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者是( )
A.黄帝
B.禹
C.炎帝
D.启
2、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面发生在元朝的是( )
A.建立郡县制
B.设置北庭都护府
C.建立行省制度
D.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3、“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
A.原因
B.表现
C.特点
D.影响
4、在一摩友论坛,有网友正在做骑游大策划——2021新疆行,想骑摩托车畅游美丽的新疆,你可知道标志着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
A.汉武帝派张骞前去大月氏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D.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5、花儿是美丽的,人们很难把美丽的花与战争相联。但近代史上,发生在中英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却因它(罂粟)而起,并以它而命名,并给中国历史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南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7、宋朝在军事上有一项政策规定:“各路禁军每三年要换 一 次驻地,禁军将领也要每三年更换一次。”这项政策制定的目的是
A.减轻驻军对地方的骚扰
B.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C.扭转尚武轻文的风气
D.保证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8、北宋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这一举措( )
A.遏制了藩镇割据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提高了办事效率
D.推动了经济发展
9、“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10、下图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农民起义的情景。图中的农民领袖挥臂呐喊的豪言壮语应是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B.为政以德,道之以政
C.民为贵,君为轻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围魏救赵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2、下图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
A.①魏、②吴、③蜀
B.①蜀、②吴、③魏
C.①吴、②蜀、③魏
D.①魏、②蜀、③吴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那么你认为商朝用来记事的文字是( )
A.金文
B.篆书
C.甲骨文
D.隶书
14、十几年前,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主要依据是:( )
A. 远古传说 B. 考古发掘 C. 史书记载 D. 学者推断
15、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石拱桥的设计者是
A.李冰 B.李贺
C.李白 D.李春
16、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 行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17、《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的作者是被后人誉为“书圣”的( )
A.锺繇
B.祖冲之
C.顾恺之
D.王羲之
18、唐太宗告诫大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B.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C.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19、主食永远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20、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21、唐朝时期,先后设置了__________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__,出现在北宋前期的__________地区。
23、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 ______(地点)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 ______(地点)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4、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汉武帝接受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5、《____》的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26、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________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________
27、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______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君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8、请将相应的内容填写在下列表格。
时期 | 人物 | 学派 | 主要主张 | 代表著作 |
春秋 时期 | ______ | 道家 | “顺应自然” | 《道德经》 |
孔子 | ______ | “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______ | |
战国 时期 | ______ | 墨家 | 兼爱、非攻 | ______ |
孟子 | 儒家 | “仁政”“民贵”“君轻” | ||
韩非 | ______ | 以法治国 |
29、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是:中书省、__________、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__________、兵部、刑部、工部。
30、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的变法是____;4世纪后期,前秦皇帝符坚任用汉人____为丞相,锐意改革,那时候,前秦境内的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31、一组:人 物 思想言论
A、老 子 ( )实行法治
B、墨 子 ( )无为而治
C、孟 子 ( )仁政治国
D、庄 子 ( )兼爱非攻
E、韩 非 ( )事物都有对立面
二组:人 物 成 果
A、张 衡 ( )《伤寒杂病论》
B、张仲景 ( )地震仪
C、司马迁 ( )圆周率
D、祖冲之 ( )《史记》
E、贾思勰 ( )《齐民要术》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或名称。
(1)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 。
(2)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3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唐朝阎立本《步辇图》,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者的场景。
(1)图中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的结果如何?材料一体现了当时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北宋初年,宋辽互有征战。1004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西夏建立后,多次进攻北宋。1044年,宋夏议和,宋每年赐给西夏岁币。宋和辽、夏和议以后,恢复了经济文化交流。
(2)材料二反映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宋在与其他民族政权交往的过程中,屡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与宋朝实行的什么国策有关?
材料三 元朝的民族融合并不是单向的,而是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接受和包容,它不是强制同化的结果,而是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自然浸润而成的。在多民族共居的情况下,蒙古人,色目人带来了他们的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他们主动学习儒家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诗人。艺术家。各族人士通过婚姻,诗文酬答、宴会雅集等交流,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文化面貌和生活习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陈彩云《元朝强化了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3)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谁完成的?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