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
A.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2、中华民国建立后,国民党、进步党等政党纷纷登场。国民党骂进步党为“官僚党”,喋喋不休;进步党骂国民党为“暴民党”,没完没了。两党议员在国会开会时经常大打出手,国会大厅成了党人斗殴的场所。这体现了民国初年( )
A.阶层之间的分化较显著
B.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性
C.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暴露
D.军阀势力的盘根错节
3、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毛泽东创作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中写道“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
A.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健康的高度关注
B.促进中医博大精深理论体系的形成
C.标志着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的建成
D.完善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读下列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能够得出的认识是
时期 | 秦汉 | 魏晋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 |
| 州 |
| 路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 | 郡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 |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最悠久
C.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
D.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只有二级制或三级制
5、从1928年到1934年,国民政府与各国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先后四次颁布了进口税则,使平均进口税率由1927年的3.5%,提高到1935年的27.2%。这些举措( )
A.反映了中国完全实现关税自主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
D.使关税成为主要的财政来源
6、“社会”一词的逐渐普及与社会主义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同一历史过程。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685次。导致“社会主义”使用次数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
A.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B.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8、当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唐朝时期取得了合法地位。清朝时期,钱庄大量出现,庄票普遍流行。从当铺到钱庄的发展表明( )
A.社会救助机构不断完善
B.信贷业务不断发展
C.商业契约意识开始形成
D.对外贸易逐渐繁盛
9、清朝统一回疆后,回人的习惯法“回例”仍然是当地刑案司法中的主要法律依据。乾隆中期以来,清律和回例开始并存于回人命案的司法中,乾隆五十七年明确规定回人中的重案必须依据清律判决,回例只适用于一般刑案。同治时期,回例在回疆的刑案司法中最终被废除。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
A.推进制度趋同以巩固国家统一
B.变革司法体系以维持羁縻统治
C.实行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D.消弭少数民族同中原文化差异
10、我国到了明朝已形成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四级考试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B.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乡试——会试——殿试——院试
D.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11、凌家滩文化中的城市大多沿河而建,以三个台阶为界线划分成三处功能不同的区域。第一区域是普通部落成员的居住区。第二区域是部落首领的宫殿区和部落会盟、祭祀、操演的场所,是这座古城的中心。第三区域是大型墓葬区,中央有一处高约一米的祭坛。这反映出凌家滩文化遗址中的城市建设( )
A.取决于部落的宗教信仰
B.凸显出权力中心特征
C.形成了浓厚的宗族观念
D.具有高超的建筑水平
12、世界上许多民族通过武力扩张建立了庞大的帝国,西亚和欧洲的帝国甚至地跨亚非欧三洲,下面四个国家中不属于跨亚非欧三洲的是( )
A.德里苏丹
B.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3、在内蒙古磴口县有一幅距今约四千年的《拜日》岩画:一位牧民神情肃穆,对着头顶上方的太阳进行祭拜。另据《尚书·尧典》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霄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A.说明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源于农业和手工业分离
C.标志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D.受到原始农业起源影响
14、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5、这是某高二同学对《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整理的课堂笔记,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科举制 ②学堂选官 ③北洋政府 ④党管干部
B.①察举制 ②礼部选官 ③南京临时政府 ④军管干部
C.①科举制 ②礼部选官 ③南京临时政府 ④党管干部
D.①察举制 ②学堂选官 ③北洋政府 ④军管干部
16、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B.1971年10月25日中国重返联合国
C.“百花齐放”方针促进了新中国电影业的繁荣
D.中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工业化
17、在雅典城邦,凡是被认可为公民的男性成年人都有权利在政治决策中发表意见和投票表决。他们以集会的形式参与政府事务,对议案和政策进行辩论并作出决策。此外,公民均有权担任陪审员、执政官等职务。这说明雅典城邦( )
A.政治决策体现公平公正
B.直接民主提高公民参政热情
C.公民看重自身政治素养
D.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公民参与
18、由于古典时代(城邦时期)雅典公民都拥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因此他们之间不需要严格地区分开来。他们并不需要通过住宅的不同来体现贫富的差异。对他们而言,宗教与政治的大型建筑远比他们自己的住房重要。这反映了古典时代雅典( )
A.城邦意识至上
B.经济发展迅速
C.贫富差距不大
D.人文思潮盛行
19、宋代的商税法规定,商人销售商品均需纳税;对于偷税漏税的商人,所有商品将被没收;向举报者支付赏钱;若官员擅自增征商人的商税,被证实则会被判处两年徒刑。由此可知,宋代( )
A.商税成为政府财政主要来源
B.政府重视规范商业秩序
C.传统重农抑商观念出现变化
D.国家直接监管商业贸易
20、有学者指出,17世纪中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使得“欧洲精神和文化的整体性意识根深蒂固地保存下来”,经过改造的欧洲“形成了一个由共同法律所约束的法治社会”。据此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
A.具有鲜明的进步性和近代化意义
B.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
C.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D.严格贯彻了大国均势原则
21、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 )
中国主要出口商品 单位:公担
时期 | 茶叶 | 蚕丝 | 大豆 | 棉花 |
