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张骞通西域

  • 2、下面对宋元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毕昇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B.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

    C.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D.《十二气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 3、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祠联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  )

    A.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 4、下图为某同学制作历史手抄报。若为该手抄报起个题目,应选择(       

    1.灭掉南宋政权,完成统一

    2.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

    3.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A.唐朝的外交

    B.宋朝的经济

    C.元朝的政治

    D.明朝的制度

  • 5、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这是因为他

    A.修筑都江堰 B.发明造纸术 C.改进造纸术 D.编著《伤寒杂病论》

  • 6、明朝朱元璋时期,福建东山建立军事要塞铜山古城。嘉靖年间,戚继光在此设立兵营。明朝最初建立铜山古城的目的是防范

    A.倭寇

    B.荷兰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英国殖民者

  • 7、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方式是 ( )

    A. 诸侯争霸   B. 各国的变法或改革

    C. 生产力的提高   D. 牛耕的推广

     

  • 8、美国最有影响的媒体《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分别评成吉思汗为“千年风云第一人”“千年伟人”,以下属于成吉思汗功绩的是(     

    A.统一蒙古草原

    B.建立元朝

    C.灭南宋

    D.灭大辽

  • 9、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宋代农业的发展

    B.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C.宋代商业的繁荣

    D.宋代经济的发展

  • 10、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陈独秀

    B.魏源

    C.鲁迅

    D.胡适

  • 11、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上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A.开元盛世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七国之乱

  • 1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叛军   ③黄巢起义   ④安史之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 13、“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             

    A.奴隶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 14、《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炎

    D.司马睿

  • 15、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

    A. 重视教育   B. 勤政爱民

    C. 发展经济   D. 增强国力

     

  • 16、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其时间可以表示为

    A.公元前3世纪末

    B.公元前3世纪初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 17、汉王打败了项羽统一全国,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其都城在(  )

    A.长安

    B.咸阳

    C.洛阳

    D.建康

  • 18、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原因包括(     

    ①官场贪污之风盛行②军队军备废弛③出现财政危机④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9、开创了“光武中兴”局面的是

    A.刘邦 B.刘秀 C.曹操 D.刘备

  • 20、“此后,盛唐气象一去不复返,唐人的心态变得不再昂扬,也不再那么自信,往日的繁华已成追忆,盛唐的诗篇也已无法唱响。”这主要源于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陈桥兵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 22、     

    (1)(  )女真族      A.辽

    (2)(  )党项族       B.元

    (3)(  )蒙古族     C.西夏

    (4)(  )契丹族     D.金

  • 23、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清朝康、雍、乾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实行___________,制造了大批冤狱。

  • 24、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

  • 2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起源于_______

  • 26、中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人擒种五谷”黄帝教人养蚕抽丝”。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__________

  • 27、观察下图,请将代表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填在图中相应方框中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 28、唐宋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写出下列时期最大的商业都市

    (1)唐朝——

    (2)北宋——

    (3)南宋——

  • 29、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朝的

     

  • 30、战国后期,______________国注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______________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______________成为沃野,该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   )退避三舍 a. 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   )纸上谈兵 b .牧野之战

    (   )阵前倒戈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 )刀耕火种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 )卧薪尝胆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 )问鼎中原 f.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战例。

    (1)炎黄结成联盟后,大败东方蚩尤部落的战役:  

    (2)武王伐纣的战役:   (3)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遗址中的历史)

    (1)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

    (2)图二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哪一国王迁都到此?该王朝屡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文物中的历史)

    (3)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才阑师。易又吏利金。用作旜施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历史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史书中的历史)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史记殷本纪》

    (4)此史料反映出商封王时期实行了怎样的统治?这一统治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5)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归纳概括出夏商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