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本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元世祖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元朝“上承天子,下总百司,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的中央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枢密院

    D.御史台

  • 2、唐太宗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此,他采取的治国策略是(     

    A.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B.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C.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D.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 3、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身高平均为157厘米,能直立行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 4、下列属于河姆渡人生活要素的是

    A.种植粟

    B.半地穴式房子

    C.制作小船

    D.彩陶鱼纹盆

  • 5、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由此可以看出

    A.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

    B.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

    C.百家争鸣导致时局动荡

    D.社会变革导致诸侯混战

  • 6、唐玄宗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

    B.玄宗时期,边疆地区已出现严重威胁

    C.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

    D.民族矛盾已成为尖锐的矛盾

  • 7、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抗日同盟军成立 D.东北抗日联军组建

  • 8、新学期开始了,一名新同学在班上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她应该姓

    A. B. C. D.

  • 9、史料按照学术价值可分为直接史料(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史料)和间接史料(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①《史记》②炎黄传说③甲骨卜辞④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⑤清宫档案⑥蒋介石日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

  • 10、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是中华大地上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之一。一个半坡居民不可能做到

    A.居住干栏式建筑 B.吃上香喷喷的粟米 C.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D.使用彩陶

  • 11、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湡,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也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黄河

    B.修筑都江堰

    C.奖励耕战

    D.建立县制

  • 12、在某一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它应是(          

    A.四羊方尊

    B.编钟

    C.青铜立人像

    D.司母戊鼎

  • 13、据《尚书》记载,商朝前期天灾不断,至商王盘庚时,“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意思是不留恋过去所建的都城,视百姓的利益而决定迁徙)”。于是,他将都城迁到了(     

    A.殷

    B.毫

    C.咸阳

    D.阳城

  • 14、隋朝这个存在30多年的王朝,虽然如昙花一现,但在中国历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

    B.统治者残暴

    C.短暂而繁荣

    D.民族大融合

  • 15、下列与丝绸之路的有关的历史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终点在西域   B. 在这条商路上,中国输出的主要是丝绸

    C. 公元前119年,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   D. 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 16、中国是农业大国,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 17、彩陶最早流行于黄河中下游一带。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上中游、辽河流域(如图)。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到达的区域;与炎黄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从上述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炎黄部落实力强大对周边地区文化施加影响

    B.中国的彩陶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距今五六千年,中华文明逐渐兴起

    D.炎帝、黄帝部落创造了多彩的彩陶文化

  • 18、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B.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

    D.唐朝科举制度的繁荣。

  • 19、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图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 )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夏朝的社会状况

    C.商周的青铜文明

    D.春秋战国的纷争

  • 20、人文胜迹满载历史,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漫步在成都平原,我们可以感受到下列哪一人文胜迹的魅力

    A.二里头夏宫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炎帝陵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 22、公元_______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 23、红星中学七(1)班刚上完历史第八课《百家争鸣》,为了方便历史记忆,小刚制作了一张表格,请你帮他将表中空白处填写完整

    百家

    生活时期

    姓名

    著作

    名言(主要思想)

    儒家

    春秋

    孔子

    《春秋》

    ________

    道家

    春秋

    老子

    ________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兵家

    春秋

    孙武

    ________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儒家

    战国

    孟子

    《孟子》

    ________

    儒家

    战国

    荀子

    ________

    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云办事

    ________

    战国

    庄周

    《庄子》

    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

    墨家

    战国

    墨子

    《墨子》

    ________

    ________

    战国

    韩非

    《韩非子》

    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兵家

    战国

    孙膑

    ________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 24、约公元前2070年,部落联盟首领 _________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夏朝;启继承父位,标志着 _________ 代替了禅让制。

  • 25、他从天竺取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________》一书。

  • 26、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_______________

  • 27、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________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开始。

  • 28、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求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大兴()。

  • 29、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年号____

     

  • 30、唐朝有两位著名僧人:一位是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_____,另一位是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天竺的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对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道德经》

    老子

    《伤寒杂病论》

    钟繇

    《宣示表》

    张仲景

    《洛神赋图》

    司马迁

    《史记》

    顾恺之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东汉时负责治理黄河的著名水利专家是_________

    (2)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_________

    (3)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_________

    (4)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_________

    (5)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__A__(古地名)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此地的天山南北地区。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你能说出材料一中A地的古地名吗?清朝为了加强对此地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答出两点)

    (2)唐代时,西藏被称为什么?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至少答出两点)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哪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