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分析不断变化了的国情,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中共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是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当前发展状况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B. 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每年的9月18日,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了铭记( )
A.“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3、辛亥革命前,“进化”“民权”“自由”“平等”等语词,虽然为大多数爱国者革命家反复宣扬,但并没有得到晚清社会的普遍认同。辛亥革命后,“进化”“科学”“革命”“民主”等词语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深人人心。这表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 B.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利
C.促进社会思想解放 D.消灭了封建制度
4、2020 年 9 月 17 日,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成功将一块定远舰铁甲起吊出水。铁甲重 18.7 吨,是目前国内出水唯一一块北洋海军铁甲舰装备的护防装甲。铁甲的发现,为国人提供了百年前那次战争的实物证据。“那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的是谁?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袁隆平
6、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A. 全境解放 B. 国家富强 C. 民族独立 D. 社会主义
7、太平天国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是在
A.定都天京后
B.天京事变后
C.安庆失守后
D.洪秀全病逝后
8、下图摘自一位学生的课堂笔记。他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 地点 | 人物 | 口号 |
1919年5月4日 | 北京 | 青年学生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9、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反映了中国( )
A.顺应了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趋势
B.经济建设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变化
D.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10、与下面的邮票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1、下列城市按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庆
②上海
③天津
④南京
A. ④②③①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④②
D. ②④③①
1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C.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3、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公车上书
14、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42个项目中,大生纱厂在名单之列。大生纱厂(如图)是民族实业先驱张謇创办的近代纺织企业,其纱锭总数曾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1.9%,但最终陷入了绝境。阻碍大生纱厂这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国内市场狭小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D.封建主义的压迫
15、识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与下图信息相符合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6、下表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俄国农奴制改革 | 改革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前提 |
B | 巴黎公社 | 世界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
C | 莱克星顿的枪声 |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
D |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 美国内战导火索 |
A.A
B.B
C.C
D.D
17、“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材料中“强盗们”指
A. 英美联军
B. 英法联军
C. 英俄联军
D. 八国联军
18、1864年,李鸿章在奏折中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与这一主张直接相关的举措是( )
A.开办轮船招商局
B.开办汉阳铁厂
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兴办大生纱厂
19、.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的一大会议上,我党的“初心”指的是
A.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B.实行国共两党的紧密合作
C.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0、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是( )
A.反清复明
B.反清扶洋
C.扶清灭洋
D.复明灭洋
2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梦想是有起点的。
(1)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 运动的爆发。
(2)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的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制度或政策。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
(3)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制定的基本政策——
23、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4、依据提示完成列举
(1)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标志是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令
(3)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是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25、1945年,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________,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26、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7、广州水师提督__________在虎门炮台战死;清政府任命__________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28、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9、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行者____________,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
30、填空题: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1、国共关系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2、为实现中国梦,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国一百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3、指出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什么?简述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
34、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的讲话
材料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前所长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第一条经验是,中国领导人在改草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第二条经验是,所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都以中国特殊国情为基础,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改革,不像俄罗斯照搬西方经济教条;第三条经验是,政府推广政策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
材料四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 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
对外贸易 | 1978-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作出了12%的贡献 |
在加入WT0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中国所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说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具体指什么?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