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保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仅恢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之前。这说明1982年宪法(       

    A.弥补了“五四”宪法的不足

    B.健全了中国法律体系

    C.凸显了国家权力的来源

    D.落实了依法治国精神

  • 2、清代前期,国家推行鼓励垦荒的政策。由于平原早已人满为患,开垦越来越进入丘陵山区和边远地区。清代这一措施(     

    A.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B.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C.促进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D.推动了区域经济开发

  • 3、李慕白于1958年所作的《边收边种》(如图所示)将女性作为主要描绘对象,画面中挽起裤脚的女子站在水田中,长期劳作使女子小腿和手臂呈现出肌肉线条美,齐耳短发也为女子增添了灵动感。这一绘画(     

                             

    A.彰显了健康向上的审美趋向

    B.反映了土地改革运动的进程

    C.折射出当时浮夸现象的盛行

    D.表明女性是农村劳动的主体

  • 4、西汉建立后,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行政中枢发生变化,皇权进一步集中。这里的“变化”指的(     

    A.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出现了中朝与外朝

    C.不断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 5、如表是新中国成立后民事法律规范发展历程表。理解正确的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1世纪

    2017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A.法制建设服务于政治需要

    B.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C.法律制度建设已臻于完善

    D.社会发展助推法律建设

  • 6、1904年12月《时报》刊载评论:“今日中国之言革新,不论保守党、进步党、急激党,莫不公认教育为当今唯一之问题矣。即就教育而论,不论官立学堂、民立学堂,莫不公认师范为当今唯一之急务矣。”这反映了清末

    A.“新政”以教育改革为第一要务

    B.各政治派别均主张兴办官立学堂

    C.废除科举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D.时代变革对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

  • 7、中古时期的西欧,当王权与教权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双方主要从保护自己利益的角度而非取代或推翻对方的角度出发,采取谈判、法庭斗争、货币赎买、甚至战争威胁等手段,使彼此达成妥协,建立一种新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反映了此时的西欧(     

    A.教权与王权二元并立

    B.封君封臣制度不断强化

    C.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D.近代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 8、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两者认识的差异于(     

    A.国家形态

    B.文化传统

    C.生产方式

    D.社会制度

  • 9、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起义和暴动中,全国十多个省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

    A.开创了革命统一战线

    B.尝试建立人民革命政权

    C.实行“三三制”原则

    D.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10、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时期人口与人均耕地数变化情况。据此推论,1720年以后图示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与哪项赋税改革有关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摊丁入亩

    D.一条鞭法

  • 11、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但反对者们则多次援引《大宪章》来挑战他们的权威,这些反对者主张《大宪章)承认和保护每个英国人的自由。据此推知,《大宪章》的出台(     

    A.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

    B.为君主立宪制提供了法理依据

    C.使斯图亚特王朝丧失了合法性

    D.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 12、罗斯福在提交雅尔塔会议的文件中说:“否决权与大国维持和平的特殊责任是完全相符合的。”斯大林也曾指出:“新的国际组织为捍卫和平而采取的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反希特勒德国的各大强国,今后也会一致和协调动作。”这说明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     

    A.不利于联合国发挥作用

    B.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

    C.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

    D.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 13、以下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施公司一则广告:“总公司在香港,首先分设于上海。搜罗全球货品,国产精华,无美不备。所有货物,系自产地直接采购而来,故售价比众低廉。为便利外埠顾客向本公司购物起见,又首创邮寄部,通信购物,便利无比。”由此可知,先施公司(     

    A.创新企业经营方式

    B.开创网络购物风潮

    C.垄断全球商业贸易

    D.引领爱用国货运动

  • 14、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依据宪法恢复人民检察院,两个月后正式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1979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司法部,随后的几年内又相继通过了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新婚姻法在内的一批基本法律。这些举措(     

    A.反映出国家职能的逐步拓展

    B.推动了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

    C.有助于构建稳定的发展环境

    D.凸显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

  • 15、清朝晚期签署了《关于1864年8月22日日内瓦公约的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关于战时医院船免税的公约》《关于战时海军轰击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在1902—1903年的中美商约谈判中,清政府将国际法作为重构中外秩序的价值标准,运用到商约谈判中,要求依据货物种类制定相应的税则等。材料体现出清政府(  )

    A.在国际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B.已经建立现代外交体系

    C.注重利用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

    D.深谙国际法的运转规则

  • 16、19世纪初英国文官制度实行“两官分途”即政务官和事务官的截然分野。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强调党的组织领导,公务员没有划分政务官和事务官。两者差异主要是基于不同的(     

