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孝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

    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

  • 2、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称为R环结构,这种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

    B.R环结构中可能有较多的G-C碱基对

    C.细胞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在细胞核中

    D.是否出现R环结构可作为是否发生复制的判断依据

  • 3、2023年1月8日起,国家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从“甲类传染病”到降为“乙类”,我们不再实施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时会被溶菌酶处理,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新冠康复者检查会出现核酸检测阴性,抗体检测阳性的情况

    C.安徽智飞重组亚蛋白疫苗制作的关键是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D.新冠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都是RNA

  • 4、拟南芥种子中含有的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研究发现,CRY1能作用于脱落酸(ABA)而影响种子的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和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含0mol/L,0.5mol/L.0.8mol/L. ABA的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野生型相比,CRY1突变体种子的萌发受ABA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B.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ABA浓度越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

    C.置于适宜光照条件的原因是CRY1是感光受体,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

    D.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提高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 5、紫外线照射大肠杆菌会使其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T-T)而损伤DNA.重组修复是DNA修复机制之一,即双链DNA中的一条链发生损伤,损伤DNA进行复制时,由于损伤部位不能成为模板使子链产生缺口,通过分子重组从未损伤母链的对应部位切出相应的部分将缺口填满,母链缺口在酶的作用下完成修补。若干代以后,损伤的DNA链逐渐被“稀释”,最后不影响正常的生理过程,损伤也就得到了修复。下列说法错误是(  )

    A.碱基类似物诱发基因突变的机理与紫外线的作用不同

    B.DNA损伤会使其空间结构改变,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C.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在修复母链缺口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用H3标记的核苷酸培养,损伤DNA重组修复n代后被标记单链数为2n+1-2

  • 6、某些病毒感染会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某科研团队采用脱毒技术快速繁殖“阳光玫瑰”葡萄品种,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②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X可指试管苗的茎尖

    B.推测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比病毒更耐高温

    C.过程①、②所用的MS培养基无需另外添加植物激素

    D.可通过PCR、抗原-抗体杂交等方法对再生植株进行病毒检测

  • 7、甲图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示相应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即仓鼠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

    B.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以后,仓鼠种群数量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为c时

    C.从甲图可知,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由K0降到了K2-K3之间

    D.乙图中A不属于仓鼠的同化量,图中仓鼠→B→C→某种天敌也不能表示一条食物链

  • 8、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B.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C.酵母菌存活时或裂解死亡后释放到细胞外的酿酶都具有催化功能

    D.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8个·mL-1

  • 9、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脂肪鉴定中可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B.利用“加法原理”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C.配制5%~20%的盐水,煮沸冷却后制作泡菜

    D.通过发酵获得的单细胞蛋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显紫色

  • 10、肿瘤细胞表面抗原不能诱导强的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DCs)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细胞保持了DCs 和肿瘤细胞的特性,能高效地将肿瘤抗原呈递给免疫系统,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同时还可以维持较长时期的抗肿瘤免疫。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非常诱人的前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B.融合细胞主要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C.树突状细胞可在体内起呈递肿瘤抗原的作用

    D.体外培养动物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适量抗生素

  • 11、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如盐度、水温)等影响,而周期性地定向往返移动。根据洄游的目的可划分为三大类,即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的种群数量

    B.鱼类洄游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的作用

    C.决定鱼类洄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

    D.研究鱼类洄游规律,有利于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促进渔业生产

  • 12、如图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

    B.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

    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 13、在编号为①-④的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培养液和不同添加剂,进行人体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采用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方法分析,发现各培养皿均有细胞发生变化:①中部分细胞为圆饼状,无核;②中部分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③中部分细胞裂解,溢出大量细菌;④中部分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并出现甲胎蛋白。这些变化分别属于(       

    A.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

    B.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C.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D.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 14、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节过程①和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均需要通过大脑皮层

    B.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比过程⑤迅速

    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

  • 15、我国提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下列措施与上述政策不相符的是(       

    A.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关停所有高耗能产业,淘汰全部煤电产能产业

    C.开展汾河流域湿地生态修复项目

    D.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大力开发新能源

  • 16、下列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不能达到相应研究目的的是

    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时,用3H标记氨基酸

    B.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时,用14C标记CO2

    C.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时,分别用35S和32P标记蛋白质和DNA

    D.研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时,用3H标记胸腺嘧啶

  • 17、“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

    B.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C.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涨破

    D.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 18、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侵染水稻叶片,经组培、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水稻突变体。利用不同的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总DNA、电泳;并与野生型的处理结果对比,得到图所示放射性检测结果。(注:T-DNA上没有所用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检测结果时使用了放射性标记的T-DNA片段做探针