1871-1873 | 1022159 | 37529 | 57506 | 8486 |
1891-1893 | 1055064 | 59946 | 760522 | 290417 |
A.以粮食作为出口为主
B.传统经济形势已不占优势
C.农产品生产受世界市场影响
D.政府已经允许民间设厂
22、汉重秦鉴,无为而治,于是货币政策松动,地方得以自由铸币,于是“盗铸如云而起”,铸币权几乎被一些富商大贾垄断。武帝执政后,废除郡国铸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这一转变体现了( )
A.通货膨胀被遏制
B.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C.铸币技术的发展
D.国家治理能力增强
23、西周时期姬姓诸侯国多数处于交通要冲地带,不仅承担控制四方的任务,而且空间上与非姬姓封国形成分割之势。这一措施( )
A.适应了周王控制地方的需要
B.便于对诸侯的直接管辖
C.加剧了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
D.扩大了周朝的统治范围
24、17世纪30年代生活在伦敦的同郡商人,会在宴会中商讨如何为本郡行善事。到50年代,这一习俗蔚然成风,如沃维克等郡的商人和乡绅纷纷举行年会、晚宴等活动,以特殊着装、菜肴等形式表达对本郡的热爱和认同。据此判断,此时期英国( )
A.乡绅群体形成家乡认同意识
B.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悄然联合
C.地区议会选举争夺非常激烈
D.国王与贵族势力已结成同盟
25、亚非拉文学
(1)特点:反映⑯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2)代表
a印度的⑰_________。
b中国的鲁迅。
c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d尼日利亚的索因卡。
26、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以康有为、________为代表的维新人士挺身而出,发起了________运动。北方的下层民众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发动了________。清王朝为了实现自我挽救,开始________。革命派发动了________,推翻了________,结束了数千年的________,创建了________,颁布了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7、发展和成熟——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1)1940年1月,《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2)1945年中共“_______”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8、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
内涵 | 表现 |
重视以人为本 | ①周公提出“________”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倡“___”,主张“仁者爱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③政治伦理上体现为____思想。春秋管子提出顺应民意,孔子反对苛政;战国孟子提出“仁政”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 ①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_____,商朝人每遇事必先祭天地、祖先 ②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_________”,追求天人合一 ③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____________”的思想 |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 ①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②“_______________”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 ①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____” ②孔子提出“_________”;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
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
和而不同 | 孔孟提出“______”“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29、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迁徙到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的印欧人分别发展为____和____。迁徙到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____。迁徙到印度河流域的印欧人发展为____。
30、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________”,2001年,他获得中国“________”
31、提出: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改组了__________,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32、表现
(1)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______1918年发表《____________》和《庶民的胜利》等文章;1919年发表《____________》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一批具有__________思想的知识分子翻译、出版社会主义著作的推动。
(3)毛泽东:在湖南组织__________,创办《________》,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3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先后发表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
34、早期维新派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反思者,他们中的佼佼者提出改良政治、实行_____政体的思想主张,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______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35、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是两千多年来传统文化的主流。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两宋时期儒学分别有何新发展?并列举其核心观点。
(2)明末清初,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早期启蒙思想悄然滋长。这一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有何特点?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态,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回答
(1)地主阶级开明派和洋务派的主张各是什么?
(2)分析维新变法的时代背景
(3)新文化运动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你认为近代西方文明包含哪些方面?
37、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是两千多年来传统文化的主流。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荀子对此有何新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两宋时期儒学分别有何新发展?并列举其核心观点。
(3)明末清初,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早期启蒙思想悄然滋长。这一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有何特点?
(4) 纵观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8、请列举世界近现代著名科学家及科学理论
39、简答题
请回答孟德斯鸠、康德两位著名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