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普洱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浦口(Pén)   (qiāo)  六(yāo)

    B.铮然(zhēng) (jiǎ)   (dí)

    C.蟆陵(Há)   (cáo)     (diàn)

    D.(jīn)   (yā)   (zhā)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观点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实在是震耳欲聋

    B. 学习本来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要肯用心,北大学生卖猪肉,也能卖出不同寻常的“北大范儿”。

    C. 在母校校史馆中陈放的老校园照片前,习近平指着照片上一处处熟悉的建筑,追忆往事,如数家珍

    D.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写出了灿若繁星的千古绝唱,而月到中秋,如水的月光更注满中国人的情怀,历代诗人则成为不可或缺的代言人。

    E. 一提去故宫,就是去看《清明上河图》;一提去台北,就是去看翠玉白菜。如此传承,未免有买椟还珠之嫌。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是有过《诗经》的民族,我们是有过诗意表达的民族。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我们需要生活;我们不光需要面包,还需要玫瑰。

    B. 民间流传着: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美髯白皙,骑一匹白马飘然而去。又传说:屈原死后,被一大鱼驮回秭归,终于从流放之地回归楚国。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

    C. 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D. 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作品没有得到人们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文风和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符合造成的。

  • 4、“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一定的(  )

    A.历史性 B.民族性 C.阶级性 D.地域性

  •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白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清凌凌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到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仍是明代的晨阳吧,斜斜地照在你的肩头,将你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

    我真的不知道,你在那里等我,等我好久好久。我今天才来,我来晚了,以致使你这样沧桑。而你依然很美,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真的,你还是那样纯秀、古典。只是不再含羞,大方地看着每一位来人。周庄,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呼唤好久了,却不知你在这里。我真想揽你入怀。只是扑向你的人太多太多,你有些猝不及防,你本来已习惯的清静与孤寂被打破了。我看得出来,你已经有些厌倦与无奈。周庄,我来晚了。

    有人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周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拟人、比喻、对比

    B.拟人、比喻、设问

    C.比喻、对比、设问

    D.拟人、对比、设问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札记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著述形式,又称杂识、杂录、笔谈等,今人常以“笔记”一名统之。古代札记的内容涉及广泛,包罗宏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无所不赅。在种类多样的札记体著述中,有一种是以学术问题探讨为主要内容,可称之为学术札记,其间多有真知灼见,是古代学术园地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

    札记为古人求知修学所倚用,在其学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古代的学术札记十分发达,成为传统学术的重要载体。以清代训诂学研究为例略作考察,即可知札记是清代学者训诂研究成果常见的载体形态。清代(尤其是乾嘉两朝)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此时学者在训诂研究上的所闻、所思、所得,有很多是以札记来承载和呈现的,如臧琳《经义杂记》、王鸣盛《蛾术编》、赵翼《陔余丛考》等学术札记,其中就多有训诂探究的内容,借此能窥见当时训诂学研究实绩之大略,甚至可以粗知清代学术的内涵、特点等。

    古代学术札记多是学者们在学术兴趣的驱动下潜心钻研、深造精诣而获得的成果,或记下了学者思考某一学术问题时乍现的灵光,或载录了学者经久探索某一学术问题所得的结果……其中多有新创之见、精粹之论,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以乾嘉学术札记的训诂研究为例,其中无论是微观的具体训释,还是宏观的理论探讨,多有精义妙论。清胡培翚说:“(乾嘉)有札记之书,所释非一经,每经不数条,顾较通释全经者时有创获。”清凌扬藻也有相近看法:“盖传注之文,全释一经,或不免敷衍以足篇目。杂家之言,偶举一义,大抵有所独得,乃特笔于书,说多可取。”可见,乾嘉学术札记所载者,多有作者在经义训诂上的创新自得之言,其价值有时甚至超过通释全经之书。

    古代札记在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有感而发,信笔所至,了无拘束。正如吕叔湘所言:“笔记作者不刻意为文,只是遇有可写,随笔写去。”因此,古代札记在形式上显得自由洒落、散漫无制。学术札记也当然如此,随意抒写,不事雕琢,更不措意于体系形式的建构,通常没有规整的结构框架和绵密的显性体系。