    B.该突变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T-DNA插入到水稻核DNA中

    C.不同酶切显示的杂交带位置不同,说明T-DNA有不同的插入位置

    D.若野生型也出现杂交带,则实验样本可能被污染,检测结果不准确

  • 19、下图为人体内存在的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寒冷或紧张时,图中激素b的含量首先增加

    B.a、b、c均靠体液传输,只运输给靶器官和靶细胞

    C.激素c分泌增加,对甲、丙分泌激素a、b有促进作用

    D.激素c是促甲状腺激素,其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直接调节

  • 20、剥离枪乌贼巨大神经,分别浸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给予同等强度刺激,测得膜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三组实验中,100%生理盐水组为对照组

    B.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动作电位幅度下降

    C.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神经的静息电位升高

    D.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兴奋的传导速度可能减慢

  • 21、火鸡为ZW型性别决定,WW胚胎不能存活,火鸡卵有时能孤雌生殖,有三种可能的机制:①卵的形成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仍为二倍体;②卵和极体受精;③卵核染色体加倍。预期三种假设所产生的子代雌、雄比例分别为

    A.全为雌、4:1、全为雄

    B.全为雄、4:1、全为雌

    C.全为雌、1:2、全为雌

    D.全为雄、1:2、全为雄

  • 2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在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哪种成分,可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A.RNA

    B.蛋白质

    C.DNA

    D.多糖

  • 23、光呼吸是O2/CO2偏高时与光合作用同时发生的生理过程,是经长期进化形成的适应机制。光呼吸和暗反应关系密切,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呼吸可保证CO2不足时,暗反应仍能正常进行

    B.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强于暗反应容易导致光呼吸发生

    C.光呼吸过程虽消耗有机物,但不产生ATP

    D.抑制光呼吸能大幅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 2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B.生态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C.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比较有效的措施

    D.人类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等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野生型均为红眼,突变型为白眼。摩尔根用野生型红眼雌蝇与突变型白眼雄蝇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控制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应该是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F2个体凡是白眼均为雄性,凡是____________,由于当时尚未对果蝇的Y染色体有清楚的认识,摩尔根对此实验结果的解释是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仅仅位于X染色体上。

    4)有人认为在今天看来,仅凭该实验结果尚不能排除Y染色体上有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请以此实验的F1代果蝇、F1雌蝇的测交后代以及自然界的野生型果蝇(不含白眼基因)为材料,从中选出两对杂交组合,对摩尔根解释的可靠性进行独立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这两对杂交组合及其唯一支持摩尔根解释的预期结果)。

  • 26、 玫瑰香草莓享誉全国,为提高产量和质量,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选取生长良好的草莓幼苗进行光照和遮阴处理,并对两种环境下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实验二:将消毒后生理状态良好且相同的草莓幼苗分别置于pHabcde的培养液培养,其他条件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草莓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

    (1)实验一中所测定的吸收光能的色素除了叶绿素a、叶绿素b之外,还包括   ,这些物质分布在 (填具体结构)。测定色素含量前,需要提取色素,提取的方法是:在剪碎的绿叶中加入SiO2 无水乙醇后快速研磨,经过滤获得色素滤液。

    (2)草莓光反应产生的[H]与叶绿体基质中的 反应生成(CH2O),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CO2   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3)培养草莓幼苗的过程中,隔天更换培养液,除了可以防止缺氧造成烂根和营养不足之外,还能防止培养液的 改变,影响实验结果。在替换下来的培养液中加入      溶液颜色将由蓝变绿再变黄。

    (4)pHa,水稻幼苗要正常生长,每天适宜的光照时间不少于 h(保留整数)

     

  • 27、研究提高植物对CO2的同化力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一直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根据以下有关研究过程回答问题:

    (1)历史上,卡尔文及其同事研究植物对CO2的固定过程如下:

    为了探明碳的途径:将______标记的CO2注入培养藻的密闭容器,定时取样,每次将取样藻浸入热的乙醇中,其作用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然后应用双向纸层析法使得提取物______,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分析上面的斑点,并与已知化学成份进行比较。

    (2)在生产实践中,增施CO2是提高温室植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增施CO2时间过长,植物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

    原因是: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______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为适当升温提高了植物的______

    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解决“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 28、茉莉酸(JA)是植物体内存在的内源信号分子,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能力有关。 为了研究其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者开展了下面的实验研究。

    1)研究者分别用等量的JA溶液和蒸馏水处理生理状态相似的拟南芥离体叶片4天,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通过检测__________________说明JA能促进叶片的衰老。

