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也有人说是资源小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山脉表示大兴安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山脉以北的地形区特点是( )
A.黑土广布
B.雪山连绵
C.黄土为主
D.地形平坦
3、泰州地区的农业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看适宜发展( )
A.种植业、渔业
B.林业、渔业
C.畜牧业、林业
D.种植业、畜牧业
4、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
A.东多西少
B.季节变化大
C.南丰北缺
D.年际变化大
5、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下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叙述,错误的是( )
A. 位于珠江通往南海的重要出海口,海上交通便利
B. 众多的人口,能够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与消费需求
C. 高校众多,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保障
D. 煤、铁、石油丰富,为发展提供便利
6、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的是()
A.冬小麦
B.春小麦
C.青稞
D.水稻
7、徐州是我国铁路干线中的铁路与铁路的交汇点.( )
A.京广、陇海 B.京九、陇海
C.京沪、陇海 D.京沈、陇海
8、读我国某牧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牧区是( )
A.内蒙古牧区
B.新疆牧区
C.青海牧区
D.西藏牧区
【2】该地发展畜牧业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畜种多样
B.畜牧历史悠久
C.草场广阔
D.专业化程度高
【3】从接近原料产地的角度考虑,该地适宜发展( )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9、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
①保护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②节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③矿产资源种类多,可无节制利用④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南向北增加
C.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增加
D.从西向东递减
1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 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C. 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D. 从纬度来看,我国全属低纬度
12、东南亚华人.华侨的祖先大多数来自于
A. 广西、福建 B. 广东、福建 C. 福建、台湾 D. 福建、浙江
13、某同学暑假乘汽车旅游,放眼窗外,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此时汽车正奔驰在 ( )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青藏高原
14、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B. 黄土是风吹来的
C. 黄土的“风成说”至今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 D. 黄土中有多层古土壤
15、在地球仪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 )
A.0°向西至20°W
B.0°向东至20°E
C.180°向东至160°W
D.0°向东至100°E
16、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重要地理界线,该线南北地理差异很大。下列地理界线中与该线大体一致的是( )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⑥冬季0℃等温线
A. ①③④⑥ B. ①③④⑤ C. ②⑤⑥ D. ②③④⑤
17、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B.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
C.下班后经常不关电脑
D.节假日少赠纸质贺卡
18、下列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19、下列山脉中,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处的是:
A.天山、祁连山 B.巫山、太行山 C.南岭、武夷山 D.阴山、雪峰山
20、恩施州蕴藏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兴州”已成为恩施州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关于恩施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恩施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外,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8个少数民族
B.州内唯有利川可以打造中国优秀生态健康旅游城市
C.恩施矿产资源缺乏,富硒食品工业不可能在我州发展
D.恩施的闻名的民族风情有摆手舞、竹竿舞、女儿会、吊脚楼等等
2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________ .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共有________多个.
(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共有________ 多个.
22、目前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共有________个直辖市,其中与四川省相邻的直辖市其简称是________。
23、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___、____三级。
24、_________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4.43米。
25、认识祖国: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地图回答:
⑴我国位于 ______洲的东部, ______洋的西岸。
⑵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属于内海是 ______海,最南面的是 ______ 海。
⑶我国陆地面积约 ______平方千米。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约跨纬度 ______度。
⑷我国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人口最多的是 ______。
26、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
27、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 和 地区.
28、南方地区主要是气候和气候,植被为________和热带季雨林。
29、我国的地形特征是地形______,山区面积广大;我国的地势特征是地势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30、____和____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我国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____方向风,夏季盛行从____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____洋吹来的西南风。
31、高速铁路是驱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读四大工业基地与主要高速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具有沿_____________、沿_____________分布的特征。
(2)图中A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主要发展_____________(轻或重)工业。
(3)我国高铁线路分布不均衡,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4)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高铁线路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5)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近些年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6)李先生从上海出发,乘坐沪昆高铁到云南出差,他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沪、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滇(填简称);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铁的优势是____________(经济实惠/舒适快捷)。
32、研学青藏。某研学社团准备明年暑假期间组织太原市学生去青藏研学14天。为能更好研学青藏,请你与他们一起设计研学攻略。阅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太原市与拉萨比较表
地点 | 纬度 | 平均 海拔 | 一月 均温 | 7月 均温 | 日照 时数 | 含氧量(海拔0米为100%) |
拉萨 | 30°N | 3658米 | –2.3℃ | 14.9℃ | 3008小时 | 65% |
太原市 | 37.5°N | 800米 | –4℃ | 24.9℃ | 2675小时 | 98.4% |
三种不同交通运输工具比较表
交通运输工具 | 起止点(含中转) | 时长 | 费用/元 |
火车 | 太原—拉萨 | 40小时 | 720 |
飞机 | 太原—拉萨 | 4小时 | 3000 |
汽车 | 太原—拉萨 | ≥10天 | 5000 |
(1)根据材料信息,推断去青藏地区,准备带的生活必需品有____、____、____等。
(2)拉萨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属于____(填“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除太阳能资源外还有哪些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____(任意写出两种)。
(3)请你为研学社团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并说明理由。(开放性试题)
33、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回答: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个自治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4)从图上看出,我国人口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大致以A_______﹣B_______一线为界.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社会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人口除上述分布问题外还有增长过快的问题,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我国政府把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4、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请写出A山脉的自然地理分界线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
(3)图中A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该区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至少两种),作物熟制为_________。结合右图,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看,这里粮食生产率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濒临的海洋F是____;图中数字中,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的是___(填代号)最早看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填简称),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填行政区的名字)
(2)图中省级行政区域④其行政中心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