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张骞通西域
2、下面对宋元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毕昇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B.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
C.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D.《十二气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3、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祠联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 )
A.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4、下图为某同学制作历史手抄报。若为该手抄报起个题目,应选择( )
1.灭掉南宋政权,完成统一 2.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 3.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
A.唐朝的外交
B.宋朝的经济
C.元朝的政治
D.明朝的制度
5、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这是因为他
A.修筑都江堰 B.发明造纸术 C.改进造纸术 D.编著《伤寒杂病论》
6、明朝朱元璋时期,福建东山建立军事要塞铜山古城。嘉靖年间,戚继光在此设立兵营。明朝最初建立铜山古城的目的是防范
A.倭寇
B.荷兰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英国殖民者
7、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方式是 ( )
A. 诸侯争霸 B. 各国的变法或改革
C. 生产力的提高 D. 牛耕的推广
8、美国最有影响的媒体《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分别评成吉思汗为“千年风云第一人”“千年伟人”,以下属于成吉思汗功绩的是( )
A.统一蒙古草原
B.建立元朝
C.灭南宋
D.灭大辽
9、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宋代农业的发展
B.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C.宋代商业的繁荣
D.宋代经济的发展
10、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陈独秀
B.魏源
C.鲁迅
D.胡适
11、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上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开元盛世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七国之乱
1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叛军 ③黄巢起义 ④安史之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3、“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 )
A.奴隶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14、《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炎
D.司马睿
15、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
A. 重视教育 B. 勤政爱民
C. 发展经济 D. 增强国力
16、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其时间可以表示为
A.公元前3世纪末
B.公元前3世纪初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17、汉王打败了项羽统一全国,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其都城在( )
A.长安
B.咸阳
C.洛阳
D.建康
18、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原因包括( )
①官场贪污之风盛行②军队军备废弛③出现财政危机④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开创了“光武中兴”局面的是
A.刘邦 B.刘秀 C.曹操 D.刘备
20、“此后,盛唐气象一去不复返,唐人的心态变得不再昂扬,也不再那么自信,往日的繁华已成追忆,盛唐的诗篇也已无法唱响。”这主要源于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陈桥兵变
21、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22、
(1)( )女真族 A.辽
(2)( )党项族 B.元
(3)( )蒙古族 C.西夏
(4)( )契丹族 D.金
23、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清朝康、雍、乾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实行___________,制造了大批冤狱。
24、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
2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起源于_______。
26、中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人擒种五谷”黄帝教人养蚕抽丝”。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__________。
27、观察下图,请将代表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填在图中相应方框中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28、唐宋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写出下列时期最大的商业都市
(1)唐朝——
(2)北宋——
(3)南宋——
29、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朝的( )。
30、战国后期,______________国注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______________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______________成为沃野,该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 )退避三舍 a. 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 )纸上谈兵 b .牧野之战
( )阵前倒戈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 )刀耕火种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 )卧薪尝胆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 )问鼎中原 f.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
32、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战例。
(1)炎黄结成联盟后,大败东方蚩尤部落的战役:
(2)武王伐纣的战役: (3)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
33、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遗址中的历史)
(1)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
(2)图二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哪一国王迁都到此?该王朝屡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文物中的历史)
(3)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才阑师。易又吏利金。用作旜施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历史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史书中的历史)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史记殷本纪》
(4)此史料反映出商封王时期实行了怎样的统治?这一统治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5)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归纳概括出夏商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