    2)为进一步研究JA促进叶片衰老的作用机理,研究者选择野生型拟南芥和JA敏感缺 陷型突变体(COI-1基因发生突变,不能合成COI-1蛋白),用适量蒸馏水和JA溶液分别处理12天,结果如图2所示,b 组叶片明显生长停滞并变黄。其中a组为用蒸馏水处理的野生型植株,写出b组和c组分别选用的植株和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JA借助COI-1调控使多种蛋白质的合成量发生了变化,其中RCA蛋白(Rubisco酶,光合作用中固定二氧化碳的酶)是合成量减少的蛋白。为探究JA如何通过 COI-1抑制RCA的合成过程,研究者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处理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表示添加 JA,“-”表示未添加 JA)。

    ①由于细胞中rRNA(核糖体RNA)表达量____________,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参照,以排除_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综合上述研究,请阐明JA促进拟南芥叶片衰老的机制_______________

  • 29、将新生小鼠的神经元置于小鼠血浆中,将一电流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接于神经纤维的ab两处细胞膜外表面,当在a的左侧给予神经纤维一适当刺激,可迅速引发此处兴奋产生和传导。请回答:

    1)神经纤维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元内钠离子浓度_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血浆中钠离子浓度。

    2)在a的左侧施加刺激后电流表指针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据此能否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够双向传导的结论。如能,请说明理由;如不能,请提出解决方案。_________

    3)若实验所用神经元先经过了24h5℃的低温处理,测得动作电位峰值较处理前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

  • 30、普通油菜种子所含的芥酸会在动物心肌细胞处贮集造成组织损伤,因此培育低芥酸油菜是研究人员的重要目标。现已知菜籽的芥酸含量由两对等位基因HhGg控制。研究人员以下图所示路线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F1自交所得F2表现为1:4:6:4:1的性状分离比,其中低芥酸油菜仅占1/16

    1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   不会发生联会。F2中占6/16的中芥酸油菜可能的基因型为   。为了更高效地获得低芥酸油菜,还可采用 育种技术。

    2油菜的大规模种植中偶然发现了一株无花瓣突变体,为确定这一新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试验:

    第一步:无花瓣突变体与正常花瓣油菜杂交,F1全为正常花瓣油菜。

    第二步:将F1正常花瓣油菜与无花瓣油菜杂交,子代除正常花瓣油菜、无花瓣油菜外,还出现了花瓣退化不彻底的中间型油菜,且正常花瓣:中间型:无花瓣=1:2:1

    据此分析:

    无花瓣为   性状,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部分中间型油菜花瓣退化不彻底是因相关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了调节花瓣正常发育的多肽链中第13位氨基酸由苏氨酸遗传密码有ACUACCACAACG变成丝氨酸遗传密码有AGUAGC,则该基因的模板链上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F1与无花瓣油菜的杂交过程。说明:若该相对性状受n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表示。

    无花瓣油菜个体减耗节能、光能利用率高,较普通油菜可增产15%以上,现欲获得大量的无花瓣油菜种子,可采取的措施为  

     

  • 3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取若干株型、长势、叶片均一的水稻植株平均分为两组,每天傍晚分别将蒸馏水、1 mmol/L NaHSO3喷洒在两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研究小组进一步实验,用0.2 μmol/L 硫酸甲酯吩嗪(PMS)替代1 mmol/LNaHSO3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用0.2 μmol/L硫酸甲酯吩嗪和1 mmol/L NaHSO3混合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对应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通过图1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据图可知,0.2 μ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 mmol/L NaHSO3对水稻光合作用的效应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两者之间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累加效应。

    (3)从资料中检索到硫酸甲酯吩嗪(PMS)的使用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 ATP 的能力和光合放氧量,其作用部位是_______,其上发生的能量转换是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NaHSO3的作用机理与硫酸甲酯吩嗪(PMS)相同,至少应检测施用NaHSO3组叶片中的____________,并与_______________组中相关指标相比较。

  • 32、“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如图表示自然界中某动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若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一年后的数量为2N0,推测5年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

    (2)根据图中该动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曲线可知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0只。

    (3)若图中曲线代表草原上某种野兔的数量变化,则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在实验操作时,重捕老鼠中带有标记的个体,统计后因为保管不善被猫吃掉,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4)为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有人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6×25,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25个小方格,计数板容纳溶液的总体积为0.1mm3)统计其中5个方格,计数出每个小方格所含酵母菌的平均数为4个,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数是(稀释倍数为105____________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