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从北京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的清朝皇帝是
A. 乾隆帝
B. 嘉庆帝
C. 道光帝
D. 咸丰帝
2、“斗地主”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大众化的QQ网络游戏,其实“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在我国早已被消灭,“地主阶级”被消灭是在
A.新中国成立时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文化大革命”结束时
3、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30年前,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B.建立经济特区
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的推动 D. 国民党内部分化的加剧
5、1914年,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趁机提出“二十一条”,企图侵占山东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俄国 D. 英国
6、新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
③青藏公路 ④大庆油田投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完成
8、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这次会议( )
A.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9、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
A.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大生纱厂
B.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九一八事变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三大改造——大跃进
10、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局、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为改变制度,中国近代进行了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2、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建立了革命政权
B.都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13、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B.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C.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14、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
A.设立经济特区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行“包产到户”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5、济宁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他们沿途不可能参观到的是
A.遵义会议遗址
B.中共一大遗址
C.吴起镇会师纪念馆
D.泸定桥
16、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没有关系的是( )
A.成立华兴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发动“二次革命”
17、如图为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西安谈判 B.重庆谈判 C.抗日战争 D.政协会议
18、1993年4月1日,我国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新时代来临了。这里的“新时代”是
A.大跃进时代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C.人民公社化时代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19、下列对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洋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D.洋务运动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20、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
C. 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 获得更多的赔款
21、______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2、“___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推动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___________”制度的实施有效的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3、识图《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1)写出洪秀全开始发动起义的地点。
(2)写出太平天国的都城。
2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5、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_________战线;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6、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风雨兼程,抛头颅洒热血,取得了革命胜利。随后,不断探索改革,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富强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1926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国共两党合作所进行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哪座城市,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人是_____。
(2)列举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_____。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_____为国务院总理。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5)2013年,_____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28、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行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9、1929年12月,在_____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地区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0、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机,毅然弃官返乡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他是____
3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是什么事件?其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32、说出“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并列举在这一时期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一例即可)简要归纳“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从“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教训?
3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 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 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
【分析对比】
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5) 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________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6)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____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7)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严重的失误,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劫了中国农业的犬发展。
【历史认识】
(9)从这几次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在制定土地政镱时的依据是什么?你从中能碍到什么结论或启示?
3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逃离饥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举措与哪次会议有关?
(2)1953—1956年期间,我国是如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其实质是什么?
(3)从“当年”到“今岁”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此翁指的是谁?此翁的科研成果是什么?“改变了世界”说明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