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该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2、下图漫画反映出( )
1954年说:“你好啊,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1953年说:“哈!我相信你。” |
A.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后的喜悦
D.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3、1895年,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创办《时务报》
C.组织强学会
D.《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4、深受邪教影响,有些人生了病不去医院检查,不吃药,不打针,不相信科学,愚昧盲从。我们可以用下列哪次运动中所提倡的“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观点来说服他们
A. 新文化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
5、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C.《马关条约》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6、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
7、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②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太平天国废除封建制度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
8、中华民国成立后,时局还在急剧变化。下面的民国史实,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宣统帝下诏退位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④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9、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10、19世纪60年代以来,清政府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19世纪70年代开始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D.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1、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当年被孙中山、鲁迅反复抨击及扼腕叹息的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此时万众一心;当年势如水火、势不两立的国共两党也主动合作,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此材料最能说明
A.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抗日战争胜利的结果
D.国共两党没有了隔阂
12、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资政新篇》
13、他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
A. 汪道涵
B. 乔冠华
C. 辜振甫
D. 袁隆平
14、1896年,谭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剧,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著名诗句。此时,民族危机加剧是由于(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瑷珲条约》的签订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15、《人民日报》2006年9月有则报道:历时5年完成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史诗电影《圆明园》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圆明园》参考大量文献资料,首次用数字技术将“万园之园”的真实全貌复原。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如图所见的断壁残垣。你知道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强盗是谁吗?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6、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的浩劫
C.1905年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D.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17、图片是凝固的历史。如图所示内容印证了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武昌起义的爆发
C.北伐战争的进军 D.南昌起义的发生
18、历史学家张海鹏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从全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这场战争( )
A.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9、1844年,英国怡和洋行的一支满载棉纱的船队来到中国,船队可以进行合法通商贸易的城市是( )
A.北京、上海
B.苏州、杭州
C.广州、厦门
D.福州、天津
20、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湘军崛起并被重用,湘军的首领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21、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
(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_”。
(3)陈独秀等以《_____________》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22、____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带来的刺激太大了,洋务运动时期人们曾寄予很大期望的新式海陆军,在战争中竟那样快地覆没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等人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史称“____”。
23、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开端,从此中国逐渐变为________社会
24、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5、日本的投降: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________回到祖国的怀抱。
26、“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________”的口号,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27、_________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湖北__________首先发动,并取得胜利。
28、根据提示写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名称。
(1)________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________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________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______会战,均失败。
30、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 ______;
31、西藏是我国的重要的领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和平解放 | (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
加强联系 | (2)为密切祖国内地同西藏的联系,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修建了哪几条进藏公路?(写出一条即可) |
感恩做主 | (3)20世纪60年代初期那一事件使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该事件消灭了哪一落后制度? |
反对藏独 | (4)针对拉萨极少数人搞藏独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
32、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舞台。从旧中国的“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大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为建立与各国间正常关系,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和方针?
(2)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哪些国际会议的舞台上得到展现?
(3)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哪些外交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33、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祖国大陆统一的标志是什么?洗雪百年国耻,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的事件是什么?写出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事件。
(2)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针对台湾问题分别提出了哪些方针和政策?
(3)随着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你对两岸的统一有何认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1)材料一中针对“沈阳日军行动”蒋介石的态度如何?导致怎样的结果?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2)结合所学指出“卢沟桥事变”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三 七七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毛泽东指出:“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3)材料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说的“崭新的阶段”指什么?
(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