论证了国际人士能增强中国电影创造力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种文化都需要创新发展,这是出于人类延续精神血脉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B.要想使中华文化延续下去并提升其软实力,当前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薪火相传。
C.文艺工作者有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树立了中国文艺精神,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D.文化创新要有多元融合的包容,但并不是对世界多样的文化,我们都要全盘接纳。
7、名篇名句默写。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传神地再现了周瑜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潇洒风姿。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北伐失败告诚统治者收复中原要有所准备,不要草率出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声声慢》中,写黄昏时分,梧桐、细雨更让她愁苦难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琵琶行》中,诗人多次用“月”这个意象,如以“_______”烘托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心情,以“______”和四周的寂静衬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以“______”烘托丈夫远离后琵琶女的孤独无依。
(2)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传统节日村中热闹景象和淳朴民风。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写到,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曹刿以“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反驳同乡“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的观点。
(2)韩愈在《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3)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弹奏结束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周围环境,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2)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青,__________________;冰,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饯薛大夫护边
李峤
荒隅时未通,副相①下临戎。
授律②星芒动,分兵月晕空。
犀皮拥青橐,象齿饰雕弓。
决胜三河勇,长驱六郡雄。
登山窥代北,屈指计辽东。
伫见燕然③上,抽毫颂武功。
[注]①副相:御史大夫的别称,此处指薛大夫。②授律:此处指接受命令。③燕然:典出《后汉书》,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班固奉其命令刻石勒功,记汉威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边塞的荒凉偏远和与世隔绝,点出薛大夫此次受命护边的艰辛。
B.古人认为官员是天上的星宿,诗中以“星芒动”来写薛大夫受命护边。
C.诗人亲眼目睹出征将士个个装备精良,英勇威武,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D.诗中的“决胜”“长驱”,盛赞薛大夫率领将士所向披靡的勇猛气势。
【2】作为一首饯别诗,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特别之处?诗人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天下实无材。此三蔽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焉。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其所异者蔑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所以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取材于王安石《材论》)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特未知其故也 特:只不过
B.惟其遇事而事治 治:处理得好
C.求其所异者蔑矣 蔑:微小
D.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 别:告别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患材之不众 人之有异能于其身
B.不患士之不欲为 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C.而其将无不趋我 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
D.尽其道以求而试之 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荣辱忧戚在我 他们的荣辱忧伤令我挂怀
B.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 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
C.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 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
D.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
【5】下面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文中的【甲】处?请根据文章及所选材料的大意简述你的理由。
【材料】
(1)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此弓人之所当知也。
(2)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
(3)南越之修簳①,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决胜之所宝也。用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②。
注释:①簳:小竹,可做箭。②梃:棍棒。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羊群中有领头羊,它在羊群中很有权威,领头羊走到哪里,羊群跟到那里,不管它采取什么行动,其他所有的羊都会不由自主跟上前去。
在“人”字形的雁阵中,领头雁承受着最大的空气阻力,也最为辛苦。为了确保整个雁群的安全与准确飞行,其中几只强壮的大雁轮流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