    A.政党制度

    B.官员职能

    C.政府性质

    D.法律体系

  • 17、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贸易往来密切。自2000年以来,中国对中亚进、出口总额分别由10.5亿美元和7. 7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70.3亿美元和232. 3亿美元。这一贸易状况(     

    A.说明中国处于严重贸易逆差地位

    B.有利于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发展

    C.反映出我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D.体现了我国同中亚国家“真、实、亲、诚”的外交理念

  • 18、印欧人生活在东欧平原上,作为游牧民族,他们最先驯养马匹,发明了马拉战车,这从本质上说明(     

    A.生活实践需要推动技术革新

    B.印欧人一直重视科技发明

    C.印欧人善于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

    D.印欧人和农业居民互动频繁

  • 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 年,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2005 年全国人大制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2018 年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了修订。材料表明我国(     

    A.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

    B.干部廉政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

    C.公务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D.公务员的选拔录用逐渐法制化

  • 20、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

  • 21、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奖励耕织

  • 22、西周时期,周天子在每个诸侯国封有几个监国的上卿大夫。这些上卿大夫世袭罔替,并从国君手里领取世袭采邑。上卿大夫还拥有自己统领的武装,势力很大。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地方治理呈现出民本化特征

    B.周天子对地方集权统治加强

    C.诸侯国君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D.政权与族权间权力实现分离

  • 23、漫画可以拓宽学习历史的途径,达到“以图证史”的目的,能够更直接鲜明地感受历史。图片为二战时期的漫画,漫画盘子上的馅饼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左边戴礼帽的是英法领导人。此漫画意在(     

    A.讽刺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B.揭露法西斯国家罪行,讽刺国际联盟形同虚设

    C.谴责捷克斯洛伐克的亲德立场

    D.指明《凡尔赛和约》的虚伪性

  • 24、教育部2014年7月14日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对中小学学生寒暑期赴境外“ 游学” 团体的教学内容、时空跨度和安全责任机制等作了规定。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 广告词是(     

    A.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光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参观希腊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魅力

    D.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观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领袖;思想: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主张建立_____________;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 26、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_____________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_______________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 27、哥白尼

    (1)背景: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2)观点:提出____________

    (3)影响: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 28、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 “四个阶段”:①从______ 到 ______  ,是地主阶级学“器物”阶段。②从 ______ 到______ ,是资产阶级学“制度”阶段。③从______到 ______ ,是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阶段。向俄国学习:④______以后,无产阶级“以俄为师”。

  • 29、1909年竣工的_____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与事件

    代表名言

    结果

    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经济形势日益好转,逐渐走出困境。

    胡佛与经济危机

    危机很快就会过去,繁荣就在眼前。

    经济进一步恶化,陷入空前危机。

    罗斯福与经济危机

    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底下面更安全。

    赫鲁晓夫与玉米运动

    依靠玉米壮大苏联。

    农业减产,出现严重饥荒。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仿表格,完成填空①。

    (2)从下面A.B.C三个选项中选择②的正确填空,并结合历史说明理由

    A.我们现在退一步是为了将来进两步

    B.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

    C.现在,如果不及时供给农业机器、拖拉机和工业品等,农业本身就不能进展。

    (3)仿表格结合相关史实完成填空③。

  • 31、连线题,将下列人物与其对应的时代及成就分别连线。

    ①北宋   A蔡伦   ④《本草纲目》

    ②东汉   B李时珍   ⑤活字印刷术

    ③明代   C毕舁   ⑥改进造纸术

     

  • 32、中共二大确立的民主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 33、明清之际  ______的政治主张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______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34、唐朝的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有所吸收,形成了宋代程朱理学。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何认识“理”和如何实现“理”两方面,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差异?

    (2)概括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展现的时代新特征。

  • 36、一百多年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地追求。中国人在追梦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些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革命理论是什么?该革命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分别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了什么革命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探索,他又进行了哪些理论创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它系统回答了什么问题?

  • 37、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击”……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 上海人愚昧、落后

    B. 上海开始了生活的近代化

    C. 上海人善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

    D. 上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38、康熙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试结合史实概述康熙时期面临哪几个方面的民族问题?康熙为此又采取了哪些举措?

  •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

    材料二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是牺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债务简单地被宣布无效了。详情我们虽然不大清楚,但是梭伦在他的诗中自夸说,他清除了负债土地上的抵押柱,使那些因债务而被出卖和逃亡到海外的人都重返家园。这只有通过公开侵犯财产所有权才能做到。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诗文中可以看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为什么改革还是得到人民的支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