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的艺术特点既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宗教造型艺术特点。该宗教是( )
A.太平道
B.佛教
C.五斗米道
D.伊斯兰教
2、我国汉代中医学家中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3、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5、诗圣指的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李商隐 D. 杜牧
6、“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否?停否?禾苗待我灌醉”。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唐朝哪个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
A.筒车
B.水排
C.曲辕犁
D.翻车
7、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9年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
B.宋朝
C.唐朝
D.元朝
8、“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朝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朝皇帝为民,与民共享
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9、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反映出作者主张( )
A.改进生产技术
B.发展商品生产
C.遵循自然规律
D.重视理论研究
10、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天府之国”,并经受住了2008年汶川地震考验的水利工程是( )
A. 灵渠 B. 都江堰 C. 白渠 D. 郑国渠
11、每个王朝的终结都是各种社会弊病共同作用的结果,王朝末期的统治各种问题都显露出来,根据所学知识,东汉统治在末期出现了什么显著问题?
A.宦官、外戚交替专权 B.思想自由
C.外族入侵 D.地方力量强大威胁中央
1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和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学派分别是
A.儒家道家 B.儒家法家 C.道家法家 D.道家墨家
13、“他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创制文字……”根据描述,你能判断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吗?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忽必烈 D. 元昊
14、下列图片中的内容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古绝唱”——《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亮相虎年春晚,惊艳众人。下列属于宋朝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的是( )
①《步辇图》 ②苏轼的词
③莫高窟的彩绘壁画 ④开封大相国寺的庙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先后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民主选举制
D. 人民代表选举制
1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项羽和勾践 B.陈胜和吴广 C.刘邦和楚庄王 D.楚庄王和晋文公
18、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该机构隶属于( )
A.安西都护府
B.辽阳行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19、据《文献通考》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年税收剧增到52101029石。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20年之用。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触及了权贵利益
C.改善了百姓处境
D.缓解了财政困境
20、隋朝北方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京师的需要,而江南地区“海陆之饶,珍奇所聚,商贾并凑”。为解决京师粮食与物资供应,巩固统治,隋朝
A.开挖灵渠
B.开通大运河
C.建立驿站
D.修筑了长城
21、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其中陶瓷器生产中有闻名中外的________。
22、杜甫的诗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______”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__”。
23、宋朝,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清朝前期,严格地限制海外贸易,外国人来华贸易的唯一合法通商口岸是________。
24、填空题。
(1)宋朝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清朝乾隆时期规定由政府
特许的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2)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1 9 7 8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1871年,法国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1917年,俄国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5、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苻坚企图灭亡东晋,最后在_____中战败,此战之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6、半坡人最早种植的谷物是_________;秦长城西起_________,东到辽东。
27、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8、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王朝是(________)。
29、唐朝书画艺术名家辈出,____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____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30、名人辈出。
(1)“尊天子,攘四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________。
(2)“破釜沉舟”,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的是________。
(3)收揽民心,以弱胜强,建立西汉的是________。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
32、列举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
33、阅读材料: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就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商君治秦”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的“商君治秦”这件事对材料二中的“秦王扫六合”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领导大家举行起义”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能从中得到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