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主要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B.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集体主义精神的丧失
3、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历经宋、明清时代,妈祖信仰开始向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港澳台地区和日本、东南亚等地扩散,并逐步走向世界。1982年,台湾北港朝天宫董事蔡辅雄来到湄洲岛,并了解湄洲妈祖祖庙的复建情况,台湾妈祖信众与湄洲妈祖祖庙的第一次较为正式的交流。从1989年开始,以朝拜妈祖为由的海上宗教直航终于开始成为现实。妈祖信仰的传播( )
A.突出显示了南方经济发展
B.突出了女性地位显著提高
C.强化了古代封建君主专制
D.有利于增强中华的凝聚力
4、一位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北洋军阀的混战
5、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以下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 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某通电摘录: “天祸中国, 元首谋逆, 蔑弃《约法》, 背食誓言, 拂逆舆情, 自为帝制……要求惩治罪魁, 以谢天下。”为“惩治罪魁”而进行的军事斗争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7、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 国有企业改革 B. 所有制结构改革 C. 个体商业改革 D. 个体手工业改革
8、下图的历史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20世纪以来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胜利曙光
D.香港回归
9、“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D.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10、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
A.完成了三大改造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地改革法》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题文)“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12、对联往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对联“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反映时代是( )
A.建国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后
13、如果你想实地考查了解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情况,不应该去( )
A.深圳 B.汕头 C.珠海 D.香港
14、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可见促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的因素是( )
A.最早接触西方文明
B.工业化基础雄厚
C.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D.清政府统治薄弱
15、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要发挥“两只手”的作用,这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和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也即“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上述材料提及的“两只手”指的是( )
A.个人和国家
B.微观和宏观
C.左手和右手
D.市场和政府
16、下列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湖北织布局
17、1978年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6倍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进行土地改革
D.完成三大改造
18、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A.孙中山 B.袁世凯 C.宋教仁 D.蔡锷
19、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0、大革命失败之后,革命的主要阵地转移到农村地区,从苏联留学归来的一批青年掌握了中共中央实权,用教条来指挥苏区建设和红军的军事行动,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损失。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A.南昌起义的发生
B.秋收起义的失败
C.中央红军被迫长征
D.四渡赤水的进行
21、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活动,请填写表格空白部分。
时间 | 革命活动 |
1894年 | 在檀香山成立①,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
1895年 | 与陆皓东等人发动②起义,起义失败 |
③年 | 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
1912年 | 创建④,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
1913年 | 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
1915-1916年 | 发表《讨袁檄文》,掀起⑤战争 |
1917-1918年 | 组织护法军政府,开展护法运动 |
1924年 | 召开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
⑥年 | 创立黄埔军校,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
1925年 | 病逝,终年59岁 |
请填写: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会上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领导工人运动。____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23、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人民幸福。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__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使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
(2)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
(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____
(4)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依据的文件是____
25、1860年10月,________联军火烧________。
26、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农业上的__________,和工业上的______________。
27、读图
A.五四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戊戌变法E.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28、从军为国,黄海捐躯是:
29、这是两位在中国近代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寻访伟人足迹,追忆先辈丰功伟绩?结合昕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A是 。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三民主义,即 主义, 主义, 主义。
(2)上图中的B是 。1927年10月他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3)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 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起初以“①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来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2)1895年春,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拒绝求和。这就是著名的“②________”。这次事件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③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指导思想)。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其口号是④________、⑤________。
31、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主要是指
(1)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___________制度。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的___________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3)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超额完成;1954年颁布第一部 《___________》
(4)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___,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2、近代随着西方的侵略,中国的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请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新文化运动期间,由陈独秀创办、成为当时宣传新思想的阵地是?
(2)洋务运动期间,开启了中国新式教育的是哪所学校?戊戌变法期间设立,发展为今天北京大学的是哪所新式学堂?科举制正式废除是在哪一年?
(3)辛亥革命后,当时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写出图片所反映的社会习俗的变化。
(4)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行驶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总特征。
3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历史并解答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广州黄埔军校的创立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哪一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经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
(3)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在军队赢得“铁军”称号。这是哪位共产党员带领的哪支队伍?
(4)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时间是?
(5)哪一事件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6)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次战役是?国民党残余势力逃亡去了哪里?
(7)从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的史实中,你等到了什么启示?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摘编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 |
(1)写出材料一中“自救运动”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所创办的企业。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他的强国主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1894年间的思想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年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反映的共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