    古代学术札记缺乏形式上的系统,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内在的思想理路。对一部学术札记或若干相类的学术札记进行总体性观照就会发现,尽管其中的论述文字显得零碎散杂、漫无统纪,但实际上往往是围绕特定的学术论题或论域来展开研讨的,彼此关联,暗含着立体化的、动态生成的隐性系统。比如,乾嘉时代众多学术札记中的训诂理论材料,零珠碎玑般地散见于各处,羼杂于考据性文字之中,缺乏独立的显性体系,但如果从论题或论域的视角进行宏观审视,整体把握和解读这些分散的碎片化理论材料,则知其中蕴含着相通的思想因素,潜藏着内在的知识构架及其逻辑秩序,有其隐性体系。其理论体系的内部结构实际上包括训诂条件论、训诂对象论、训诂体式论、训诂方法论等部分;其每个部分又包括若干方面,如其中训诂方法论包括因声求义、依形解义、考求故训、循文求义、旁通互证等方面。

    总之,学术札记是我国古代学术的重要载体,凝结着前人的学术精髓和学术智慧,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我们应予珍视,并善加借鉴和利用。

    (摘编自曹海东《学术札记与中国古代学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札记种类多样,涉及的内容广泛,学术含量高,学术札记是成就最为显著的一种。

    B.胡培翚和凌扬藻认为,乾嘉时期训诂研究的学术札记的学术价值较通释全经者更高。

    C.古代学术札记多是作者有感而发、随手所作,因此在形式上显得自由洒落、散漫无制。

    D.一部学术札记,它的论述文字和理论材料往往都显得零碎散杂、漫无统纪、缺乏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界定概念、引出论题,再围绕论题展开论证,最后指出当今应多加借鉴和利用古代学术札记,论证结构清晰。

    B.文章在论证的过程中多次提及乾嘉学术札记,肯定了其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论证了其对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性。

    C.文章多处使用引用论证,既有古人的观点,也有今人的分析,具有针对性,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D.文章从多个角度客观辩证地分析了作为传统学术重要载体的学术札记在学术含量、写作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学术札记多是学者们潜心钻研、深造精诣的成果,多有精义妙论,是我国古代学术的组成部分。

    B.古代学术札记以学术问题探讨为主要内容,是传统学术的重要载体,所以为古人求知修学所倚用。

    C.通过研究乾嘉时期学术札记中的训诂理论材料,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乾嘉时期训诂理论的发展。

    D.乾嘉时期训诂研究的成果,散见于各处学术札记之中,既有微观的具体训释,也有宏观的理论探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_______________”几句化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愿驰骋疆场、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3)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听到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的句子是“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3)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5)___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阐释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为“_____________”。

    (2)以史为鉴才可避免重蹈覆辙,但很多人不具备这种总结历史教训的深邃眼光,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这类人发出了感慨:“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自己边信马骑行,边欣赏欣欣向荣的花草,表现早春清新气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已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与“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出苏轼的心神怡、飘然若举的情态。

    (2)在《登高》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抒发了漂泊异乡的凄苦和年老体衰的喟叹。

    (3)《左传·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旅次”作为全诗的结构线索,在广州的独特地理背景的衬托下,着力突出登高、家信、月色、春光在作者心中激起的反响,来表现他羁留南海的万缕归思。

    B.首联从广州的著名古迹越王台落笔,但却一反前人的那种“远望当归”的传统笔法,独出心裁地写成“忆归休上”,以免归思泛滥,不易裁断。

    C.颔联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极写南海距离故园的遥远,表现他收不到家书的沮丧心情。

    D.颈联展示了日复一日唤起作者归思的凄清景色。出句写晨景,是说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霜消尽;对句写晚景,是说伴着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

    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文言文材料阅读题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选自《道德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道德经》的作者是谁?与他同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3本段文字反映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请以“复苏”为题目,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