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大跃进运动
D.三大改造
2、解放战争中,使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
A.中原解放军突围
B.孟良战役消灭国民党第七十四师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淮海战役
3、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D.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4、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终结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5、有人将1895年春季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运动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是( )
A.公车上书
B.创办《万国公报》
C.强学会成立
D.百日维新开始
6、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 1953-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7、1949年某日《人民日我》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人物是
A. 孔繁森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王进喜
9、抗战老兵杨再和老人回忆一次战役时说:“命我军赶赴徐州听命。车抵徐州车站,五战区长官李宗仁派车来接……”该战役的重要意义是( )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亡华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C.标志着日军速亡中国战略的破产,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0、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这段话描述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下表1949-1999年世界各国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
年份 | 1949 | 1959 | 1969 | 1979 | 1989 | 1999 |
数量(个) | 10 | 32 | 50 | 122 | 131 | 161 |
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始终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B.社会主义国家数量不断增加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
A. 制定《共同纲领》 B.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 制定宪法 D. 确定国旗、国歌
13、“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
A.“两个凡是”的方针
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我国开始注重对外招商引资
14、“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的是( )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
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
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
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国两制”的提出
16、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九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国共合作实现
17、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个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在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大儿子在外务部当差。”根据所学,我们知道其中有人在说谎。说谎的人是
A. 张老木 B. 李老金 C. 王老德 D. 赵老刚
18、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 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 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关税
C. 长期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D.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抗日战争中,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李宗仁指挥的(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0、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道: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21、《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陈独秀创办的《______》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22、《_________》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胡适在上面发表《_____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支取代文言文。
23、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4、(题文)国民政府抗战:________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________”。
25、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
26、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议是___________,召开时间___________年。
27、清朝于________年废除科举制。
28、制度构建和政策实行都反映时代特色。
(1)太平天国建立前期颁布了《________》,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建立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2)《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________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30、各个时代都会涌现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继续努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措施是什么?请列举一例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从这些成就与失误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2、中国近代国共两党对国家关系与民族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影响着中国时局和改变中国的命运。分别写出两次合作开始的标志。
(2)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以“工农”为主体建立了什么政权?写出粉碎国民党剿灭红军企图的事件。
(3)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写出其在20世纪40年代初制造的事变一例。介于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态度,此后国民党又在哪一战役中大溃败?
(4)哪一事件使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今天海峡两岸分离的局面?
(5)回顾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3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是几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请回答
(1)周恩来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这表明近代外交具有什么特点?
(2)1953年,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周恩来是怎样打破外交僵局,开拓外交新局面的?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4、科技成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科技。现在我们回顾建国后有关科技成就和文化事业发展概况.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科技取得那些重大成就?(举2项
(2)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请你举出两例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
(3)为了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是什么?请你写出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文学和戏剧领域的杰出作品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