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禅让制
B.民主制
C.世袭制
D.选举制
2、秦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历史活动课上,老师让我们设计两枚邮票,以展现秦朝的面貌及对后世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比较恰当( )
①商鞅像 ②圆形方孔半两钱 ③秦陵兵马俑 ④都江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纸的出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东汉有位宦官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他是
A.张仲景 B.蔡伦 C.华佗 D.班超
5、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你可在此书中了解到哪些时期的历史
①春秋 ②战国 ③汉朝 ④唐朝 ⑤宋朝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6、“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相关的人物是
A.炎帝 B.黄帝 C.大禹 D.嬴政
7、历史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对时序的梳理基础之上。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牧野之战 ②盘庚迁都 ③周平王东迁 ④国人暴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8、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9、“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相传这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励学篇》,由此可以看出宋朝
A.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 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 注意缓和民族关系 D. 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10、“闻鸡起舞”故事激励青少年要奋发有为,“闻鸡起舞”的成语来源于东晋北伐英雄
A.祖逖
B.刘裕
C.庾亮
D.嵇康
11、关于我国古代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于秦朝
②元朝的行省制度奠定了中国今天行政区划的基础
③明清实行八股取士,加强了君主专制
④明朝初期废除丞相,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宋朝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在主要港口设有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一位外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达了泉州港,他办理手续应该到
A.户部
B.巡检司
C.市舶司
D.中书省
13、战国时期,在各国的变法中,成效最大的诸侯国是( )
A.赵国 B.秦国 C.魏国 D.楚国
14、汉武帝“二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这二将是
A.韩信、英布
B.贾谊、晁错
C.卫青、霍去病
D.班超、班固
15、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
A.进行改革,辅助齐桓公称霸 B.主持修建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
16、六盘水市某学校阅览室组织“精读一本书”的活动。为感悟秦汉历史,可组织学生阅读( )
A.《春秋》
B.《诗经》
C.《战国策》
D.《史记》
17、宗教对人类生活影响深远,中国的许多宝贵艺术作品也与其有关,如龙门石窟、莫高窟等等,这些艺术是受下列哪一宗教的影响?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8、学习探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后,小明写了几条有关北京人的提纲。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北京人保留着猿的特征
B. 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
C.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石器
D. 北京人已经能人工取火
19、史学界对我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的评价以肯定为主,主要是因为
A.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
C.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替唐高宗处理政事
20、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币。这主要是削弱地方割据的
A.军事基础
B.政治基础
C.经济基础
D.文化基础
21、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东汉末年,曹操把______劫持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2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
23、雍正时期创设的最大特务机关是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5、在______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
26、东晋的画家________,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是________。
27、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由实用文字到艺术书法的发展。目前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东晋书法家_____被誉为“书圣”,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28、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___朝开始的。秦长城西起____________,东到辽东。
29、如图所示,为玄奘西行与回国的示意图,为了研究玄奘西行取经的事迹,我们可以研读唐朝时期的书籍《_______》。
30、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中的横线上。
文物内容 | 船形彩陶壶 | 骨针 | 鱼纹彩陶盆 | 猪纹黑陶钵 |
远古居民 |
|
|
|
|
31、将下列历史人物和其相关内容连线
蔡伦 494年迁都洛阳
华佗 建立吴国
张角 创编“五禽戏”
孙权 改进造纸术
孝文帝 创立太平道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皇帝。
(1)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
(2)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部下拥立为皇帝——
(3)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 观察下图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2)分别写出材料二中金字塔前四个等级。
(3)材料三反映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请列举在此时齐、楚两国的著名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