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庄子
2、《孟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
A.东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末年周王室势力日益衰微
3、以下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齐国
B.燕国
C.韩国
D.鲁国
4、为抗击匈奴,秦始皇派人兴修的人工工程是( )
A. 驰道 B. 五尺道 C. 长城 D. 灵渠
5、我国奴隶社会瓦解于:( )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6、学历史必须准确掌握“人物时空事物”等要素,请找出下列史实回顾中错误的一项( )
A.西汉时期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C.三国时期魏国派卫温去夷洲,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D.西晋末年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7、斯塔夫里·阿塔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下列人物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
A.阿保机
B.努尔哈赤
C.成吉思汗
D.朱元璋
8、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军队首次对日本作战
B.国民政府正式对日作战
C.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军民广泛抗战
D.中华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9、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却被奸臣秦桧等诬告而惨遭杀害。小明深有感触地说:“岳飞比窦娥还冤!”“窦娥”这一角色出自( )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10、将都城迁到殷的是( )
A. 盘庚 B. 汤 C. 周厉王 D. 纣
11、近年来,电视剧频频玩穿越。小明同学通过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他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
A.商品买卖使用会子
B.在长安城内有许多异邦异族的人
C.结识一位回族朋友
D.剧院里正在上演《窦娥冤》
1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最早把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的皇帝是( )。
A. 周武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汉高祖
13、“旧时王(王导)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请问“王(王导)与马(司马睿),共天下”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 西汉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A."国人暴动" B.刘邦、项羽起义 C.楚汉之争 D.陈胜、吴广起义
15、唐玄宗时封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为怀仁可汗( )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靺鞨
16、西晋时,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生产;各族杂居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
C.民族交融
D.经济繁荣
17、下图是某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的课堂笔记,图中④说明
A.分封的对象
B.诸侯的义务
C.诸侯的权利
D.周天子的责任
18、“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统治者独断专行 ④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结合地理环境因素建造房屋看图居住在房屋结构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世袭制”被“禅让制”取代。( )
22、南北朝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______ 》。
23、科举制度是从________开始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_______
末年才被废除。
24、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地方建立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25、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骚扰,修筑了闻名中外的____;西汉时期,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遣____出使西域。
26、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___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7、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按要求填出下列少数民族政权相对应的内容:①西夏政权的都城:___________;②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___________。
29、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____,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
30、宋朝鼓励发展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元朝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今________地区的管理。
31、
徐悲鸿 《义勇军进行曲》
鲁迅 《愚公移山》
聂耳 《狂人日记》
32、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地名。
(1)秦朝的都城______
(2)东汉的都城______
(3)南朝的都城______
33、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世,光耀世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万世师表”是对谁的赞誉?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材料二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促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2)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你列举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