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西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 2、南宋初期,有志之士收复失地心切,诗歌中多慷慨、豪迈之气,感情强烈,到后期便逐渐成为统一无望的悲叹、无奈,和对当权者的批判与谴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作者主观臆断

    B.商品经济发展

    C.南宋偏安一隅

    D.宋代重文轻武

  • 3、某地曾上演“烟雨春秋”水影秀,展现了一个激情动荡的春秋时代,在这场演出中不宜出场的人物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孝公

    D.楚庄王

  • 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     

    A.西周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秦朝的郡县制

  • 5、《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中体现的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加强中央集权

  • 6、国家政策既不能一成不变,也不可“朝令夕改”,应保持政策的长期相对稳定性与连续性,这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B.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制

    C.隋炀帝的统治

    D.北宋吸取前代教训削弱地方势力

  • 7、我国的“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代擅长针灸并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名医是:(  )

    A.嫘祖 B.黄帝 C.孙思邈 D.华佗

  • 8、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下列陶器中,出土于陕西西安的是

    A.

    B.

    C.

    D.

  • 9、清朝一秀才晨读,见风吹翻书页,作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结果因此被杀。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 )

    A.闭关锁国政策

    B.设特务机构

    C.大兴文字狱

    D.八股取士

  • 10、文丞相祠石碑上刻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文承相”是指(  

    A.司马光

    B.杜甫

    C.辛弃疾

    D.文天祥

  • 11、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大片荒芜。当时边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坐牛车。由此可见,汉朝建立者刘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

    A. 如何尽快击败项羽 B. 如何尽快恢复国力

    C. 如何消除宦官专权 D. 如何加强对外交往

  • 12、《汉书》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丛都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这则材料描述的是

    A.长城经过的地方

    B.秦驰道经过的地方

    C.丝绸之路沿线地方

    D.秦末农民起义军经过地方

  • 13、“土地国有分封制,天子诸侯卿与士……”最早与这首歌谣相关的朝代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 1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其中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A.大力兴修水利

    B.发展海外贸易

    C.造船业发达

    D.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 15、2016年2月12日,央视科教频道播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来,激发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学习热潮,某选手抽到2号题目:从下列汉字中重组成一句唐诗名句,指出它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B. 杜甫   C. 孟浩然   D. 李白

  • 16、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 17、下面材料认为“澶渊之盟”

    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

    B.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C.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局面

    D.完全消除宋辽间的民族隔阂

  • 18、在北宋开封,常有民众在大相国寺欣赏傀儡戏、舞剑、杂技等表演节目,在酒楼、茶坊听艺大演唱、讲史。这说明当时

    A.科学技术进步

    B.商品经济繁荣

    C.文化生活丰富

    D.经济重心南移

  • 19、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西游记》一罗贯中

    B.《桃花扇》一施耐庵

    C.《窦娥冤》一关汉卿

    D.《三国演义》一汤显祖

  • 20、“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确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隋唐文化艺术成就突出,其中被誉为诗圣的是 ,被誉为画圣的是

     

  • 22、西汉时________________的设置,标志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________________。(今台湾)

  • 23、明末各支农民起义军中,(     )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 24、________在位时期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2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的完成;明确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____

  • 26、(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 27、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由________发展而来的;秦时统一文字,把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3)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29、汉武帝时,两次派_________出使西域。

     

  • 30、杰出的历史人物善于开创历史新局面。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书立说,形成________的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

    (3)东汉初期统治者开创的盛世局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朝代(或政权)与它的都城连接起来。(只填写相应的数字,每空1分,共4分)

    朝代(或政权)       都城

    A.西夏            ①大都

    B.契丹            ②兴庆

    C.元朝            ③临安

    D.南宋            ④上京

    答:A—(     B—(      C—(     D—(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战国时期七个国家的国名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每个时代都有梦想,让我们回首历史,感受中国古代的风起云涌,体会那个时代的梦想。

    (改革创新强国梦)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商鞅变法在经济、军事上的措施(各一例),并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思想文化强国梦)

    材料二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材料三   他反对空谈,提倡改革,主张“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2)上述材料中的思想或言论分别出自何人?他们各属于哪家学派?

    (3)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当时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秦扫六合统一梦)

    材料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4)材料四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

    材料五   图文说史

    (5)依据材料四指出,“秦王扫六合”后,为加强统治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