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应是
A.《道德经》
B.《诗经》
C.《论语》
D.《孟子》
3、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使用的造字方法有
①象形 ②指事 ③会意 ④形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观察下图,该工程建于(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5、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的胜利
6、下侧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①处的内容应是( )
A.盘庚迁殷
B.平王东迁
C.诸侯争霸
D.战国七雄
7、“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宋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 )
A.秦朝时的咸阳
B.西汉时的长安
C.唐朝时的洛阳
D.南宋时的临安
8、他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数学方面成就突出,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他是谁( )
A.贾思勰 B.王羲之 C.刘徽 D.祖冲之
9、“唐贞观十五年,以一己之身,踏进雪域高原,从此干戈化玉帛,汉藏大团结。”材料反映唐朝
A.繁荣的社会经济
B.清明的政治局面
C.友好的民族关系
D.开放的社会风气
10、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是( )
A. 房玄龄 B. 魏征 C. 杜如晦 D. 姚崇
11、学习离不开对历史文物的考察。一古碑上言:“今藩汉二国所守见管本界,以东悉为大唐国疆,以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该碑文印证了
A.两国边境贸易的繁荣
B.大唐对外政策的开明
C.汉朝与吐蕃两国友好
D.汉藏两族关系的友好
12、史载,贞观时期,国子学“四方学者云集……高昌、吐蕃诸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长安胡化,极盛一时”,洛阳城内“家家学胡乐”,甚至“胡著汉帽,汉著胡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B.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西域各族文化优于唐朝的文化
D.唐朝重文化而轻视经济和军事
13、下列阶层中,属于西周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有( )
①天子 ②诸侯 ③卿大夫 ④士 ⑤平民 ⑥奴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14、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矣”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A.茶树、烟草
B.棉花、大豆
C.棉花、茶树
D.棉花、玉米
16、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7、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以下对宋代重文轻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B.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C.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D.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18、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下列选项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②奖励军功,有军功者授予爵位
③统一度量衡 ④土地国有,实施均田令 ⑤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9、汉代开通西域之后,不少西域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下列不属于西域传入的是( )
A.核桃
B.葡萄
C.小麦
D.石榴
20、下列哪一项符合北宋的国策( )
A.重文轻武
B.重武轻文
C.重官轻民
D.重农抑商
21、公元前119年,________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22、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老子的学说主要集中在《______ 》,一书,它被奉为道家经典。
2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的时间___________年;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建立的时间是__________年
24、宋代时期,书画名家群星璀璨,艺术成就异彩纷呈。其中,大画家 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苏轼、 、米芾、蔡襄,书法精妙,各具特色,人称“宋四家”。
25、填空题。
(1)唐朝商业繁荣,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南宋商业发达,都城 ,繁荣程度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他设计的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3)宋朝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旅店在当时叫 。当时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
26、一位同学制作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政权是
27、民族交融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_______,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8、宋朝的国策是______________。
29、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分别是公元前 年和公元前 。
30、八王之乱的经过: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起兵争夺中央政权,史称“______”。
31、用直线将下列朝代和建立者、以及都城连在一起
唐朝 朱元璋 临安
北宋 忽必烈 长安
南宋 赵 构 东京
元朝 赵匡胤 大都
明朝 李 渊 应天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4)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33、秦朝,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秦朝,一个影响深远的王朝。让我们走近秦朝,去了解这个短暂又影响深远的王朝。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大意: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西边到沙漠,南边到岭南,东边是东海,北边过了大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2)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的图示回答,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材料四 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史官烧掉记载秦国以外各国历史的史书。民间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及“博士官所职”之外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第二年,咸阳的一些方士、书生行骗,或在背后“道古害今”、攻击新政,指责秦始皇“贪于权势”“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知道后,派人追查,活埋了400多人。
(4)材料四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五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5)结合所学回答“山东豪俊”为什么要“亡秦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